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根本需要,是社会转型期使他们能够接受正确价值观念的实际需要,是应对全球化对他们价值观念严重冲击的迫切需要。"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构建面临着部分大学生价值取向模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受网络不良价值观念影响等问题。构建"90后"大学生社会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认同因素研究;正确运用实践策略;处理好三个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2.
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一贯要求。"80后"多数大学生在经历了一些大事件后,其人生价值观出现了新的变化,体现在珍重生命的健康价值观,日渐凸显的亲情价值观,心系社会的就业价值观,日渐明晰的理性爱国价值观。随着社会前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复杂化,思想活跃的大学生在人生价值观方面出现的新变化,要求高校必须适时对大学生人生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教育和引导,坚持大学生健康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亲情价值观教育,增强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并教育大学生确立理性爱国价值观。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掀起了韩剧热潮,甚至很多女大学生窝在宿舍里观看韩剧。本文探讨了韩剧对女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利弊影响,并针对韩剧对女大学生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社会学分析,提出通过韩剧中的励志精神来教育女大学生增加正能量,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因其特殊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本文试从学生工作队伍自身建设、家庭教育、党团组织建设等方面探索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价值观自信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亦是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为更好地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须从理论、实践、文化、时代四个维度加以认识和把握。理论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重要支撑,实践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本要求,文化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丰富养料,时代维度是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的现实需要。正确地理解和把握这四个维度,对加强大学生价值观自信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有着重要的承载性、渗透性以及导向性功能.当前我国大学生的价值观存在着多元化、不稳定以及个性化等问题,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角度出发,就重视活动载体,提高大学生价值观的认同度、深化管理载体,强化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发扬文化载体,丰富大学生价值观的内容、利用大众传播载体,增加价值观传播途径以及加强载体合力,落实大学生价值观的践行等五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从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切入,分析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抓住三个方面主要载体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8.
生命价值观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也有利于高校、社会和谐发展。高校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存在重视程度、教育模式、管理模式等问题。为此,国家应出台政策法规指导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应重视大学生的生命价值观教育,高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加强大学生生命价值观的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仍然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并对当前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方法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90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成为高校新兴学生主体,有着鲜明群体特征的90后大学生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切实做好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在此集中探讨肩负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班主任应如何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使德育工作纳入正常轨道,针对90后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诉求加强德育效果和影响等问题。新时期班主任应在明确90后大学生特点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整合并有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以拓展班主任德育影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大学生有着时代背景下特有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当前"90后"大学生入党意愿强烈,对党员的先进性定位明确,但学校党建工作存在着党员系统化教育不够;学生党支部活动形式陈旧,创新性不够;学生党支部作用体现不明显,党组织感召力下降等问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工作方式,利用好网络和职业规划教育平台;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党员先进性教育,坚持他教与自教相结合,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等是有效开展"90后"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90后”与“80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5年修订的《精神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为测量工具,分别对200名“90后”高职学生和200名“8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结果对比,可以分析出当前“90后”与“80后”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据此,文章提出对“90后”高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举措。  相似文献   

13.
“90后”大学生指的是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并且目前已进入大学的中国公民.研究表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良好,并不比“80后”大学生差;关于“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别、年级和城乡差异,目前还未形成一致的结论.影响“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人格特征、应对方式、自我同一性等个体因素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未来的研究中,在研究内容上应更多关注“90后”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在研究对象上应更多关注不同类别“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研究方法上应整合使用访谈法、测验法和实验法等方法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多层线性模型和元分析等技术,并积极开展纵向追踪研究;在教育建议上,则应将宏观调控和微观干预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为了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对部分高校"90后"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的基础上,就其思想道德状况作出了基本的评价。总体来看,"90"后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是积极、向上,爱国热情高,务实进取,道德面貌呈健康发展态势。但同时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政治思想认识模糊和功利性、自我利益化倾向明显、道德状态不确定和多重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90后大学生在思想道德方面呈现出独特性:思想观念新锐、张扬、自主、时尚;自我实现意识强,价值取向功利化;危机感强,心理承受能力有限;有较自觉的社会公德意识,能积极弘扬传统美德。这些特征的形成是受社会变革、互联网、家庭教育模式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加强90后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应以学生为中心,不断创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要发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合力;要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  相似文献   

16.
在"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背景下,励志教育成为是高校经济困难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教育主体通过思想教育、政策激励、榜样示范、舆论引导与环境熏陶等方式,运用愿景、动机、爱心等激励要素,构建经济困难生励志教育的模式和长效机制,并通过特定手段保障经济困难生励志教育模式的实施。本文通过探讨高校经济困难生励志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为高校经济困难生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大学生以20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为主体,他们遇到挫折时普遍表现出较弱的抗挫能力,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校的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强化对大学生的挫折教育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的迫切要求,是提高大学生社会生存能力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等学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借鉴西方挫折教育的先进经验,并遵循渗透性与集中教育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学校与家庭及社会三结合等原则,创新挫折教育的形式与内容,通过建立系统的宣传阵地、提供专门的咨询服务、开展有针对性的校园活动、搭建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教育平台等途径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当今大学教育以90后学生为主体,在这个群体中,越来越多的学生过分强调自己权利的获得而对于自身应负有的责任却往往选择漠视。针对上述问题,意在通过借鉴近代中国历史名人的事迹,分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当前90后大学新生在学习方法、养成教育、人际关系、心理调适等方面呈现新的特点,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加强教育和疏导。借鉴并创新传统的导生制,在大学新生学习方法、养成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形成小范围的个别教育,能够有效贴近90后大学新生的生活、思想,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生活、思想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媒介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介对他们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防止他们对于媒介的过度依赖、“崇拜”与“病态使用”,防范他们受到国际上一些不良的文化思想和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而丧失文化身份和归属感,以及产生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危机,因此,必须提高他们对于媒介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和创造、生产能力,为此,应对大学生实行媒介素养教育。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应注重教育内容的结构化、系统化,教育实施的分类化、阶段化,教育方式的平等化、民主化,教育评估的科学化、专业化。为了实现中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创新与理念创新,当前急需学界对其实践经验与教训进行分析、总结,以提出更为细化、具体、可操作的中国式、本土化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