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活在我国北宋中、后期的苏轼,是中外罕见的艺术天才。在文学艺术的许多领域里,他创作了大量作品,都达到极高的造诣,为我们留下了堪称瑰宝的遗产。与此同时,在哲学、  相似文献   

2.
闻一多诗歌主张"绘画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绘画美”概念的语义指涉是指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具有色彩感;“绘画美”的倡导更多地是借鉴了西方艺术的表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渗透着诗人对现代西方某些哲学的思考与吸收;对“绘画美”的追求源于闻一多作为诗歌理论家探索艺术革新的勇气,源于他对绘画艺术的爱好;就诗歌创作思潮而言,这一主张对于矫正当时诗坛的创作,也发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论多重性身份对沈周绘画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周为有明一代文人画大家,他集画家、诗人、隐者、名士、鉴藏家等多重性身份于一身,其各种身份与绘画创作、画艺成就均紧密关联,实际反映着文人画家在天份、师承、人品、学养、鉴赏能力、艺术素养及身份认定等诸方面的需求,亦相应涉及到绘画中的创作动机、审美标准、审美主体德行学养、画作功能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借以文人画家沈周多重性身份于绘画的意义阐释引发对绘画创作及艺术精神的一些思考,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气韵生动”在我国南朝时期画家谢赫提出的“六法论”中位居首位,历来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最高原则.气韵生动最先是作为一种人伦鉴识,在文人画兴起之后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自然本身所具有的气势和韵味,即客体气韵;二是指画家的主观意识和精神,即主体气韵.这两种气韵是相互转化的.画家通过对自然的观照与贯想,将自然客体气韵化为个人的主体气韵;再通过绘画创作将个人主体气韵化为作品所表现出的客体气韵,从而产生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气韵生动是中国绘画创作的最高原则,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判断绘画的审美境界的价值标准;追求气韵生动之美的境界,是中国画艺术悠久而又极富生命力的传统,而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传统,对于繁荣和发展中国当代绘画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根据南齐人物画家谢赫所提出的古代文学艺术理论——“六法”,简述“六法”的出处、历史地位、具体含义、应用及“六法”之间的关系等论证了历史上许多以“六法”为绘画创作及评论准则的理论是对“六法”的充实、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绘画精神对鲁迅小说的影响和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和绘画作为艺术,有着共同的审美认识规律。鲁迅一生都与画结下了不解之缘,中西方绘画艺术尽管有着本质的不同,但在鲁迅的创作中都得到了恰当的运用。乡土小说以多样的形式展示了我们民族生活的风俗画面和田园风景画面,色调在文本中有精到、准确地把握;“画眼睛”、白描和速写式的勾勒等手法,成功地运用到塑造人物形象上。绘画精神之于鲁迅具有适应性,鲁迅对绘画精细的汲取具有选择性。  相似文献   

7.
让.弗朗索瓦.米勒,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本文简要介绍了米勒的生平,并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及生活经历,着重分析了其巅峰之作《拾穗》的艺术特色。作为现实主义的代表画家,他在现代美术的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以及在绘画上所表现的大手笔、所揭示的劳动人民与乡土的深刻感情,永远都是艺术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相似文献   

8.
诗歌为文学(语言)艺术,有人称之为时间艺术、表现艺术、听觉艺术;绘画为造型艺术.有人称之为空间艺术、再现艺术、视觉艺术等;两者分属不同的艺术范畴.为不同的艺术形态。从各自不同的修饰语看,它们从创作过程所运用的手段和表现形式及艺术构思.到艺术品的审美特点风格特色等等,都有着分明的界限和严格的区别。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处理对象区别诗和画:“就处理对象说,诗属于精神哲学.画属于自然哲学;诗描绘心灵的活动,绘画研究身体运动对心灵的影响。”(《笔记》)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中,人们更断然区别诗和画,德国的莱辛从创作角度区别诗和画:“只有那些搞不清诗、画两者界限的诗人们、画家们,才会继续把‘诗如画’当作金科玉律;绘画凭线条和颜色,描绘那同  相似文献   

9.
1990年12月7日至12日,在加拿大班夫市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4届会议上,黄山风景名胜区被作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一致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戴上“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两顶桂冠,如此殊荣,全世界只有17项,表明黄山不仅是中国的黄山,也是全人类共同的遗产财富。本文仅就黄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始末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最负盛名的莫里哀喜剧研究者,李健吾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对莫里哀喜剧博大精深的研究成果,而且为我们展示了属于他自身的独特的研究个性。他的研究工作证实了这样一个命题:“创作家根据生活和他的存在,提炼出他的艺术;批评家根据前者的艺术和自我的存在,不仅说出见解,进而企图完成批评的使命,因此它本身也正是一种艺术”① 。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第8月5日,中国画一代宗师何海霞在北京溘然逝世,享年90岁。何海霞悄然走了,与这个世界作了永久的离别,给我们留下了他登峰造极的山水画艺术,留下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超凡脱俗的品格。何海霞生于1908年。二十世纪中国大地上发生的所有动荡和政治运动,他几乎都亲身经历了。在文革最为严酷的年月,赵望云、石鲁等”长安画派”的画家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迫害,使“长安画派”的大部分画家都在艺术趋于成熟期时,匆匆离开人世。何海霞做为“长安画派”的三杰之一,同样也受尽了磨难。但是,何海霞却是以90岁的高龄善终…  相似文献   

12.
<正>在英国文学史上,很少有象戴·赫·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这样多才多艺、富于激情的作家。他在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等方面都有所探索,作品多达40卷,可谓著作等身。他的主要成就是小说创作,共有10部长篇,7部中篇,60多个短篇。 在讨论劳伦斯及其创作时,总有这样一种观点:“他主要在内容上,而不是艺术上,被看作现代派的。”其实,任何一种真正的艺术,它的内容和形式都应该是统一的。既然劳伦斯的小说在内容上是现代派的,那么其艺术形式也必然与之相适应。事实上,劳伦斯在他的小说创作中汲取了欧洲文学的优秀传统,熔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于一炉,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艺术风格的现代主义小说。本文拟就劳伦斯小说艺术技巧的几个方面初试探讨。  相似文献   

13.
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入宫以前,曾在洛阳生活过一段时期。有关这一期间他的艺术生涯,为常人所忽视。事实上,在这期间,他不仅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而且也对前代的绘画技法作了新的探索,从而形成了“吴带当风”的艺术风格,奠定了他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苏曼殊作为清末民初的一位著名画家,早已载入史册,世所公认。前人评论他的画:“空灵清幽”,“潇洒疏淡”,“如不食烟火人,另具一骨相”,“清秀高雅,像充满哲学味的诗篇”,推崇备至。但是,由于他在诗歌、小说、翻译等方面都有相当突出的成就,而文字印刷又比较简单,传播容易,相对之下,印刷困难的绘画作品不能得到普及,影响较小。他的画艺因此被他在文学上的成就所盖过。作为画僧的苏曼殊远不如诗僧那样有名,以致直到现在人们甚至弄不清楚有关他绘画活动的一些基本情况,如他一生究竟发表过哪些绘画作品,等等。长此以往,这样一位难得的天才画家就有被历史埋没的危险。为了批判地继承苏曼殊的绘画遗产,本文在柳亚子等人搜集、研究的基础上,就他的作品和画跋提供一些材料,以便于学界作进一步的研究。遗漏、错误之处,自知难免,尚望专家们指正。  相似文献   

15.
<正> 朱光潜先生译完黑格尔的《美学》后,就选译了《歌德谈话录》。他讲他的心情时说:“如从九霄云雾中转到脚踏实地,呼吸着尘世间的新鲜空气,是一种乐趣和精神上的大解脱。”这是因为黑格尔的美学论著是比较抽象的概念多于具体的事物的论述,而歌德和爱克曼的《谈话录》则是亲切具体,平易近人的。而《谈话录》也正是这位伟大诗人一生的思想和艺术创作的总结。它内容丰富,感情流畅,明白易懂;他是把他的美学思想溶解在对具体作品的分析中去了。因此,《谈话录》可以说是他一生艺术实践的总结。这位文学巨人,在人生旅途上几十年的长途跋涉,对于自己走过的道路,每一步都感受到地上的砂粒、路边的野草、鲜花和荆棘;在这几十年的旅途上也流下了诗人的心血和泪水;经受了感情上的欢乐和痛苦。但今天,留给我们后世的,却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一分珍贵的遗产。正如他创作《普罗米修斯》中的主人翁一样,他也为人类的艺术世界添上了火种。而《谈话录》的整理者爱克曼,也由于此书之不朽而举世闻名。  相似文献   

16.
宋徽宗赵佶在文化艺术上使自己的性情尽兴发挥,其绘画、书法、诗词等方面都有较深厚的造诣。在书法造诣上,继承前人的同时,他独创“瘦金体”,影响深远;在绘画造诣方面,他追求意境,追求作品的神形兼备,同时,其绘画作品书法、诗文与绘画有机结合,形成综合性的艺术范式,开风气之先。由于他的倡导,北宋的书法绘画艺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文人的待遇与地位也空前提高。  相似文献   

17.
契丹绘画     
在历史上,曾有过许许多多游牧民族,生活在祖国当今美丽、辽阔的内蒙古草原上,他们在我国古典绘画中留下了契丹人的绘画,在这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他们所描写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的狩猎骑射生活,创北方草原画派,在我们美术史上占有特殊地位。本文的目的,意在介绍契丹具有代表性的画家和画蹟,在此基础上探讨北方草原画派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8.
<正> 矫健的小说创作,已经在文艺界引起了广泛注意,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里,仅就矫健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特色,作些简要的论述。及时地、独特地反映变革时期的深刻变化,使作品富有强烈的时代感,是矫健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特色。在矫健的小说中,除了有一组意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热情讴歌真挚友情和美好心灵的“拜师篇”(《慕旭老师》、《曹牛鬼》、《快乐的画家》等)外,基本上都是反映新的变革时期的生活的。他对现实生活从不保持距离,而是紧紧地追踪着时代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黄媛 《船山学刊》2004,(3):113-114
在二千多年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我们的祖先在诗歌、绘画、书法、音乐等各艺术领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美学遗产,如何把它加以清理,综合起来作比较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工作.古代关于音乐、绘画、文学等的理论往往是联在一起不宜分割的,它们虽有其各自的特点,但又有其共通之处,因此只就一个艺术门类的理论研究,往往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20.
论芦荻的诗     
如果从一九三四年芦荻在《南国》上发表诗作算起,那么这位诗坛宿将的创作生涯,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他的生活道路是坎坷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是一位对生活执着而有韧性的诗人。他坚持了革命诗歌的人民性、现实性、战斗性的传统。他以“不可一日无诗”的热情,以长期的勤恳与专注,获得了值得庆贺的成就,同许多建树卓著的诗人一样,芦荻的诗,是有着自己的思想与艺术特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