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发展县域经济的几个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县域经济是全省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环节。市辖区以外的县域面积占了全省国土面积的90%以上,县域人口占了全省人口的70%以上,经济总量占了全省50%以上。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2.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县域经济覆盖面积超过90%; 13亿国民人口,近3000个行政区划县域高达73%; 2003年116694亿元全国GDP总量,县域经济占有55% 县域,是目前我国弱势群体的最主要集聚地和各种社会矛盾的集聚区、高发区;是3P(pollution-污染、population-人口、poverty-贫困)问题的集中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省,县域经济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据省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7年河北省县域人口5965.2万人,占全省人口的85.9%;拥有全部从业人员3252.8万人,占全省的88.7%;实现生产总值10487.9亿元,占全省的75.7%;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71.4亿元,占全省的34.4%。以上数据显示,河北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的整体实力,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和特别巨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县域经济是以县域为单元,立足本 地人文、地理、经济、社会等资 源,集聚各种生产要素,由此产生对内 发展扩张,对外吸引资金、技术,最终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对独立完整的 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 本单元。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 GDP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0%以 上,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 上。县域经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国力 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性标 志,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所 在。县域经济能否做到长期稳定和谐  相似文献   

5.
柯谢  严宣 《决策》2008,(9):35-37
60%的县域科技工作者感到生活压力大,其中生活压力很大者接近20%,只有7%感到没有生活压力或生活压力较小。与此相适应,感到很幸福或幸福的县域科技工作者不到一半。至于不幸福的原因,63%认为收入不高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近30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迅速,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力量。有关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县域中,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和运行质量如何,不仅关系到县域总体经济实力,而且关系到县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如何促进县域中小企业的发展,是我们的当前思考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中国县级单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开始设立,它一直是中国历朝历代政府管辖一方的基本单位。今天,这个基本单位越来越引起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除了台湾省和香港、澳门之外,大陆地区市辖县为1503个,自治县为116个,旗(县)为49个,自治旗为3个,市辖区为787个,县级特区为2个。全国县域经济覆盖面积达94%,占全国总人口73%,中国县域经济总和GDP已占到全国52%以上。因此,有人说县域经济是构成强大中国经济的基础。而如何发展好县域经济,则是摆在各省市县区政府面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县域经济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区域经济,比较城市经济而言,农业和农村经济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现阶段,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就是要发展现代农业。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县域经济“争进全省十强”目标,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一体化,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2010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42.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189元,比上年增加1035元,增长15.8%,总额继续保持全省第九、全市第一的先进地位。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有2900多个县域。这是一个烽烟四起群雄逐鹿的经济战场。这个经济战场集中了全国人口总量的72%,拥有全国GDP总量的55%,近几年的经济增长幅度在11个百分点以上跳动,一直是高于全国平均增幅。这样一种活泼的局面源自县域之间的激烈竞争,竞争推动了县域经济高速发展。置身于这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格局中,县域的经济调控主体承受着巨大压力,总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千方百计竞胜一筹。然而,我们不难看到,有些地方县强民富,几年数变;而另外一些地方却是县穷民困,山河依旧。对比之余应当可以悟到,县域经济的竞争有一定的先手规律,如何领先胜出?请听一位来自县域第一线有识之士的声音——  相似文献   

10.
心中有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1,(31):26-26
2005年~2010年.广东省县域一般预算收入从120.1亿元提高到383.8亿元,年均增长26.16%;超亿元县(市)从48个增加到66个.其中超10亿元县(市)达11个。 ——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在出席省促进县域财政发展工作会议上透露,67个县(市)县级一般预算支出占全省的比重从36.74%提高至46.59%.提高了9.8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县域食品工业具有点多面广,产业链长,带动力强,发展空间人的特性,足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庆市现有食品工业企业近7000家,80%以上分布在区县。因此,做大做强县域食品工业已经成为发展重庆区域经济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2.
<正> 四川省南江县坚持以民营经济构建县域经济发展的框架,大力实施民营主体战略,民营经济占全县GDP的比重达到49%,在县域经济发展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成为全县经济结构调整的生力军和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但目前,南江县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仍然不高,竞争力不强:一是经营规模小,整体效益低。二是经营领域狭窄,产业结构欠优。从事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多,从事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少,企业科技含量仍然不高。三是自身素质不强,内部管理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们把招商引资作为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大力实施开放先导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了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2013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02.8亿元,增长12.9%;工业增加值233亿元,增长22.1%;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0亿元,增长48%。连续11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14.
黄丽瑾 《领导科学》2012,(23):23-24
我国的县数量众多,是行政管理的重要单元.对县实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一直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践的重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继续优化政府结构、行政层级、职能责任,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省直接管理县(市)的体制".2011年,中央编办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在河南、广东等8个省进行省直管县体制改革试点.作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探索,研究解决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对全面实施这项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一、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1.实施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是统筹城乡发展、激发县域发展活力的客观要求.我国县域人多地广,发展水平远低于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以农业大省河南为例,县域面积占全省90%,人口占全省80%,经济总量占全省70%,尽管近年来县域经济社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综合实力不强、发展活力不足、人均公共服务水平低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实现全面小康任务繁重.  相似文献   

15.
从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县域卫生服务供需状况、县域医药市场发展情况、国家相关政策导向、县域现有医疗机构状况、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的辐射效应等诸多方面看,县域公立医院改革迫在眉睫。从整个农村社会、县域政府、县域医疗机构和风险投资机构多角度出发,县域公立医院引入风险资本都是极其必要的。因此,政府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应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县域公立医院的建设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0-40
全山西省中小企业约8,8万个,个体工商户80多万户,全省地办生产总值的50%,财政收入的40%,出口交货值的60%,全社会就业的40%,城乡新增就业的80%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都是由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创造和提供的。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县域经济的主体,成为城乡劳动力就业和城乡居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谷城县以整合经济要素为首要前提,以做强板块经济为关键举措,初步形成了汽车配件、纺织服装、水力发电、生物医化、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六大经济板块,有效地推动了县域经济由“点状”向“块状”的转变。2003年,六大经济板块创造的增加值可达18.72亿元,占GDP的’72%,提供的财政收入可达1.43亿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8%。板块经济已经成为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其主要作法:  相似文献   

18.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加快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以菏泽市县域为例,深入研究县域科技发展状况,揭示县域科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县域科技发展水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堰五县一市都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市。为了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去年以来,我市按照“多予、少取、扩权、放活”的方针,以增强县域经济竞争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立足十堰实际,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十堰实际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2003年,六县市实现生产总值98.7亿元,增长7.6%,比全省县域平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在当今中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大格局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希望所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成为一大亮点,成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生力军。如何在新的时期加强县域经济强县的地位和发挥县域经济强县的作用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大问题。为此,为了助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了县域经济专栏,这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件喜事。县域经济专栏一经问世,定会承担使命,服务大局,为县域经济发展鼓与呼。每期我们都会甄别选择2~3个县域经济强县进行专门采访,县域经济强县是县域经济工业化、城镇化的先行者,其地位高,作用大。县域经济强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区域崛起的先锋队。县域经济专栏的开办,必将会更好地营造全国县域经济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引导河南乃至全国县域经济的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