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银行介入企业治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银行具有介入企业治理的动力和优势  银行对企业治理的介入体现为银行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商业银行的控制职能主要源于其经营金融产品的高风险性。这种高风险性一方面是由于银行大规模的信贷业务和各种期限不同的投资是建立在更大规模的负债基础之上的。银行从为数众多的存款人那里把资金汇集成自己的负债 ,企业按时偿还贷款本息是银行保持资产负债比例平衡、实现稳健运行的前提。如果企业经营状况堪虞 ,信贷资金不能按期收回 ,就会形成银行对存款人本息的偿付危机 ,进而有可能引发信用危机 ,导致银行倒闭。另一方面是由于银行与企业…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风险预警的MS-VAR模型与区制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MS-VAR模型,我们构建了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产泡沫危机三个金融风险预警模型,以描述我国近年来金融风险变化的区制特点。MSI(3)-VAR(1)模型较好的将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产泡沫危机划分为"低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高度风险"状态,风险的划分以及预警信号的发出时机较符合我国现实情况。  相似文献   

3.
保全银行信贷资产与化解企业过度负债的研究●汪永明保全国有银行的信贷资产与化解国有企业的过度负债是相互联系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银行的不良资产是企业过度负债的必然结果,而企业债台高筑的发展,又迟早会把银行给吃垮的。所以,在国有企业过度负债居高不下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负债企业与银行的博弈 ,使负债企业的负债率急剧上升 ,成为高负债企业。高负债企业具有使银行的坏账、呆账增多的风险。政府为控制风险、降低银行不良资产比率 ,要求银行达到相应的资本充足率 ,银行在短期内无法使其自有资本增加 ,只有采取惜贷的办法来提高资本充足率 ,银行的惜贷行为导致了通货紧缩。在通货紧缩趋势下 ,由于物价下降 ,实际利率上升 ,企业的成本急剧上升 ,预期利润下降 ,以前具有良好还贷能力的好企业 ,投资项目的愿望减弱 ,具有惜借的倾向 ;由于申请贷款的企业中为好企业的概率逐渐减小 ,银行则更加惜贷。银企关系进一步恶化 ,加剧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5.
在危机状态下,各国政府经常通过政策制定与执行来进行危机控制与管理.议程设置作为政策制定的第一个阶段,对政策的出台具有重大影响,而在此阶段经常出现的"不决定"或"不决策"现象,往往导致危机处理政策的延误.危机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成为政府应该解决的问题,对于危机控制政策的出台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资金的短缺、融资渠道的单一以及相关主体的利益诉求是高校负债经营的共同决定因素.在高校负债发展的趋势和环境下,高校负债规模快速扩大,预算软约束和个体利益驱动等因素致使高校借贷市场滋生大量动机不良者,高校负债的系统风险加大.高校、银行和政府是高校负债博弈的三个主体,现有的博弈背景容易导致高校过度负债行为,通过提高高校隐藏成本、治理高校软预算约束等相关措施可以改进博弈结果.化解高校过度负债问题需要从高校融资渠道和改进高校负债博弈两个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在应对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公营企业是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所能使用的重要的经济手段之一.被政府救助的商业银行成为了事实上的国有商业银行,不仅银行的所有制性质发生了变化,而且,这些国有化的商业银行所发挥的都是公营金融企业的作用,即政府已经完全将这些商业银行直接置于了自己的权力控制之下.除了将银行国有化,各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还可大量地投资设立公营企业在实体经济领域,这样可以更有效地刺激经济,使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更快地走出危机的阴影.这样增加公营企业的数量是应对危机的需要,一旦危机过去,这些新增加的公营企业包括国有化商业银行都还要回到民营经济领域.  相似文献   

8.
一、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及其形态 当金融机构的金融资产与负债在期限或利率差价上匹配不当时,或当浮动利率的金融债务对于以后的现金流动不确定时,就会产生风险,这种风险就叫做利率风险。西方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分为两种形态:一是由商业银行的借款利率与贷款利率在固定利  相似文献   

9.
批发融资市场拓宽了银行的投融资渠道,提升了银行流动性管理效率,但同时也加剧了市场波动与风险传染。随着金融市场定价机制与信息披露准则逐渐完善,刚性兑付(较高的偿付优先级)将导致批发投资者降低自身的同业监督动机,增加银行负债的滚动风险;"打破同业刚兑"的政策冲击在短期可能增加批发投资者提前收回资金的动机,但从长期来看有助于增强批发融资市场的风险承担能力。此外,基于同业存单市场的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政策冲击造成银行在融资难度与融资成本方面呈显著分化趋势,并且地方政府债务因素进一步反映出了银行间流动性分层的线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我国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引起众多金融服务公司高达4000多亿美元的资产账面贬值,暴露出美国贝尔斯登公司、英国诺森罗克银行和德国TRB银行的惊人内幕.信用危机凸现出风险管理的缺陷与失效.2008年,我国的金融机构退出机制先行者--<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已正式进入立法程序.在此背景下,应重新审视并完善我国金融机构的内控制度特别是风险管理制度,而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建立"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嵌入式风险管理体系并将风险控制观念根植入企业文化之中,是增强金融机构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借鉴Samartin的模型,对其进行扩展(模型中既包括了完全恐慌性的随机性挤兑,也包括了信息所引起的基础性挤兑),以此对银行挤兑行为与银行流动性危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银行业流动性危机的诱发因素主要是挤兑;个别银行一旦发生挤兑,这种挤兑可以通过一定的传递渠道对其他银行进行传递,其他银行也受到流动性的冲击。从微观机制上看,银行业的流动性问题可以由个别银行开始。防范银行流动性危机的对策是: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构建银行声誉机制;打造强势银行。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直接融资的发展和国内市场的变化,银行的资产负债发生了重大变化,负债期限愈来愈趋向短期化,而资产期限却愈加趋向长期化,加剧了资产负债期限配比的不平衡,加大了银行经营的流动性风险。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已成为银行业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虽然在整体上尚未形成流动性风险的危机,但其潜在的流动性风险是大量存在的,且呈不断扩大之势。  相似文献   

13.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李枫 《西部论坛》2011,(4):65-72
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成长性以及不同股权性质企业中负债及其结构与投资的相关性及其差别,结果表明:负债融资总体上减少了我国上市公司的投资,债务发挥了治理作用,但在低成长性企业中,负债融资比例与投资规模并没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负债没有发挥治理作用;债务期限结构(短期负债/总负债)与投资规模在低成长性企业中显著正相关,说明短期债务比重较少的债务期限结构约束了低成长性企业的过度投资;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债务来源结构(银行借款/总负债)与投资规模显著正相关,说明其银行借款不仅不能发挥出负债应有的治理作用,反而还加重了过度投资。因此,应关注企业的成长阶段对于其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深化企业和银行的改革,尤其要注重国有企业银行贷款的合理性;并通过加强对债权权益的保护来进一步规范企业融资行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演变为一场全面的金融危机,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纷纷进入破产保护,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宣布向全能银行转型.然而,作为全能银行领袖的美国花旗集团却已深陷破产边缘.人们在关注金融危机进一步发展动向的同时,全能银行经营模式在防范风险、提高经营效率等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劣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本文通过对花旗集团激进的全能扩张路径的阐述,分析其激进扩张的负面效应,探讨未来全能银行的发展模式,这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债转股是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对部分企业(主要是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银行负债以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作为投资主体,实行债权转换为股权,通过这种转换以后,把原来银行与企业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变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企业之间的控……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也是信用经济,企业在发展壮大中必然会发生债权债务关系,以促进商品生产流通,加速资金循环,弥补资金不足。但是,如果企业在负债经营过程,对负债管理不善,负债经营方式失当,必然陷入债务危机,从而使企业处于沉重债务压力之下,甚至频临破产,那么企业如何来规避负债经营所可能产生的债务危机呢?这是企业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债务危机规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铁铭 《兰州学刊》2004,(2):101-103,90
笔者通过对影响企业财务危机的 16个变量的度量 ,发现企业财务危机与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报酬率、固定资产比率、资产增长率、资产负债率 6个指标有关。以国有企业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商业银行对央行负债和央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 3个变量构建回归模型 ,笔者发现三者高度相关 ,基本上是同步增长趋势。以上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国有企业通过对商业银行的负债将自身风险传导到了商业银行 ,商业银行又通过对央行的负债将风险转嫁给了央行 ,使得我国的金融风险产生于微观 ,集中于宏观。  相似文献   

19.
"脱域"公共危机的发生将急剧改变公共管理和公共资源配置秩序,导致区域性社会运作机制中断或瘫痪.而"切割式"的现行行政区行政模式与"脱域"公共危机的逻辑错配,使"脱域"公共危机治理处于"低效"或者"失灵"状态.以"网络式"的区域公共管理体制作为平台,既整合纵横向政府系统内资源,又积聚政府系统外的市场和社会资源,能够实现对"脱域"公共危机的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财政投入不足的问题,随着我国高校的逐年扩招,高校负债问题日益显现.巨额的贷款既不利于高校自身的发展,又给银行和政府背上了沉重的包袱.对高校负债问题进行理性分析以寻求合理化解之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