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21世纪,随着中国的发展、崛起 进程加快,中国日渐踏进国际"深水 区",成为国际舞台的主角,中国与世 界的关系将发生根本性变化,国际社 会也将对中国充满新的期待,中国面 临的国际环境将更加复杂,这要求中 国调整自我,树立全新的外交理念,适 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和平崛起的大背 景下,中国应追求四大外交理念,可用 八个字来概述:和平、发展、参与、责 任。 和平理念 在中国对外政策所追求的理念 中,和平理念具有基石作用。追求和平 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国古代 战略文化的精髓。"和为贵"、"协和万  相似文献   

2.
周方银 《领导文萃》2013,(10):24-28
中国的崛起是在单极下的崛起,这意味着中国崛起是在十分不利的国际格局下展开。在中国崛起过程中,虽然国际环境具有总体上和平的性质,但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权力的和平转移,如何把中国上升的实力转化为在体系中的实实在在的影响力,则对中国外交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的挑战。中国的崛起无  相似文献   

3.
中国“和平崛起”意味着中国将通过争取世界和平来增强综合国力从而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是以一个参与者、建设者的态度来对待国际关系,因此,更好地运用国际法,争取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显得十分关键。一西方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门户之后的19世纪中叶,国际法才正式介绍到中国。清政府曾在有限的范围内适用国际法,但这并未给中国带来世界法律秩序,相反却是一系列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一方面利用国际法维护自己的主权权益,推动了20世纪中叶以来国际法的革新与发展,如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的提出。与此同时,现代国际法各项原则、规范和制度逐步摒弃了旧的不合理因素,因而在国际范围内得到广泛地适用和认可。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时,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  相似文献   

4.
李少军  乔良 《领导文萃》2010,(24):127-135
<正>中国现在面临两难:为了国家利益,必须进行"权力政治"的互动,特别是发展和使用军力;为了和平发展,又必须尽可能避免其不利影响。基于此,中国应开展三类不同的外交,即实力外交、制度外交和公共外交。国际体系就像"蜘蛛网",每个国家网在其中李少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相似文献   

5.
和平共处与和平发展都属于外交思想的范畴,本文将揭示作为其背景的那些政治理论支撑。"嬗"在字典中有"禅"的涵义,下面将用"和平嬗变"来概括和平过渡、和平演变、制度趋同、文明融合、世界领导权禅让等诸多观点。1954年的毛泽东说:"和平共处,这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的崛起成为当今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中国的强劲发展引起了许多国家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担忧,它们提出"中国威胁论"等论调。中国为了打消它们对中国发展的疑虑,提出了"和平崛起论"。中国"和平崛起论"的提出,是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致力于国内建设的和平形象,是要促使国际主流舆论开始意识到中国和平崛  相似文献   

7.
陈艳 《决策》2004,(6):36-38
和平崛起战略、和平崛起道路挺出以后.引起了国内的广泛计论。中华艮族的崛起、国家的振兴是没有分歧的,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也是没有争议的,但和平崛起却引起了很太的争论。争论的关键是中国是否能阻和平的方式崛起。4月6日,上海市社会科学院小礼堂.众多专家齐聚一堂.由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主办的“建设经济强国与中国和平崛起”学术研讨套在此举行.有关和平崛起的不同观点与思想在此交锋、碰撞,表刊特约记者陈艳博士作为会议纪要整理人.自上海发回报道。现摘要编辑.以期启迪决策思维。  相似文献   

8.
《领导文萃》2010,(20):9-10
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和平崛起战略的一部分,也是中国外交的一次主动出击。外交是原则,但也是艺术。中国“核心利益”外交成功的关键。在于中国是否能有效地向国际社会.  相似文献   

9.
新视野     
中国期待“和平崛起”“和平崛起”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着眼于中国发展战略而提出的一个新命题。日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发起召开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环境与国际战略”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首次公开对这一理论进行研讨。据有关专家透露,中共中央党校已经专门成立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15,(4):135
近年来,无论是大国外交还是周边外交,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韬光养晦"转向了"有所作为"。由中国外交的实际行为及话语来看,从十八大到今天,中国的大外交战略基本形成。新的外交思路就是"两条腿走路"的大外交:一方面是与美、欧、俄等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另一方面是面向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连接这两个方面外交的则是"周边外交"。这个大外交战略的核心话语就是和平与发展,在维持和平的基础上求发展,在发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的中国外交,开拓进取,积极有为,以理论和实践创新打造了外交升级版,亮点多,影响大,开创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向令人敬畏的负责任大国迈出了一大步。一、外交理论得到创新和发展(一)形成以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国际关系理念中国提升了"共赢"的外交地位,把"共赢"作为外交旗帜的新内涵,在国际关系中倡导"合作共赢",形成"共赢出安全"思想。强调扩大利益共同点和交会点,认为当今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提出与各方建立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合作共赢"扩大了中国外交政策的国际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从2004年开始,作为对国际社会不断上升的对中国发展的担忧和疑虑的回应",走和平发展道路"取代"和平崛起"成为中国正式的官方说法。2005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雅加达亚非峰会,首次提出亚非国家应  相似文献   

13.
《领导文萃》2013,(12):134-135
从俄罗斯、非洲再到海南博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最近出访及在国际舞台上的平实直白发言,让中国坚守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愈发清晰。受访学者认为,中国外交积极争取做到权衡兼顾的意图也越来越明显。刚接任国家主席不久的习近平不论是在非洲大谈"中国梦、非洲梦和世界梦",或是在博鳌将和平形容为"空气和阳光",和平发展与合作共赢始终是习近平对外演讲  相似文献   

14.
<正>核心提示:习近平外交活动始终围绕一个核心,就是为实现民族振兴中国梦争取有利的外部条件。中国外交为维护主权、安全和发展服务,服从于实现"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2013年是中国外交成果辉煌的一年,也是开拓进取的一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与调整。在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时代,中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的迅猛崛起,导致世界力量强弱对比的改变,必然会引发国际上各种各样的强烈反应。与之相应,我国战略机遇期的内涵与条件发生重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向前发展,国际关系体系由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均势体系向以相互依存为主要特征的新国际体系的演变将继续进行;而大国之间关系重组,竞争与合作、矛盾与协调共存,中国与其他大国协调合作的可能性增加.中国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息息相关,一个成熟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和地位的树立,必将会使我们的发展环境得到更大的提升,和平发展的成果必将惠于更多的国家和人民.  相似文献   

16.
中国崛起引发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目标的关注。"做世界第一"或者"领导世界"被视为中国的两个选择。实际上,中国已经超越了"做世界第一"或者"世界领导国"的传统认知窠臼,依据旧有思维审视中国难免陷入错解中国的误区。新时代,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与和平发展,兼顾国内发展与国际贡献,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改变自己,也在影响世界。走向崛起的中国越来越重视自身在国际社会中形象的塑造,正以其实际行动向全世界展现一个"负责任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决意提升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新领导人已将"和平崛起"作为国家 发展思想。而和平崛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其 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 "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 现出来的"软实力"。历史证明,能在国际上占 据主导地位、纵横捭阖的国家,历来是两种实  相似文献   

19.
外交     
<正>"核心利益"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主动出击作为崛起中的大国,中国强调"核心利益"的潜台词,就是希望国际社会能理解和接受中国的正式崛起。  相似文献   

20.
郑永年 《领导文萃》2015,(8):116-118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共新一代领导人形成了新的改革和发展模式。在外交方面,中国未来又该怎么走呢?如同内部改革与发展,这个问题对中国和世界同样重要。对中国来说,它关乎是否有能力塑造可持续的外部和平环境,不仅有利于自己的可持续崛起,而且也有能力承担大国维护国际和平的责任。对外部世界来说,则关乎崛起的中国会对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不仅仅希望中国的崛起不会颠覆现存世界秩序,而且更可以从中分享巨大的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