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央在收入分配方面的一项重大战略,受到学界和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具有相当的难度,基于现有中等收入标准的研究成果以及中国现阶段居民收入现状,通过与日本、 韩国进行比较分析和测算,提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并据此对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进行了测度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我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存在较严重的贫富差距和公平残缺,很容易诱发部分社会群体的妒忌心理,激发诸多社会矛盾,甚至引起政治动荡。矫正收入分配领域的不公平现象和重构新时期收入分配的新格局,着力点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加突出社会公平。基于此,从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权利公平和结果公平四个维度构建公平体系是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建设橄榄形社会结构的最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9,(9):91-95
网络渠道是当前中等收入群体参与舆论输出的主要途径。对安全、民生和发展方面的议题,中等收入群体往往积极参与讨论。然而受情绪驱动的影响,网络舆论并不能总是良性发展。因此,要通过监管体系的建设、疏导体系的构建以及先进技术的使用,实现对中等收入群体网络舆论的引导。  相似文献   

4.
对中等收入问题的国际比较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拴民  赵宗博 《学术交流》2003,3(8):104-108
中等收入与中等收入者都是相对的概念,它们直接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社会结构变迁的基本状况,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进步的全局.为此,要从国际比较研究的角度,界定我国中等收入水平和中等收入者的比重.认识方面如此,实践方面也是如此.通过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认识和处理中等收入问题方面的比较,可以进一步明确我国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并形成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范洁 《学术交流》2012,(8):81-84
基于经济理论视角,经济增长的收入陷阱本质上可被看成一种稳定或均衡状态,即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因素的作用往往被阻碍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提高因素的作用所稀释,从而致使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徘徊不前。改革开放30余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虽取得较大成就,但其极易遭遇资源、环境约束的瓶颈,限制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稳定性,进而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实质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方式转变的挑战已逐步显现。因此,借鉴一些国家及地区在应对中等收入陷阱问题上的成功之道或总结其失败教训,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的群体位序的确立和强大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有利于现代化进程,有利于向上流动,而人们经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上升的通道,就是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宪政法治理念的确立,也就是每个个体的幸福应该尽可能地获得很好的制度保证。我们渴望的宪政将有赖于公平价值的建立、对相关利益群体或者阶层的关顾和宪法制度的创新,因为中等收入阶层是法治民主的最坚定的保卫者,而宪政法治又能保卫保卫者。  相似文献   

7.
8.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云 《唐都学刊》2004,20(5):96-99
十六大报告在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中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这是一个创新的理论,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首先分析了中等收入阶层的社会功能,并提出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理论依据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贫富差距过大是当前社会矛盾的突出问题,应充分认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缩小贫富差距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在制度安排及政策导向方面全盘考虑,加强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为更多的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中等收入者群体拓展通道。  相似文献   

10.
董良 《社科纵横》2014,(3):53-55
中等消费者是在消费的意义上处于中等水平的社会成员,中等消费者不是中产阶级,但比中等收入者更接近于中产阶级。其特征有:消费领域较为宽广,有较为平衡的物质消费和非物质消费,讲究文化品位,接受超前消费,是自愿主导型消费。中等消费者比起中等收入者具有以下优点:中等消费者比中等收入者更容易辨别,中等消费者适应的是消费型社会,中等消费者比中等收入者更能体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理念。所以我们要提高中等消费者在社会成员总人口中的比重,使他们在消费上能做到有资本消费、有时间消费、能放心消费。  相似文献   

11.
姜媛媛 《创新》2010,4(5):125-128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非政府组织随之产生,它们在许多社会领域已经发挥出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以充分发挥的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但另一方面,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发展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政府、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以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2.
郭建宁 《创新》2007,1(1):83-86
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的实质是利益调整引起的利益失衡,说到底是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形成能够全面表达社会利益,有效平衡社会利益,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本文首先探讨了利益、利益矛盾、利益分析法与利益协调机制,接着具体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的利益矛盾,然后论述了当前协调利益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和谐社会构建与西方社会学社会建设理论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引言社会学与和谐社会社会学是由现代性催生并伴随着工业社会的出现而诞生的一门学科,这门学科在诞生之初确立的主旨和目标,就是致力于社会的秩序和进步。而秩序和进步在具体的经验层面上,就具有均衡、稳定、协调与和谐的意涵。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是“社会学”的题中应有之意,既是这门学科理论和实践的根本标的,也是它存在的意义与使命之所在。纵观社会思想史,从秩序、和谐角度讲社会的例证,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的典籍中,都不胜枚举。这一进路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突出特色,和合思想可说是其精髓,其意涵“致广大而尽精微”,影响所…  相似文献   

14.
王福友 《求是学刊》2007,34(3):82-88
现代社会人的生存环境与状态发生了改变,不但面临着更广泛的风险,而且经济生活不再成为生活的全部,体现一种多元的价值追求。和谐社会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思想理论创新,而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必然回应,也从微观与宏观两个层面对侵权行为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之相适应,侵权行为法需要进行理念的转变,以满足调整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理念转变主要表现为,从行为归责转向“不利益”资源的配置;从裁判规范转向行为规范;从救济人转向关心人。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俊 《创新》2009,3(5):13-16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并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既是农民增收的需要,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应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建立起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起由农民个人、集体、国家共同负担、共尽责任的多主体、多元化的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机制,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管理体制,强化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机制,确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16.
试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国家权力并不是维持其和谐的唯一根据与保障,和谐的根本在于制度。对制度的涵义与功能进行梳理,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分析,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既是历史发展进程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现实需要的必然选择。并且,和谐社会的制度构建还需要有相应的价值理念支撑,它体现为社会公正、以人为本、法治和权利本位。没有明确的价值理念,也就没有明确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7.
胡帆  陈宇宙 《创新》2007,1(6):21-25
和谐思维方式是和谐文化的深层内核,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它是一种求同、协调与系统相融合的思维,正确认识和谐思维的内涵和特征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功能和实践功能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社会有机体全面生产理论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全面的生产,包括物质生产、人的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再生产和人与自然关系再生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再生产理论是当今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现实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天哲  赵绥生 《创新》2007,2(2):60-63
社会和谐之所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因为只有社会主义才具备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客观现实条件。社会主义制度是社会和谐的政治前提,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是社会和谐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和谐的物质条件,党的领导是社会和谐的政治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角色采择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视野下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将在职业动机、工作身份和工作方法三方面重新采择,其结果表现为利他主义的职业动机,主客体交互的工作身份和一事一法的工作方法。这种角色采择需要社会工作者具有和善、和睦和亲和的人格,也需要具有协管、协助和协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