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盘西化”一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就已经喧闹过一阵了。有人在今天又重提“全盘西化”,实际是再一次提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对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有责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2.
中国向何处去?这个问题,中国的近现代史已经作出了回答,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也对此作出了科学的结论:除了走“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外,别无他途。可是近两年来,我国思想理论界的极少数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中国应当走“全盘西化”道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公然声称,中国“应当全方位开放或者叫全盘西化”;“全盘西化包括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文化、政治、经济、道德所有全部东西”,“包括我们的政治体制、所有制”。由此不难看出,所谓“全盘西化”就是主张在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不仅在理论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而且在实践上也是行不通的,因为它不  相似文献   

3.
胡适不是在严格的学术意义上使用“全盘西化”一词的 ,他的“全盘西化”在理论上不能成立 ;胡适提出“全盘西化”口号的真正意图是“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的改造中国旧文化的策略 ,他的目的是要创建一个中国本位的“新文化” ;不论是“全盘西化” ,还是“全力现代化”、“充分世界化” ,其内涵都是科学化、技术化、民主化 ,这实际上是胡适朦胧的现代化思想  相似文献   

4.
王珍喜 《兰州学刊》2006,(4):12-13,141
陈序经是“全盘西化”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全盘西化”主张最坚决、最彻底、最系统,在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有独特的位置。本文从文化哲学的层面,对陈序经的“全盘西化”思想作一概要的评介,以期对“全盘西化”论的真义和得失有较为全面客观的了解,并对当前的文化实践活动有所回应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起中国向何处去?是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中国革命的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命运攸关的最重大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毛泽东同志早就作出了明确的答复:中国必须而且能够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走向社会主义革命,避免资本主  相似文献   

6.
本质上不相同的事物,在现象上却有时相近或相似,凡是企图以假乱真的人,往往在这上面作文章。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方励之等人,打着“开放”的幌子,兜售“全盘西化”这一发了霉的陈年旧货,就是以假乱真的一例。对此予以揭露和批评是理所当然的。对外开放与“全盘西化”,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不管方励之等人耍什么花招,找什么借口,用什么伪装,使什么手法,两者之间的原则区别,是抹杀不了的。对外开放与“全盘西化”的性质不同对外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为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一项涉外的大政  相似文献   

7.
张敏 《理论界》2007,(5):151-152
文章分析了陈序经“全盘西化”文化观的理论基础,论述了陈序经“全盘西化论”的主要内容。认为建立在“文化圈围”理论基础之上的“全盘西化论”,在理论层面、实践层面、情感层面都有不可行性。但并不否认其对中国思想文化史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张新 《新疆社科论坛》2003,(2):56-57,55
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巨变中脱颖而出,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壮大并逐渐走向成熟的西部年轻企业。十五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改革创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学习、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思想、先进技术和先进文化,在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不具备任何先天发展的条件下,在远离市场中心和人才中心的新疆,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变压器产品制造商、全国最大的太阳能核心控制部件通道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新材料———电子铝箔制造基地。在全国10多个省区建立了26家全资、控股、参股公司,拥有员工4000余人。公司…  相似文献   

9.
新文化派提出"全盘西化"说,是为了同封建复辟势力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斗争.它不但打击了封建复辟势力,而且移植了大量的资产阶级先进文化,达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当然,"全盘西化"说表现了新文化派对东西方文化都缺乏正确的认识,也导致一部分国人妄自菲薄,缺乏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0.
胡适复杂的思想中内含着现实态度与学术态度两个层面,二者虽有联系,但基本上是分裂的。这一裂痕在20世纪20年代他参与议政后显得更加明显。30年代中期,胡适出而声援陈序经的“全盘西化”论就是他的现实态度的一个突出表现,其中既有偶然性,又寄存着必然性,但无论怎样,它都是具体语境中的产物,离开了具体语境来谈胡适“是”或者“不是”“全盘西化”论者都是没有意义的。而就胡适思想言,现实态度上的赞同“全盘西化”论与其学术态度也有着明显的冲突和紧张。  相似文献   

11.
努力学习外国的经验,善于吸取外国的精华,历来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汉朝的鼎盛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都是同积极发展对外经济和文化联系分不开的。在当代,经济发达国家能取得今日之成就,也有赖于引进和吸收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国际的和国内的、历史的和现实的经验都表明,一个不想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的国家和民族,决不能闭关锁国,割断同外国的经济和文化联系,而要敢于和善于吸取外国的成就,用世界文明的精华促进本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正> 半个世纪前,资产阶级学者胡适提出的“全盘西化”论曾在中华大地上时兴了一阵,但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的出现,胡适的“全盘西化”论宣告彻底破产了。 这是历史的必然。它的教训启迪着后人。  相似文献   

13.
目前,史学界一般都认为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只有两条:普鲁士式道路和美国式道路。我们在分析了英国圈地运动之后,感到这一问题值得重新探讨。 圈地运动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全部过程的基础,它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十五世纪末以前,为开始兴起时期,它的特点是:圈地开始了,但圈占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我们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体现了发展先进生产力的要求,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阐述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意义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历史发展过程中往往出现这种现象:某些事件的行进轨迹,似乎是在绕了一个圆圈之后,重又回到了它的起始点;今天的现实几乎就是昨天史实的重演。“全盘西化”论在半个多世纪里的沉浮消长,为我们从历史中认识真理提供了一个生动的实例。 有一种看法认为:“全盘西化”论是维新人士在1898年首先提出的。其实,从“全盘西化”这个概念的提出,以及围绕这个概念而形成系统的理性认识这两点考察,“全盘西化”论的问  相似文献   

16.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100多年来中国一些人主张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和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设想的彻底破产。 然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近四十年的今天,却仍有人在喧嚷中国紧迫需要“补”资本主义的“课”,主张“全盘西化”要按照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实施早已被历史所抛弃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持这种观点的人,除极个别是属于抱有成见、别有用心的人之外,绝大多数是属于对近代中国的实际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缺乏正确的认识。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事论事是不成的,如果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了解一下中国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特殊的社会条件,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上作番认真的思考和回顾,其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17.
任小娟  吴慧 《云梦学刊》2004,25(1):33-35
传统技术创新观是一种单一经济发展观,用它指导经济活动,必然导致严重的生态缺陷;实施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才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观。  相似文献   

18.
现行经济学中时常见到“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术语,这无论在高等教育的经济学教科书中,或者是在其它经济学文献里,都不陌生。但“国家资本主义”究竟意义何在,现时期对某些经济形式的这一定性有无价值?这些问题很值得研究。 “国家资本主义”最早是由列宁提出的,他把苏联“战时共产主义”后的“新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人认为:“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中遇到这么多困难和挫折,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高度发展这一历史阶段”,因而提出了“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形态,才是不可逾越的”命题。这就是说,我国由一个原来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是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核心观点,在一些人特别是青年学生中引起了思想混乱。因此,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弄清这一重大原则问题,对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于坚定我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信心,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这篇文章是拙作《蒋廷黻的文化史观与中国近代史》(刊于《人文杂志》1988年第6期)一文的继续。因为写法上有所不同,只好改用现在这个题目了。如果说那篇文章侧重于史观和中西关系方面的问题,那么这篇文章则侧重于国内历史事件方面的问题。两者合在一起,始能反映出蒋廷黻史学观点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