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虽然原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对附件和版记的编排做了规定,但是由于语焉不详或规定过于呆板,导致执行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各单位公文中的附件和版记编排五花八门,许多秘书工作者对此各执一词,莫衷一是。比如,转发通知的版记究竟应在哪个位置,有的说应在被转文件后另贴白纸专门放置版记,以确保"版记放置在公文的最后";有的说应放置在转发文件成文日期之后、被转文件之前;有人甚至提出"斩头去尾"的办法,即去掉被转发文件的眉首、版记,放置文件版  相似文献   

2.
公文的附件是公文正文的说明、补充或者参考材料.现行公文中,对附件的编排存在一些不规范、不统一的现象.常见一些公文将附件或印发内容置于版记之后,使其与公文主件分离,特别是有的批转、转发类公文,将被批转、转发的文件整体附于公文主件版记之后,既违反了版记作为公文结束标志的原则,又使一份公文出现多个版头和多个版记,给公文管理带来不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办发[2012] 14号)发布以后,《<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对此作了说明,但对某些细节未进行严格、细致的规定,给实际操作带来困惑.本文以《指南》规定为原则,对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公文版记即公文的文尾部分,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版记主要包括主题词、抄送、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等项.但在实际应用中,除了上述提到的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时间之外,还应包括主送机关、印制份数、版记反线、版记位置等组成部分.文秘人员在起草、校核、打印时一般都不会太留意这部分内容,导致版记部分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公文即公务文书,主要用于传达政令政策,公文格式是公文的表现形式。本文以公文格式为切入点,结合行政机关公文中版头、主体和版记的常见问题,探讨了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范化应用的策略,旨在说明公文格式规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以主件数量为标准,可将公文分为单式公文与复式公文两类。单式公文的主件只有一个,复式公文的主件则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复式公文一般为批准、印发、转发公文的通知。有时批准、印发、转发的是一份公文,如《国务院批准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关于改革原油成  相似文献   

6.
《办公室业务》2006,(3):45-45
中国公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栾照钧先生的三部公文专著《公文病误矫正指南》、《公文写作逆释答疑300题》、《公文标题拟制技法与病例评改》凝聚公文写作与病误矫正之精华;评改的病例涵盖各级各类机关(单位)公文,因实用性强而深受读者欢迎,在2005年10月第五届中国秘书科学论坛著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指南》早已脱销,这次通过修订和增补,既纠正了原书中的版误,又充实了许多必要内容,使这部公文写作工具书、  相似文献   

7.
徐海 《秘书之友》2008,(6):17-17
《秘书之友》2008第3期刊载了长江师范学院王科同志的《请示写作例谈》一文,例举了《关于成立××区环保局团委的请示报告》,分析修改了例文中存在的诸多错误。笔者对王科同志就例文的分析没有异议,只就修改后的公文谈三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正>2012年9月初,笔者先后阅读了对《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进行解读的三部"全书",感到其中错讹实在太多,恐对读者产生误导,故撰文指讹纠错。因篇幅所限,只能针对书中主要错讹作概要点评,观点或许是一孔之见,权作进行学术交流,和学界同仁研讨。三部"全书"分别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与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年8月第1版)。  相似文献   

9.
正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同年6月29日,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所颁发的《条例》和《格式》,其目的就是要求统一公文格式,突显公文的权威、庄重与严肃。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印制和办理公文。本文作者就Word软件印制新版公文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Word版工作规范和新版公文规范解决方案。下面,作  相似文献   

10.
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同年6月29日,为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又发布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2012)》。所颁发的《条例》和《格式》,其目的就是要求统一公文格式,突显公文的权威、庄重与严肃。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级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大多使用Microsoft Word软件印制和办理公文。本文作者就Word软件印制新版公文进行了初步探索,形成了Word版工作规范和新版公文规范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笔者曾对解读《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和《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新《格式》)的三部"全书"即《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释义与实务全书》(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第1版),《党政公文写作规范技巧范例全书》(研究出版社,2012  相似文献   

12.
党的机关公文和行政机关公文二者具有相同点,也有不同之处,一般可以分为眉首、主体和版记三个部分.本文拟就行政机关公文主体的基本格式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2005年,中央军委颁发了新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以下简称《军队条例》),对1992版军队机关公文格式进行了修改和重新规定,许多地方与党、政、人大机关公文文种格式进一步接轨,但是四者间仍存在一些差别。笔者试从法律依据、公文文种、格式要素以及公文书写印装四个方面,对党政人大军机关公文的区别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现行党、人大、行政及军队组织的公文格式中,均在文尾设置有公文印发机关、印发日期和印制份数,名为"印制版记"或虽不为此名但内容基本相同的项目。  相似文献   

15.
李军 《秘书之友》2010,(2):10-12
公文审核是公文处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虽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对公文审核提出了明确要求,但是,长期以来,一些部门和单位拟制的公文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不仅直接影响着公文的权威和效力,而且影响着党政机关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张杰颖  蒋静 《秘书之友》2013,(12):25-26
公文是政令传达、工作推进的重要载体。公文质量水平是一个单位工作作风的反映,高质量的公文应当主旨明确,内容科学,表达规范,格式正确。随着《觉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和《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的颁布实施,各级机关和单位对公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新(涤例》)使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统一。在学习贯彻新《条例》之际,认真研究新《条例》关于文种适用范围的规定,对规范文种使用和促进学术研讨大有裨益。为阐述方便,本文特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简称《办法》,在前面加年份以区别不同时期的《办法》)和1996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统称作原党政公文处理法规。  相似文献   

18.
署名、印章或签署与成文日期都是公文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本应得到统一而科学的处理,以保证公文的庄重性和有效性,然而,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183;国家机关公文格式》(以下简称《公文格式》)和党政军三系统的公文规章中的有关规定不统一,也由于公文规章和《公文格式》本身还不够完善,因此,目前我国公文在这几个组成部分的处理上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相似文献   

19.
公文是我国各级机关履行职能、实施管理的有效工具和重要手段,其制发、办理和管理必须严格遵照有关规定。如行政机关遵循的是《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党的机关和军队机关遵循的是《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和《中国人民懈放军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这些法规性文件对公文处理所作的种种硬性规定,是公文处理法定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0.
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于2012年7月1日期开始施行。新《国标》施行2年来,已有各专家学者与工作人员对公文格式的各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讨论。本文拟将未做讨论的地方及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实际存在但新《国标》和《GB/T9704—2012(党政机关公文格式)国家标准应用指南》未涵盖的地方,同时,新《国标》与《应用指南》存在矛盾的地方指出来,提出解决办法,以期对公文格式的实际应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