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鸦片战争后 ,先进中国人在屈辱和蒙难中睁眼看世界 ,提出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具有一定的近代启蒙意义。但因其是以“制夷”为目的而主张“师夷” ,故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 ,未能形成社会思潮 ,更未对中国思想界产生振聋发聩的冲击力  相似文献   

2.
春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思想启蒙时期,墨家主张的以“兼爱”为核心的民本思想代表了封建时代广大平民、小生产者的利益,以“非攻”为核心的和平发展思想,代表了广大民众的基本利益诉求;在当今时代,墨家的“兼爱、非攻”主张对于构建现代社会的政治文明、社会民主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同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及由我国提出的倡导国际间的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的伟大构想也具有极强的思想指导性。  相似文献   

3.
论黄宗羲的社会理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夷待访录》是集中反映黄宗羲社会理想的重要著作.全书针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分治之以群工”、“立‘天下之法’”是代表黄宗羲社会理想的几个方面,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相似文献   

4.
试论孔子"为政先礼"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子生活时代 ,“礼”的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是“礼制”、“礼仪”、“礼治”、“礼俗”。孔子建立“礼”治社会的主张和措施是“礼以教人”、当权者率先“好礼”、“克己复礼”。孔子对“礼制”的创新和改革表现为“损益”西周以来的礼制 ,扩大“礼治”的社会基础 ,向传统的“礼教”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5.
周俊杰先生提出的“书法新古典主义”,是近年在书法理论界产生广泛影响及普遍关注的当代书法创作理论主张。这一主张突破了传统书法以晋唐为宗法的思维与创作模式。提出宗法秦汉魏晋的崭新书学思想。本文从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书法新古典主义”的审美价值取向、对书法“经典”的重新审度等三个方面深入论述了这一理论主张的开创性价值与指导意义。并对理论的完善及能动地指导当代书法创作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权力的存在是不可或缺的,但其必须受到限制,如何限制权力成为政治学中的中心议题之一。18世纪法国三位政治思想家孟德斯鸠、邦雅曼.贡斯当和托克维尔三人的限权思想相得益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较为完整的限权画面。孟德斯鸠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贡斯当主张“以权力制约权力”与“以权利制约权力”相协调,托克维尔主张“以社会制约权力”。  相似文献   

7.
法兰克福学派是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流行较广、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这个学派的一些著名代表以“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者”自居,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和革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展望,并以此为依据,借口时代发生了变化,宣称马克思主义的社会革命学说已经过时,主张用一种“新”马克思主义,取代“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重新提出过渡到社会主义的主张.这种“新”马克思主义就是他们的乌托邦革命论.  相似文献   

8.
阎锡山在留学日本的多年经历中 ,耳濡目染了日本社会敬军尚武的风气 ,对军国主义的教育、政治理论和社会组织倍感青睐 ,主政山西不久 ,就著书提出“教育以军国为教育”的奴化教育主张 ,并不断抽取一些时髦的主张和主义 ,点缀其“育人”思想 ,最终形成了一套中学其内、西学其外的嫁接型“育人”思想体系 ,包括以几希哲学为基础体系、以横竖政治为运行体系、以维持网络为保障体系和以好人主义为目标体系等四部分。这样一套严密的驯导和“育人”理论 ,使阎锡山统治下的山西土地、人民、军队三位一体 ,从下到上军事力量立体控制与教育化 ,成为近代中国社会史上一种特有的、值得研究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丁文江主张社会平等,反对资本主义剥削,认同共产主义的价值理想,希望社会主义能够实现社会平等。他的“好政府主义”和“新式独裁”的政治主张是以精英政治为基本内容的。丁文江希望通过改良的方式来实现社会平等的理想,反对暴力革命,并提出了解决国内政治问题的改良方案。丁文江的政治思想有其局限性,但也有其合理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儒家和墨家都主张爱人,儒家主张“仁爱”,墨家主张“兼爱”,二者有着质的不同。儒家“仁爱”强调“差等”,而墨家“兼爱”则强调“平等”。“差等”说顺遂人之常情,切合以家族为本位的血缘宗法制社会的实际,也利于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父权、君权统治,因而逐渐被一般民众所接受,也为封建统治阶级所认同和尊崇;而“平等”说不合人之常情,不切合以家族为本位的血缘宗法制社会的实际,也不利于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父权、君权统治,因而难以见容于后世。“差等”和“平等”这两种不同学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儒、墨整个伦理学说的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11.
《太阳城》的和谐社会福利思想表现为:在经济上主张公有制与和谐的劳动分工及就业保障;强调受教育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公民应该享受的福利;重视形成互助共济的和谐人际关系与共享较高的医疗、母婴与老年福利待遇,体现了以人为本、造福为民的和谐社会福利思想。同时指出《太阳城》亦存不足,但对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构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即以人为本、政府主导、社会化、社会福利水平适度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先应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国古代社会历来是崇尚和谐的社会,但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时,既要从传统思想中吸取有益的思想成分,也要避免受传统和谐观中的一些消极落后因素的影响。和谐社会的制度体系和伦理道德体系,应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倡导的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是邓小平和江泽民在新时期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创新和发展.三者之间一脉相承,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4.
魏晋时代审美意识的发生与审美文化的形成,其重要的标志之一,便是人们传统的观念,由此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社会伦理,转向了道家所倡导的自然宇宙,这种转型的认知标识,便是仰观俯察、俯仰自得的心态以及“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号召,其深层意蕴则是人与自然的协和共振。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道两家都视和谐为天地自然之根本,但在和谐的本源问题和解决这个问题的目的、方式上则有所不同.概括来讲一个主张"天行有常",一个坚持认为应"道法自然";一个强调"和而不同",一个坚持"知和曰常".  相似文献   

16.
"刑期于无刑"的思想源于三代,后来被历朝历代奉为最重要的刑事策略,成为始终指导着中国古代法制发展的最基本刑事政策.对"无刑"的追求,法家主张"以刑去刑",而儒家则主张"以德去刑"."以刑去刑"的政策最终导致重刑主义,而"以德去刑"的政策却具有轻刑的趋势.历史证明,"以刑去刑"的政策实施的社会效果并不理想,后被"以德去刑"的政策所取代.我国当前的刑事政策有重蹈"以刑去刑"政策覆辙的危险.构建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应当吸取和借鉴"刑期于无刑"刑事政策化进程中的教训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审视古今中外社会学的价值诉求,不难发现,致力于社会和谐是大多数社会学家的主流性和本质性的价值诉求.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际和谐和心物平衡,并把个体和谐人格的塑造作为重点.二战后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代表的大多数西方社会学流派都继承了孔德、斯宾塞等人的"社会有机论"中蕴含的基本的和谐理念,致力于社会的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思想中的和谐社会价值诉求集中体现在其社会历史观中,并影响到西方社会学思想演进.中国现代化历程表明,和谐社会价值理想诉求是一个由抽象、单一、间接到具体、综合、直接逐渐展开的过程.现阶段和谐社会价值理想诉求,必须以马克思的"类特性理论"为分析工具,把强势人群的人格完善价值诉求和由此衍生的社会关怀价值诉求作为重点.  相似文献   

18.
梁武帝萧衍有鉴于宋、齐统治集团内部激烈的权力争夺和相互惨害,为巩固其统治,他提倡儒家亲亲之道,对兰陵萧氏宗族特别是南齐宗室子弟多加优待,营造"情同一家"的和睦氛围。对嫡亲的兄弟子侄,梁武帝更是多加关怀,即便他们多有贪渎腐化、草菅人命等非法之行,甚至企图谋害梁武帝本人,或叛逃北朝者,梁武帝也一味宽纵。这导致其家族兄弟子侄间在表面和睦的外表下,存在着严重的内在冲突,最终在侯景之乱中充分表现出来,形成家族间的相互残害。  相似文献   

19.
尽管两年前所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它与美国等西方国家长期倡导的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等消费主义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关联。而在很大程度上我国当前的消费状况也深受其负面影响,为确保我国经济在后危机时代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树立和谐消费的理念,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进一步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关于米芾享年及卒年,历来说法不一。本文综合利用各种材料对关于米芾享年和卒年的各种观点进行考辨,认为米芾卒于大观二年,享年五十八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