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对近现代以来产生的五十余种“美育”这一学科概念界定的搜集、整理、剖析 ,可以将之分为八大类 :美育是德育的辅助手段 ;是美学知识的教育 ;是艺术教育 ;是情感教育 ;是美感教育 ;是培养审美能力的教育 ;是“全面育人”的教育 ;是教育的一种境界等。这八类概念界定均从不同视角对“美育”进行了阐释 ,反映了学界对“美育”这一特殊的教育学科本质的认识历程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美育经历了从复苏走向振兴的历程,美育从"四无"到写入教育方针,再到全国普遍开设美育课程,美育委员会和广大美育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更为美育工作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美育工作者要根据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需要,调整、充实美育课程和艺术课程的内容.积极呼吁在"立法"层面稳定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以充分发挥美育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文化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关键。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了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以“精准思政”为导向将思政要素融入高校美育课程中,在培养锻造学生审美能力、升华情感价值、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此,从美育课程教学改革出发,本文以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的非遗剪纸课程为例,对非遗剪纸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时代需求进行了阐释、梳理了美育课程思政中呈现的问题、探讨了美育课程思政的策略及推进美育思政的方式。希望本研究在促进高校美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和达成立德树人的教学目标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美育在促进人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我国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美育将起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它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会审美生存的一代新人。审美的生存,需要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去对待他人和社会、自然、文化以及自身,这其实就是一种审美的世界观。当前,美育对于个体审美世界观的培养,主要包括审美态度、审美能力和审美境界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道家美育思想的文本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作为中国的美育流派之一,建立了以“自然”为核心,以“反观内省”为手段,以颐养生命为目的的美育思想体系,但它一直作为美育潜流存在,学术界对此关注甚少。本文试从人格美的评价标准、塑造人的美的措施和途径三个方面对道家美育思想进行现代阐释,以期给予现代美育以启示。  相似文献   

7.
开启情智:美育的现代命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教育本质上乃是开启人的身心智能"和"审美本质上乃是张扬人的情智"的独特理解基础上,提出"审美教育乃是开启潜在于人的内心深处的情智,从而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活动"。进而根据美育的这种深层本质规定,阐释了美育所具有的超越性、创造性和共生性等特征,以及通过培养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特殊功能。  相似文献   

8.
“美是和谐”,这是个古老而又日新的命题。古代先哲的睿智光芒与“和谐美”理论的当今共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思路。审美教育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三大功能:个体塑造、文化构建、社会整合。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实施以下美育内容:以美育人,以美融“文”,以美致和。  相似文献   

9.
2007年7月27日至31日,"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理论研讨会在江苏省淮海工学院召开。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进程"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并取得了新的进展。在和谐社会构建理论方面,与会专家对和谐社会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并深入探讨了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和谐哲学"新概念;在和谐社会建设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方面,突破性地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逻辑统一;在和谐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上,形成了"制度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等不同对策。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初,蔡元培为挽救民族危亡,匡正时世,开启民智,从"教育救国"的宗旨出发,把美育列入新式教育之中,并对美育的特性、功能、实施等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文章通过对蔡元培美育思想的研究,旨在为今天的教育改革、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1.
和谐既是一种社会政治理想,又是美学的终极追求。美学以审美关系为研究对象,审美关系质的规定性即和谐自由,因此构建社会和谐是美学追求的题中应有之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关于社会状态的审美判断,和谐社会建设在实质上是社会美审美理想指导下的审美创造,美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担负着培养和谐的审美人格、树立和谐的审美理想并将这种理想付诸实践的使命。通过审美教育、审美创造等审美活动,美学将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个稳定、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至为关键,所以,中共中央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提到了突出位置.从法社会学的视角看,要构建和谐社会,及时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对执政党而言,应结合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致力于以下五个着力点抓好诚信道德教育,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防纠纷于未然;适应新形势需要,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制度,解决纠纷于萌芽状态;加强仲裁机构建设,发挥专业优势,分流社会纠纷;规范行政听证制度,确保公权力依法运行;继续推进司法改革,筑牢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是一种社会理念,在不同的历史形态下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高校党的建设在培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人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展和谐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等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党组织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加强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14.
论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战略举措,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显著特征,有着深远的文化历史;认为充分吸收古代儒家伦理思想精髓,对于今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巨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先秦儒家“和谐”伦理中天人和谐、人际和谐、个人自身身心和谐的思想,简要论述了其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新时期提出的,对于一系列执政新理念的概括和总结.本文结合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方略,在对两种治国方略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和分析了"德法并治"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曾繁仁以西方美学为基础,重视脑科学发展的成果,并从中国传统思想出发,把美育的学理性探究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提出了美育中介论、中和美育论和生活艺术家等命题。他认为美育在各育中起到一种"中介"作用,协调主体的心理功能诸要素的关系,显示出多学科综合、交叉的特征。美育是劳动实践的成果,是人类掌握现实的特殊形式之一,它将人原始本能的冲动升华为更高境界。他的中和美育论是现代社会的产物,关系到人类生存状态的改善和文明的创造。曾繁仁从以人为本的观念出发,提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活艺术家",使人们以审美的世界观对待自身,避免精神疾病和心理缺损,从而实现人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自然和人生。  相似文献   

17.
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大学的使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和谐智慧乃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现代大学的使命。现代大学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人文文化教育,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本的和谐文化,培养和谐发展的人,从而担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18.
构建和谐社会,开创大学生思想教育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独特优势。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优势,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针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开展诚信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根本要求,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诚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有利于个体实现人生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建设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才为基础,作为和谐社会有机组成部分的高等教育因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推动力。本文就高等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尝试进行了分析,同时对高等教育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和谐的人才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