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足石刻造像 ,据现存纪年造像镌记 ,开凿于初唐高宗永徽元年 ,然具规模的造像 ,晚唐方渐大兴 ,至南宋更达到鼎盛。今大足石刻名下 ,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唐、宋、明、清各代石窟 75处 ,像约 5万余尊。造像内容 ,儒、释、道“三教”并臻 ,而以佛教为最 ,佛教造像中又以密教为特色。大足石刻铭文 ,包括刻在大足石窟、古塔各文物保护单位范围内不同质地上的各类、各种内容的文字 ,概略而言可分为四大类。这些铭文 ,为大足石刻研究 ,乃至为中国石窟建设史、艺术史、宗教史及地方史的研究等 ,都提供了十分宝贵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大足石刻艺术在蓉展出期间,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共同发起,于1985年11月28日至29日在成都召开了大足石窟艺术座谈会。以下仅就座谈会讨论的几个问题,简述于次; 一、大足石窟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大足石窟不仅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而且开创了中国石窟史的一个新阶段,成为中国晚期石窟的代表,其特点是;(1)造象数量多(五万余躯);(2)造象时期晚(晚唐开创);(3)造象时间长(从晚唐下至明清);(4)造像保护完整;(5)雕刻精美;(6)内容丰富(佛、道,佛道合龛、儒佛道合一等)。此外,大足石窟填补了宗教史、雕刻史的空白,是石窟艺术民族化、地方化、世俗化的典范。大足石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藏之一,我们不仅应当肯定它在中国石窟史上的地位,而且还可以通过比较研究,确立它在世界艺术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丰州东徒的时间.辽丰州位于今呼和浩特东郊白塔村,然此建置隋开皇五年(583年)既有,且其州治位于今五原县东.至于何时迁至白塔村,烟台师范学校的樊文礼认为:据《辽史》卷二《太祖纪》载,神册五年(920年)辽向后唐的天德军发起攻势,废天德军,徙其克民于天德以东阴山以南的某个地方,而在《辽史》中今呼市北部的大青山曾屡被称为“阴山”,所以这个地方就在今呼市一带,而白塔村正好符合天德东、阴山南这个位置,而且辽将这些史民徒于此后就立即恢复了丰州的建置.因此丰州东徙的时间应在辽神册五年,即920年.  相似文献   

4.
唐代鄂尔多斯地区的人口与经济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鄂尔多斯地区,主要包括胜、夏、宥三州。胜州,州治在今准格尔旗北部十二连城;夏州,州治在今乌审旗南部白城子;宥州,初治于夏州西二百一十里处,天宝(742年——755年)时移治夏州西北三百二十里处经略军,元和十五年(820年)迁州治于夏州长泽县,今鄂托克前旗南部城川古城。三州位置分别在今鄂尔多斯高原的东部、南部和西南部,其中夏州和宥州都处于今毛乌素沙漠地带。  相似文献   

5.
西汉长沙国建于高祖五年(前202年),废于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其疆域主要在今湖南地区。 高祖五年,“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1],始建长沙国。吴氏传五代,历46年,至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以无嗣国除。景帝二年(前155年),封庶子发为长沙王,复置长沙国。刘氏七代八传,历164年(其中绝嗣2年),至新莽始建国元年废。长沙国与西汉王朝同始终,是西汉历史上重要的诸侯国之一。 由于年代久远,文献资料对长沙国的记载很少,因此,对长沙国历史的认识和研究更多地依据考古资料。自1951年长沙发…  相似文献   

6.
“鄢郢”解     
楚国是周成王时的封国,西周以后直至秦始皇统一六国,它始终是我国南方的一个大国。在前后长达七、八百年的历史中,据记载,它的国都曾多次迁徙。大多认为文王以前封居丹阳,文王时始都纪郢(今湖北江陵北纪南城),昭王十二年北徙鄀鄀(今湖北宜城东南),不久即还纪郢.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徙鄀(?)阳(今安徽太  相似文献   

7.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市)人。宋真宗大中 祥符元年(1008年)七月二日出生于福建泉州。祖父韩构,始自 河北赞皇迁居于相。韩构在五代时作过贝州清河县(今河北清河 县)令,入宋,曾知康州(今广东德庆县),以太子中允卒。父 韩国华,字光弼,太平兴国二年(977)进士。累官至右谏议大 夫。大中祥符四年(1011)三月,在从泉州知州任上被召返京途 中,病卒于建阳(今福建建阳)。韩琦幼孤,依靠诸兄抚养。 “既长,能自立,有大志气。端重寡言,不好嬉弄。性纯一,无 邪曲,学问过人。”仁宗天圣五年(1027),二十岁的韩琦考 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今山东淄博市)。明 道元年(1032年)冬,迁太子中允。十二月,改太常丞、直集贤 院。翌年六月,监左藏库。景祐元年(1034)九月,徙开封府推 官。二年十二月,迁度支判官,授太常博士。三年八月.除右司 谏。韩琦在担任右司谏的三年时间内,“凡事有不便,未尝不  相似文献   

8.
向达先生说:“唐与云南关系,高宗时始见于记载。”盖以唐高宗永徽三年(652)赵孝祖征白水蛮及大小勃弄为唐与云南关系的最早记录。这就把唐武德和贞观三十余年间,唐与云南关系的一些重要史料遗漏或否定了。这些史料是:唐高祖即位的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以宏达为昆州刺史,这一年在云南设置南宁州;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嶲州治中吉  相似文献   

9.
1992年11月5日至9日,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省文化厅、重庆市文化局和大足县人民政府联合发起、主办,并由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四川省社科院大足石刻艺术研究所具体承办的四川石窟艺术研讨会暨重庆大足石刻研究会第三届年会在大足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全省各地的专家、学者、文物工作者及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共100多人出席了会议。这次研讨会是第一次关于四川石窟艺术的学术研讨会。目的在于检阅近年来四川石窟艺术的研究成果,交流这方面的情况和经验,探讨四川石窟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艺术特色,以及它在四川古代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宗教史、思想史、民俗史和科技史等诸多方面的价值,在我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中  相似文献   

10.
《安岳大足佛雕》专著已在台北·艺术家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1996年6月被列为中国国家社会基金课题(原名《安岳大足石窟艺术》),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研宗教艺术的著名学者胡文和独立撰著,对两大石窟遗址作了精彩的对比研究,系第一手资料公开出版。原四川省石窟遗址数量之多居全国之冠。安岳、大足县境内的石窟遗址则是众多璀璨明珠中两颗最耀眼的!作者认为,迄今为止,国内尚未有将各大石窟遗址相联系作对比研究的出版物,安岳和大足石窟的各自出版物亦如是。作者尝试将两地石窟佛雕从图像学、比较学的角度联系研究,所以这本专著堪称填空白的…  相似文献   

11.
大足宋代石窟在中国北方石窟衰落之际崛起,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大足宋代石窟的观照过程,也是了解宋代民族文化及其宗教文化发展轨迹的过程。宋代文化精神和佛教的世俗化、佛教民间信仰的观音、地藏、十殿阎王以及宗教雕塑程式的突破等,构成大足宋代石窟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2.
1 战国时期赵国迁都邯郸的时间,《史记·赵世家》作赵敬侯元年(前386),称:“赵始都邯郸.”对于这个记载,历代学者并未提了异议,至明代董说撰《七国考》却产生了疑问,他在卷三《赵都邑》邯郸条说:“赵敬侯元年,始都邯郸.……按《史记·六国年表》:周安王之十六年,赵敬侯之元年.烈王之二年,赵成侯之元年.成侯二十二年,魏克邯郸,是年显王之十六年.二十四年,魏归邯郸.若敬侯已都邯郸,魏克其国都而赵不亡,何也?至显王二十二年,公子范袭邯郸,不胜而死,是年肃侯之三年也.意此时赵方都邯郸,盖肃侯徙都,非敬侯也.”  相似文献   

13.
五凉时期,儒学发达,佛教始盛。在河西走廊南部的祁连山中,此时开凿了一些石窟。本文从这些早期石窟的始凿及其功能这一视角出发,对五凉时期的儒学与佛教状况进行了对比考察,认为五凉前期已经有了开凿石窟之事,但多为儒学学者所居,他们著书立说,聚徒授学,从事私学教育,规模可观。后来,随着官方儒学的进一步兴盛,民间私学逐渐从山区向都市转移,儒学遂离开深山,而佛教在五凉后期趁机占据了祁连山一带的石窟,开始了佛教石窟的时代。  相似文献   

14.
唐代杰出史学家之一刘知几(后避玄宗隆基偏讳,改以字行,名子玄),彭城(今江苏铜山县)丛亭里人。诞生于公元661年(高宗龙朔元年),逝世于公元721年(玄宗开元九年),到今年,正是他一生一死的1300和1240周年纪念。从他二十岁入仕、授获嘉县(今河南获嘉县)主簿起,至六十一岁贬死在安州(今湖北安陆县)别驾任所止,经历了高宗、中宗、睿宗、武后、玄宗五朝,其中足有二十年时光是在史馆“掌知国史”(《旧唐书》本传。按公元702年——武后长安二年,知几始“为著作郎,兼修国史。”时年四十二。《新唐  相似文献   

15.
兰州,原名金城,西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始置金城县,属天水郡。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以天水郡的榆中、金城,陇西郡的枹罕、允吾,武威郡的令居、枝阳共六县始置金城郡。郡治允吾。东汉末年迁至榆中,魏晋因之。十六国前凉张寔时,金城郡治由榆中迁至金城,从此金城郡、县同治于一城。西秦时,金城曾一度为乞伏乾归的国都。隋开皇元年(另说三年)废金城郡,始置兰州,取城南之皋兰山以为名。隋大业三年,罢州复为金城郡。唐武德二年,又复为兰州并沿革至今。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两汉魏晋时的金城故址在今何处?  相似文献   

16.
大足石窟从初唐到明、清、民国1030龛窟5万余尊图象,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中国佛教发展与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进程。它与中国佛教的“世俗化”“人间化”总趋向是吻合的。特别雕刻于南宋孝宗淳熙六年至理宗淳佑九年(公元1179—1249年)的宝顶大、小佛湾石窟,充分表明了这一特征。宝顶山造像,密宗特多而又“几乎将一代大教搜罗毕尽,凡  相似文献   

17.
张友鹤先生在《唐宗传奇选·王知左》一文作者介绍中写道:“皇甫枚,字遵美,唐安定三水(今山西邠县)人”(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167页)。我认为邠县属陕西,所谓“今山西邠县”,显系误注。唐三水(今陕西旬邑县)属邠州(州治在今陕西邠县)。安定郡并未管辖三水。为什么皇甫枚著籍三水.并将其所作传奇集,题为《三水小牍》?宋陈振孙说:“三水者,安定属邑也。”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始著录《三水小牍》,又言之凿凿,其语当属可信。查《后汉书·郡国志》:“安定郡,武帝置,八城”,其中有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佛教禅宗南宗始祖慧能(亦作惠能),佛教史号称“东土禅宗六祖”。 慧能,唐代新州(今广东省新兴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638年),自幼家境贫困,三岁丧父,母李氏守志抚养,母于相依,采薪狩猎,艰辛度日。面对困境,慧能看破红尘,遂弃俗出家,步入佛门。唐高宗龙朔元年(661年),慧能背井离乡,往(安徽)蕲州黄梅县东禅寺,礼拜五祖弘忍学佛,弘忍密传衣钵,慧能成为佛教禅宗第六代祖。唐高宗仪凤元年(676年),在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正式削发为僧,并主持韶关宝林寺(今南华寺)。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回新州,建国恩寺浮图一所,开元元年(713年)八月初三日在国恩寺坐化。享年七  相似文献   

19.
略论汉“徙合浦”蒋廷瑜从《汉书》和《后汉书》等文献记载看到,自西汉后期起,“徙合浦”的事件屡见不鲜。仅从汉成帝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到汉平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的30年间,因罪“徙合浦”者就有10余起。现辑录如下:成帝阳朔元年(公元前24年)末,京...  相似文献   

20.
史念海先生此文发表于《陕西师大学报》1990年第1期,据此文可知,洛阳做为中国统一王朝的都城的时间共为770年。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至周赦王五十九年(前256年)西周君奔秦邑废,共达515年。东汉光武建元元年(公元25年)至汉献帝建元元年(196年)复归洛阳,其中移都长安5年减去,共达167年。晋武帝泰始元年(265年)至惠帝永兴元年(304年)又惠帝光熙元年(306年)至怀帝永嘉6年(312年),洛阳为晋都先后共47年。洛阳在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为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