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瞿秋白在俄国盘桓的两年,正值苏俄经济从“战时共产主义”转向“新经济政策”时期,他对“新经济政策”有较为全面地介绍、认识和分析,为此留下了大量关于这一政策实施依据、实施内容、实施效果的第一手资料,并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真梳理和分析这些资料有助于我们认清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尝试,它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败后,列宁根据当时国内的具体实际和广大农民群众的要求,被迫采取的“退却”的政策。因此,新经济政策与列宁的“退却”思想密切相关,是“退却”政策的结果。同时,新经济政策也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3.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是列宁在当时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的一种改革运动,实质上是以社会主义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的一种“混合”经济的创造性实验。本文从新经济政策确立的历史背景、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以及新经济政策的具体实践和历史命运三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新经济政策”是苏联建国初期经济政策的一次重大变革。它对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对苏维埃俄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新经济政策”的提出和实施,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今天,学习革命导师列宁的有关教导,重新研究这一经济变革的经验,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经济规律,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实现四个现代化,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列宁从不同角度对新经济政策的实质进行了阐述,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新经济政策实质观。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不同角度看具有不同的内涵,探究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应在多角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概括。同时新经济政策还包含着丰富的法律思想。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和法律思想对当今社会主义经济和法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晶。列宁从当时苏俄国情出发 ,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经济政策 ,把苏俄的经济建设转上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轨道。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可贵探索 ,新经济政策对推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1921年春,俄共(布)召开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作出决议,以新经济政策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进入恢复国民经济的新时期。继续探索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经过艰苦、曲折的历程,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胜利。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什么?综观列宁1921年到1922年的一系列有关论述和俄共(布)的决议。最根本的是无产阶级政党解决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工农之间的经济联盟、经济结合的问题。列宁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无产阶级同农民的联盟,是无产阶级先锋队同广大农民群众的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  相似文献   

8.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的短短几年中,列宁根据俄国国情提出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并进行了最重要的意识形态的论证,坚持认为他在1918年提出、在1921年之后得到丰富发展的“国家资本主义”是苏俄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最好途径,并把处于这个历史阶段的俄国叫“新经济政策的俄国”。六十年后,邓小平以实践唯物主义作指导,总结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和邓小平的经济改革理论是两位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探索俄、中这样的经济…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动态发展上历史地辩证地探究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七年间,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轨迹。重点探讨和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列宁虽然在1918年春的“和平喘息时机”已经准备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并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纲领,但就其指导思想和方法来说,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一样,都是试图在俄国用“直接过渡”的方法走向社会主义。二、第一次从动态发展上考察分析了新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发展的“三阶段论”;同时,作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不仅仅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建设等。而这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全面思考是列宁在其生命最后时刻完成的。  相似文献   

10.
从辩证法的角度对列宁新经济政策进行了分析,发现新经济政策主要是通过实行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经济,建设社会主义。粮食税和国家资本主义含有资本主义的因素,却是通往社会主义的中间站,资本主义在一定限度内的发展对工农国家有利,其实质就是从当时俄国国情出发,辩证自信地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大胆继承资本主义制度中合理积极的因素,实现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曲折过渡。新经济政策的成功实践,对中国改革开放是有益的借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色,就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兼有社会主义和非社会主义两种不同的经济,是新经济政策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动态发展上历史地辩证地探究了从十月革命胜利到列宁逝世七年间,列宁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轨迹。重点探讨和解决了两个问题:一、列宁虽然在1918年春的“和平喘息时机”已经准备把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并提出了经济建设的纲领,但就其指导思想和方法来说,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一样,都是试图在俄国用“直接过渡”的方法走向社会主义。二、第一次从动态发展上考察分析了新经济政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发展的“三阶段论”;同时,作者认为,新经济政策作为列宁探索在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成社会主义的道路和方法,不仅仅指一系列经济政策和措施,而且还包括政治、文化建设等。而这种关于社会主义的全面思考是列宁在其生命最后时刻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张闻天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对“文革”结束前新中国经济建设中一度占主导地位的“左”倾指导思想的反思和批判,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列宁新经济政策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是我党建国后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积极成果,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宝贵的资源,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本文依据列宁晚年的有关著作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侧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即:新经济政策的理论和实践立足于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这一主线,对生产力范畴及其历史作用原理的丰富和发展;新经济政策处理俄国五种经济成分相互关系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辩证法的新发挥;新经济政策探索苏维埃俄国的政治上层建筑革新、建设和文化建设及其与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相互关系的历史辩证法等。  相似文献   

14.
二十年代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新经济政策终结的原因作了分析:一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新经济政策缺乏有力的理论支持;二是党内普遍存在着急于加快发展的赶超心理,忽视了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三是没有适时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党内民主生活不健全,政治斗争严重妨碍了新经济政策的执行和深化;四是社会历史传统力量影响至深,不利于新经济政策的推行。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苏维埃俄国实施新经济政策,这是一个具有开创性意义的重要时期。然而列宁逝世之后,俄共领导层围绕对新经济政策实质的不同理解和阐释产生了激烈争论。不仅如此,作为列宁思想中的重要篇章,新经济政策的相关研究也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课题,国外学者对其本质内容给出了莫衷一是的答案。在他们的视野下,新经济政策或是向资本主义倒退的“蜕变”,或是暂时的实用性反危机措施,抑或是向社会主义道路的过渡。  相似文献   

16.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它所指引的道路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苏俄本应顺着新经济政策所指引的方向,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但由于理论的分歧,加之城乡关系的错综复杂、政治体制改革滞后等方面的原因,新经济政策推行不久就被废止了.  相似文献   

17.
新经济政策是退却,是国家为克服经济危机向农民的暂时让步,是由社会主义退向国家资本主义,而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政策。新经济政策的阶级基础是工农联盟,工农联盟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但长期实行新经济政策会破坏工农联盟。新经济政策条件下不断出现阶级分化和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政策是列宁晚年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结晶。他在最后口述的论文中曾指出:“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我们基本上是胜利了。”①这是列宁逝世前对他最后找到的这条建设道路所作的评价和结论。国外从60年代起,国内学者从80年代起,对列宁新经济政策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  相似文献   

19.
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与唯物史观李斌雄,国屏新经济政策是列宁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与俄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创造性的经验。本文依据列宁晚年的有关著作及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侧重从三个方面探讨列宁新经济政策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和对科学社...  相似文献   

20.
列宁领导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以1921年3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为标志,分为前后迥异不同的两个阶段。如果说在第一个阶段列宁还是更多地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经典模式为蓝本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话,那么,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则极大地改变了列宁建设社会主义的方法手段,推动着列宁对社会主义整个看法的根本改变。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微观把握、对比研究、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列宁社会主义看法根本改变的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求推动问题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