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教育下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上质量创规模求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提出了“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成才为本”的人文教育观和“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私下认为,以人为本,关键在如何把人当“人”看。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是新世纪、新教育下的根本要求,也是学校上质量创规模求发展的不竭动力。学校提出了“校长以教师为本,教师以学生为本,学生以成才为本”的人文教育观和“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的办学理念,旨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为人民服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私下认为,以人为本,关键在如何把人当“人”看。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重庆市木洞中学高举"以人为本"的大旗,在学校工作中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根本发展观,学校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学生从2002年的961人发展到今天已达3000多人,被巴渝大地誉为"实施平民教育的摇篮",得到了学生,家长、社会及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誉.  相似文献   

4.
渝北实验小学于1999年命名为“重庆市示范小学”。以此为新的起点,学校进一步确定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是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师资和学生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把人的发展看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二是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学校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以及物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领导者》2007,(11):I0001-I0001
夏津县实验小学始建于1989年9月,校园面积16467平方米,建筑面积920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42个,学生3500多人,教职工119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渝北实验小学于1999 年命名为“重庆市示范小学”。以此为新的起点,学校进一步确定了“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 一是教育主体的可持续发展,即师资和学生素养的不断提高和完善,把人的发展看做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二是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即学校在管理体制、用人机制以及物质环境等方面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三是教育过程的可持续  相似文献   

7.
党佩英 《经营管理者》2009,(22):298-29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学生管理当中去。因此,学生管理制度必须体现人本理念、法治的精神,以“尊重人”为核心,以学生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为基本内容,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管理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是学生管理制度的基本导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1.高校学生管理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1)管理也就是教育,高校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视为有独立人格的,与学校对应的平等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尊重学生的人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组织理论”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其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把人在组织和管理中的作用,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组织文化的兴起标志着组织理论的大发展,“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在教育界得到广泛认同,这种理念和模式的建立,必然对学校文化建设产生深刻影响,组织文化在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上具有不可替代性。它既是  相似文献   

9.
《重庆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质量标准》指出:“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校,坚持素质教育。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面、个性、主动发展。”根据以上《标准》精神及我校自身的发展需求,学校提出构建“尚美”特色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0.
根深花更红     
王庆阳 《决策探索》2010,(24):92-92
通许县玉皇庙镇二中占地35亩,建筑面积7860平方米。学校现有16个教学班,在校生1100余人,教师63人,以“教师快乐工作,学生幸福成长”为办学目标,以“成人比成才重要,成长比成绩重要”为育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人为本、德为基、实为魂、勤为根”的学校精神,“明礼诚信、勤奋求实”的校风和“尊师守纪,善思自信”的学风,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好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树立以人为本思想,打造安全、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重庆一中的办学理念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存在",学校教育的宗旨都是基于人、为了人、服务人、发展人,教育管理就必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心须建立起体现依法治校要求的制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一、学校科研基本情况
  重庆市北碚职教中心前身是著名爱国教育家梁漱溟先生1940年创办的勉仁文学院。学校占地189亩,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高讲及讲师113人,国培骨干教师12人,市、区级骨干17人,校骨干及学科专业带头31名,学生4528人。2012年6月4日,成为第二批国家改革发展示范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学校。近年来,学校始终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的办学方针,以人为本,兴研促教,走内涵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3.
忠县拔山镇中心小学校,前身系忠州朝阳寺初等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三十二年,校址拔山镇朝阳寺。以后校名几经变更,于一九八四年定名为忠县拔山镇中心小学校至今。学校现有小学75个教学班,3120名学生;学前班3个,146名学生;幼儿班32个,学生1234人。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首,以德治校,以德育人”的办学方向,坚持“以教研促教改,从教改促创新”的办学理念,学校正朝着“改革、发展、创新、提高”的方向阔步前进。幽雅的育人环境。学校中心校占地18亩,房屋建筑面积6977平方米,可谓宽阔宁静,绿草茵茵,鸟语花香。  相似文献   

14.
韩震  和跃 《管理科学文摘》2011,(16):134-13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可能,政府对教育的管理职能必须作相应的转化,即由适应计划经济的教育管理职能转化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管理职能。那么,对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提出以“政校分离、产权清晰、利益共享、学校自治”为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笔者通过教育管理对比,突出体现“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当今教育管理重要作用、如何实施及其对人的培养和发展,从而加强和强调教育管理及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向阳小学始建于1905年。学校占地4130平方米,教学用房3135平方米,学校现设小学25班,学前班2班。教职工70余人,学生1800余人。学校建立了闭路电视网络,组建了红领巾电视台,设有微机室、语言室、多功能电化教育室等专用教室,各种功能用房充足,教育教学设施齐备,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以人为本,以德治校”,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在德育工作中以人的成长整体发展为中心,实现了德育目标具体化,德育管理科学化,德育常规制度化,德育活动系列化,充分发挥教学、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本质上是人的管理,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当前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面临的是世界发展的一个全新图景,信息革命、知识经济全球化、终身学习等更全面更深刻更快捷的改变着人的命运。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觉得,学校教育的管理应该是为“育人为本”或“以人的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7.
朱乾红 《科学咨询》2009,(22):11-1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生动体现。人文关怀既是当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当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实质性内容。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承袭并倡导“尊师重教”,而对学生多管理,少尊重;多有纪律约束,少见人文关怀。新的教育理念则要求学校的教育要为“一切学生”着想,要为“学生一切”着想,使每一个学生都的成为对社会有益人,成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以人为本,让教育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要求我们,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利用规律夯实大学育人平台。大学生的发展首先源自于家庭的教育。家庭育人环境与学校育人环境的一致性,对当代大学生秉承2008年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精神、肩负历史重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辅导员队伍中,利用假期开展“百名辅导员访百生家庭”活动,既有利于学校教育的深入开展,又有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性,更有利于学生在高校重塑理想信念、注重知行并举、肩负历史重任、确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当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9.
教师是学校存在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办学的根基。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本文基于创新教育理念,审视教师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完善中学教师管理的有效路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尚比较欠缺。本文在阐述“以人为本”理念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了教师在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管理者的能力、引进新的教师评价制度、改革教师管理体制等三个方面具体阐释了如何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于教师管理当中。  相似文献   

20.
每所学校都有规章制度,这是办好学校的基本策略。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仅用规章制度管理不利于激发教师的积极性。笔者以为现代学校管理,必须做好“以人为本、民主治校”这篇文章,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