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新闻传媒在"5.12"汶川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中,充分显示了传媒在战胜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中的突出而重要作用,为抗震救灾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过得硬的采写编播新闻队伍和不断更新与提高的新闻传播设备技术,是我国新闻传媒夺取这场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新闻报道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从汶川地震看社会化网络媒体舆论监督的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2"汶川大地震后,新闻媒体表现出的职业精神让国人感动,但是对抗震救灾的舆论监督明显不足,而这方面却让社会化网络媒体大出风头,并产生极大的社会影响.社会化网媒以其自己的独特优势,像"电子眼"监视着那些有悼于社会良知和道德的行为.这既保证了政府有关抗震救灾工作的公开透明,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稳定,让公众对政府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始终是根据时代与形势的发展和新闻工作的实际需要,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形成新的观点、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内涵的过程。在汶川地震后,媒介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导,在这场特殊的战斗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因此,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角度对汶川地震报道进行观照,就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四川省政府组织的新闻发布会为及时高效传播灾区信息、有序引导救灾行动、遏止谣言流传、稳定团结人心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并呈现出反应迅速、高效公开等特点,被誉为速度和强大创地方新闻发布之先河.笔者在总结其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认为这是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和实施步入第三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是这项制度走向成熟的一次检验.  相似文献   

5.
论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12"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新闻媒体的新闻报道获得了巨大成功,为夺取抗震救灾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汶川地震报道留下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带给我们如下有益的启示:报道及时、信息透明、事实准确是制胜法宝;报道客观、评论公正、感情真挚是取信前提;政府支持、制度保障、社会配合是成功基石.我们应当很好地总结这次抗震救灾报道的经验,并将其作为一种财富,这对于我国新闻媒体今后深化改革,提升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将是一种有益的镜鉴.  相似文献   

6.
在汶川大地震报道中,成都电视台对民生新闻模式的运用,在众多新闻报道中保持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具有重要意义.民生新闻模式由于其自身的特征,在灾难报道中具有突出的优势,代表了灾难报道中的一种"民众话语",也有其自身不可避免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汶川大地震报道在美国大报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色:<纽约时报>在寻找天灾中的人祸因素;<华盛顿邮报>在突显地震后的风险判断,并把这种风险判断延伸至美国加州;<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向世界宣传汶川地震后的救灾情况.这些特色皆源自于环境新闻的相关理论.并为保护整体生态系统服务,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里的人类中心主义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从汶川大地震报道看我国与西方的媒体话语权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现代史,中国媒体的话语权一直为西方媒体所主导.汶川大地震报道中,在国家实力的支持和主动传播意识的引领下,中国媒体在与西方媒体的话语权争夺中首次有效掌握了国际传播主动权,很好地"表述"了中国发生的情况,重新塑造了高效透明的国家形象.在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和中国媒体的争夺话语权上,汶川大地震报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5.12"汶川大地震灾难对中国传媒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我国主流媒体的表现是对信息公开条例精神的一次身体力行.我们看到.中国记者并不缺乏专业精神,在突发危机事件中,信息公开的原则激发了传媒人专业精神的一次大进发.  相似文献   

10.
在汶川地震诗歌中,写孩子的诗歌在数量上无疑是最多的,在质量与影响等方面也是很突出的。这不仅仅因为写孩子的诗歌多自古而然,是历史文化的传承,更在于汶川大地震中,花季少年的夭折,令人痛心不已,抗震小英雄的坚强勇敢,又令人感动不已,情不自禁地以诗歌写孩子。总共有多少写孩子的汶川地震诗歌,恐怕迄今无人能说出确切的数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写孩子的汶川地震诗歌为读者提供了上佳的精神食粮,令人读后受益匪浅。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新闻工作的重要论述,如新闻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舆论工作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等,全面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新闻学。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讲话精神为指导,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他在新闻舆论工作方面的创新思想。他的这些思想对于创新马克思主义新闻舆论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我党新闻舆论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汶川大地震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最大的一次灾难性危机事件,也是对中国执政党和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以及对中国新闻传媒的危机传播能力一次前所未有的考验.应当说在危机的爆发期内,中国政府和媒体都交出了一份令世人满意的答卷,使我们看到了中国在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方面的巨大进步,受到社会公众和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目前,已进入危机的恢复期,认真评价和总结在这次危机事件中危机管理和危机传播的经验教训是危机管理的题中之义,对于提高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和我国新闻传媒危机传播的水平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林白水的新闻思想的个性和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开启民智为宗旨,大力倡导白话报刊;二是追求专业主义品格,以“说人话、说真话”为新闻工作者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5.
汶川地震是中国近30年来发生的最严重巨灾。总体而言,汶川地震应急处置和救援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最值得总结和分析的是抗震救灾最核心的四个机制:决策指挥机制、生命救援机制、转移安置机制和资源动员机制。抗震救灾中四个机制的运转过程,呈现出高度统一的巨灾共识、以政府为中心严密的社会组织协同和以"体制内"为核心路径动员资源三个应对巨灾的机制特征。这些特征,一方面是中国应急救灾体制在无法预设的巨灾情境下自然反应的即兴发挥,另一方面也是面临最紧迫、严重威胁下,社会基本运行机制本能遵循的行为路径。  相似文献   

16.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宝贵的财富。全国人民在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用事实诠释了抗震精神的时代内涵。随着抗震精神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必将大力促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创造出更大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7.
由于黄远生的职业身份特殊、研究材料来源单一等原因,目前学界对其新闻思想的归纳和分析,大多比较凌乱而缺乏系统性,更缺乏对其内在逻辑的分析。黄远生的新闻思想可归纳为"报刊与社会的关系"、"新闻应讲究真实、客观、公正"、"报刊的功能"三个方面。报刊与社会的关系是黄远生新闻思想的逻辑起点,也是其整个新闻思想的宏观框架。报刊的功能观则处于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中观层面。如何办报、什么是新闻则是黄远生新闻思想的微观层面,也是其实践性、操作性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8.
"汶川大地震"涉及一些基本观念和术语需要澄清,比如,地震应以震中实际所在的断裂带处的城镇命名,而断裂带的划分应该从成因学考虑,不能简单归纳为方向性组合;未来发震时间估计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奢言千年.今后,在地震观测中还应注意本区内从东向西的推动力,加强对龙门山南段和成都平原的监测;同时加强对成都附近双流牧马山断层以及可能存在的隐伏断层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为契机,梳理了环境新闻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特征和代表作品,提出了目前制约中国环境新闻发展的原因,并对今后的环境新闻学建构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