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某城市基坑周边为国道及相邻既有建筑物,既有建筑均为独立浅基础,基础埋深对地基的变形反应敏感。基坑采用预应力锚杆与排桩组合方案,其组合可以降低防护桩的锚固深度,并有效控制基坑边壁的侧向变形及提高整体稳定性。监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使用,能得到较好的支护效果,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2.
砂-岩组合地层是南昌地区基坑支护工程中常见的地层组合形式,因砂土体与基岩性质相差悬殊,嵌岩支护结构的性能发挥亦有较大差异。为系统研究深基坑嵌岩支护的受力特性与变形规律,选取南昌某地铁车站深基坑支护工程为例,对基坑开挖支护过程进行三维数值建模分析。研究表明:(1)支护结构在不同位置处的变形差异明显,基坑阴角处支护结构可有效抑制周边土压力及位移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坑角效应;(2)立柱桩对被动区土体起到拉锚作用,积极约束桩体临近土体产生竖向位移,可有效提高坑底土体整体力学性能,有助于控制基坑底部隆起变形;(3)基坑开挖支护下,支护构件在砂砾石层中出现支护薄弱区域,墙后砂砾层中土体变形发展迅速,形成贯通地表的潜在软弱滑移带。  相似文献   

3.
软土区深基坑的支护结构在基坑开挖时容易变形破坏造成安全事故。以镇江市软土区深基坑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阶梯式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通过现场实测和数值模拟对阶梯式支护结构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对比了支护桩位移结果。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数据基本一致,可以准确地反映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在开挖过程中,基坑中部支护桩的水平位移最大,桩顶最大水平位移为33.4 mm,并且水平位移沿桩身呈“弓形”变形模式;通过对比基坑南北两侧结果,发现采用阶梯式支护结构可以很好地控制支护桩的水平位移。  相似文献   

4.
大量的基坑事故表明,地下水控制失效是引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某基坑开挖为工程背景,借助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研究了基坑降水和开挖施工过程中其变形性状,主要分析了基坑周围渗流场的分布、基坑周围地面的沉降、围护桩的挠曲变形和基坑底部隆起。计算结果表明,与未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相比较,在考虑渗流应力耦合作用下设计的基坑更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5.
对苏州地铁某车站明挖基坑施工进行跟踪监测,及时掌握围护结构变形、支撑内力的变化动态,以指导施工确保基坑稳定。经过对比分析基坑有、无加固措施的变形和支撑内力的变化特征表明:基坑外水泥土搅拌桩加固措施的设置,可以有效地减小围护结构的水平变形,并且能够阻碍边坡滑移破坏面的发展,减小作用于地下连续墙上面的土压力,使得内支撑上的最大轴力减小。  相似文献   

6.
某网壳结构采用落地拱形式,落地拱脚基础的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使用了钻孔灌注桩结合预应力锚杆的方式,降水采用深层搅拌桩止水帷幕和深井及井点降水相结合的形式.经过监测,基坑及周围建筑物稳定,保证了基础工程顺利施工.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基坑支设计中尚无成熟的方法计算基坑周边土体的变形,而支护结构的变形量是基坑开挖过程中支护结构与土相互作用的最直观反映,对基坑变形进行监测是信息化施工的重要内容。本文针对基坑施工期间的变形监测,以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为衡量目标量,对各开挖支护工况下基坑支护结构及边坡的变形性状进行实时监测,并与有关数值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系统地了解和判定基坑支护状态及其变形规律。  相似文献   

8.
某桥位于软土地区,下穿多股道铁路,采用顶进施工,钢便梁架空线路进行防护,线间人工挖孔灌注桩基础,设计顶进工作坑时,利用旋喷桩及灌注桩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坑进行围护,保证基坑在稳定性及侧向位移等方面的安全要求,该桥设计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某工程基坑为二级深基坑,周边环境复杂、施工场地狭小,根据该项目及基坑围护设计特点,采用SMW工法围护桩—钢筋混凝土环形支撑系统,制定了深基坑土方开挖,基坑监测方案。该方案得到相关专家评审委员会的通过得以实施,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0.
以紧邻深圳地铁线11号线某超深基坑工程为例,介绍上软下硬地层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和开挖过程中采取的变形控制技术,包括双重护槽和三机联动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坑底破碎带交替双液注浆技术、钢筋混凝土支撑轴力伺服技术等,并通过三维精细化数值模拟与监测数据的对比分析,验证上述施工技术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基坑内支撑预加轴力影响下最大侧向变形/开挖深度关系曲线,分析其对既有地铁隧道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合肥市某地铁深基坑工程项目为背景,选用MIDAS 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三维基坑模型,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围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基坑坑底隆起以及基坑地表沉降的变形情况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围护结构邻近建筑物的一侧变形会更明显,最大位移位于围护结构埋深的0.45~0.55倍处;靠近基坑中部的隆起量要大于基坑边缘,变化趋势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形,最大隆起量为17.29 mm;地表沉降变化趋势类似为“凹槽形”,最大值为12.25 mm,离基坑边缘中点的位置为0.58倍基坑开挖深度。同时将现场监测值与模拟数值对比分析,两者变形规律相似且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各种施工技术条件的论证分析,采用钢轨桩支撑结合钢筋混凝土墙护壁的新方法,成功解决既有路基失稳、塌陷问题,保证既有铁路的运营安全,为跨线桥深基础施工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对比了目前已有的基坑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分析方法,提出了空间弹性抗力法的概念。对该方法的计算模型、原理及公式进行了简述,并编制了相应分析计算程序。结合基本算例,分析了不同支撑情况下支护结构的内力及变形情况,并总结出角部支撑的合理布置方式,同时分析了超载不均匀情况下支护结构的内力与变形情况,研究了平面小尺寸基坑是否需要布置支撑的问题,对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铁六号线盾构二标明挖区间所遇地层为淤泥质土层和淤泥质粉细砂层,含水量较高,强度低,易流变,设计采用钻孔桩,桩间用旋喷桩止水;由于各种原因在基坑开挖时,产生渗水及涌砂现象。通过采用封排相结合为原则的措施,成功堵住涌水涌砂,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水泥土搅拌桩为基坑支护结构或用于提高地基承载力效果显著。结合在软土地区修建某临时码头的工程实践,介绍了水泥土搅拌桩,钢管桩共同作用的复合地基在超重临时码头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对上海某地铁车站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周边建筑物垂直位移、围护结构变形、钢支撑轴力和地下水位等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分析表明:周边建筑物的沉降主要发生在基坑土方开挖的过程中,基坑施工过程中的时空效应较明显,条形基坑应分段施工;基坑围护在开挖过程中受周边环境的影响,有可能发生一边沉降、另一边上抬的变形现象;围护结构的侧向变形主要发生基坑开挖阶段,最大变形处位于基坑开挖面附近;在基坑开挖中应合理掌握开挖的次序,安装支撑及时,这对于有效控制围护结构侧向变形大有益处;坑外水位的变化能反映基坑围护的密封效果,发现渗漏后需及时处置.  相似文献   

17.
基于稳定渗流问题变分原理对深厚圆砾土层深基坑截水帷幕深度对紧邻地铁隧道变形影响进行理论研究。基坑截水帷幕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基坑周边地下水渗流场形态,导致坑外孔隙水压力变化,进而改变土种应力并作用于隧道周围引起隧道受力和变形的不同。采用MIDAS/GTS大型三维有限元软件,分别考虑了截水帷幕深度为15 m,20 m,25 m时,隧道的变形特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增加基坑截水帷幕深度可以有效地保护基坑周边地铁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8.
人工挖孔桩是采用人工挖掘桩身土石方,挖一段浇灌一段混凝土护壁,直至所需深度,然后在桩孔内安放钢筋笼并浇灌混凝土,形成支承上部结构的桩体。人工挖孔桩(Caisson)又称为手掘沉箱,沉箱。由李保罗先生首创于1960年,并在港澳地区应用的一种高层建筑桩基础。1973年,人工挖孔桩开始在广东地区推广应用,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深基础的开挖与基坑土壁的支护经已成力高层建筑施工的重要问题,人工  相似文献   

19.
通过某综合服务楼的基坑支护,对钢板桩加锚杆、钻孔灌注桩加锚杆和钻孔灌注桩加锚杆与放坡加CFG桩(Cement Fly-ash Gravel)相结合等支护方案的分析、计算与论证,认为因地制宜地将钻孔灌注桩加锚杆支护与放坡加CFG桩支护综合利用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支护方案。并首次将CFG桩的使用范围护大到基坑支护领域。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地铁车站基坑在开挖过程中的加固工程对临近既有轻轨桥墩沉降的影响,对武汉循礼门地铁站附近轻轨桥墩在加固施工中的沉降和水平位移进行了监测,得出了1^#,2^#桥墩沉降曲线,分析了车站施工过程的加固工序选择对轻轨桥墩沉降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前期加固对桥墩沉降的影响作用.比较而言,当隔离桩与注浆加固同时进行时,桥墩沉降量最大.此结论对同类工程施工方案的拟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