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是南宋前期的进步思想家,坚持抗金统一的政论家和爱国词人。他同当时以朱熹(1130—1200)为代表、替大地主顽固派妥协苟安路线服务的“道学”(又称“理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我国史册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关于陈亮的进步思想与当时永嘉事功(也叫“功利”)学派的关系,前人不大注意研究。陈亮一生曾多次到过永嘉(今温州),访问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陈傅良(字君举)、叶适(字正则)等人,《陈亮集》(即《龙川文集》)中没有留下详细记载,替陈亮…  相似文献   

2.
陈亮(公元1043—1134年)字同甫,世称龙川先生,浙江永康人,著有《龙川文集》。陈亮生活在南宋和金朝对峙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织、并十分尖锐的时期。同时,我国十世纪,这是封建社会的中后期,商品经济已有所发展。出身于地主阶级的中下层的陈亮代表了工商地主阶级的  相似文献   

3.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是南宋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陈亮留下的著作《龙川文集》(三十卷)中,主要是谈政治、军事和哲学问题,很少专讲经济的文章.但是,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一个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人, 在纵横驰  相似文献   

4.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南宋婺州(今浙江金华)永康人。他所面临的是宋朝南渡、新政始建、靖康耻未雪的时代。朝廷中主战与主和派斗争激烈,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左右着南宋的命运。直到绍兴25年(1155年)陈亮13岁时秦桧才死。这种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对他抗金复国思想的建立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浅谈叶适     
叶适(1150—1223年),字正则,号水心,浙江永嘉人,是南宋中期继陈亮、辛弃疾之后有名望的抗金爱国志士,在思想上属于“永嘉事功学派”(此派又与陈亮、吕祖谦为代表的永康、婺学派合称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著有《习学记言序目》、《水心先生文集》、《别集》,在学术上也作出了贡献。由于叶适的思想与程朱理学(南宋晚期之后的官学)颇多抵捂,所以叶适及其书在其身后长期受到冷遇。目前一些学术著作中对叶适的介绍也不够详细。所以,本文愿对叶适其人作一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6.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婺州永康人,是南宋重要的思想家,是崇尚事功的浙东永康学派的代表人物,人们称之为龙川先生。他留下文集39卷,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历史、教育、文学等诸方面的内容。他生活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异常尖锐的南宋,亲眼目睹生灵涂炭、山河破碎的惨状,在年轻时就发愤研究历史,考察古人成败的经验教训,在十八、九岁时就“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对照历史,联系现实,研究了汉、唐强盛的原因,正是  相似文献   

7.
陈亮是南宋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其以义利观为核心的事功伦理独树一帜,勇敢地站在了当时的“显学”——理学的对立面。文章试从陈亮义利观的阐述着手,重点探讨其现实意义。陈亮对义利的定位及追求义利统一的事功伦理学及它所确立的价值目标,为我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构合理的义利观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而且,其人性论着重于对人的活动及其人性本质的理解与关注,高扬了人的主体性,为现阶段的人学启蒙提供了理论借鉴;其强调“能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导作用和地位,为我们提供了思想渊源;其“和同天人之际而使之无间”、“仁民而爱物”的“宇宙伦理模式”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和谐社会也都提供了诸多的智慧启迪。  相似文献   

8.
陈亮(公元一一四三——一一九四年),字同甫,南宋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地主阶级的思想家、文学家。《宋史》称他“为人才气超迈,喜谈兵,议论风生,下笔数千言立就。”陈亮生当女真贵族入侵,河山残破的南宋时期,早在青年时代,他就非常关心国家大事,自称“独好伯王大略,兵机利害,颇若有自得于心者。”(《陈亮集》卷之五、《酌古论·酌古论序》)他深刻地分析了宋金对峙的形势,为南宋指出一条自力图强、战胜敌寇  相似文献   

9.
陈亮、叶适的事功思想以"道不离器"为理论基础,在政治层面要求当政者行实政实德,并以"义利双行"作为其学派的道德伦理标准,看重史实,希望能从史学的研究中寻找到通变救弊的具体途径。事功学派的特点在于追求实用主义,着力解决现实问题,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以致用的治世之道以及古为今用的治学态度,对南宋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均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上,爱国主义的思想家不乏其人,南宋的陈亮(公元1143—1194)就是杰出代表之一。作为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陈亮不仅能在朝廷积弱不振、民族矛盾尖锐之时表现出“为社稷开数百年之基”的爱国主义积极倾向;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及活动同其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朴素唯物主义思想解释和论证他的政治态度和政治活动,从而使他的爱国主义思想具有更深刻的思想深度、更进步的社会意义、更广泛的政治影响。慷慨而不轻狂,深沉而不消极就是陈亮思想的最大特色. 本文试就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古代曲学中的演艺论是伴随着舞台搬演而产生、发展的。从演员论、演唱论、演技论、导演论对古代戏曲演艺论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古代戏曲演艺论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对戏曲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我国餐饮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法,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文献为基础,对2007—2011年我国餐饮研究的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通过与旅游研究、商业研究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餐饮研究存在数量少、质量低、结构不合理和发展趋势不乐观等问题。餐饮教育办学层次偏低,餐饮研究文章可发表的核心期刊较少,餐饮科研项目获得各类基金支持的数量较少,行业管理弱且科研管理部门不重视,忽视餐饮产业和餐饮产品方面的研究等是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建议:构建合理的餐饮教育体系,提升餐饮教育档次;组建餐饮研究院,设立餐饮研究专项基金;提高餐饮研究期刊的档次,创建餐饮研究的核心期刊;增强政府管理部门及社会各界对餐饮业的关注与支持。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价值观中灾难观、生死观、科学观 ,自由观、纪律观、秩序观 ,权利观、义务观、奉献观 ,个人观、集体观、社会观 ,卫生观、环境观、自然观与社会需要存在着一定差距 ,高等教育工作者要正视这些不足 ,采取积极措施 ,使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有成效。  相似文献   

14.
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是当下社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国内外对于弱势群体的内涵见仁见智,尚无共识性结论。科学界定弱势群体的内涵,对于弱势群体保护的各项工作而言是跬步之始。弱势群体以相对性、虚拟性、动态性、时代性以及地域性为主要特征,以"权利弱势"、"能力弱势"以及"其他弱势"为核心属性。  相似文献   

15.
张湛《列子注》是东晋玄学的代表之作,是何晏、王弼以来玄学的进一步发展。张湛《列子注》在自然观上以“至虚”为宗,进一步辨析了“有”与“无”的关系;在人生观上主张顺应自然、追求超脱,反对穷奢极欲;在政治观上主张调和儒道、追求和谐,反对把名教和自然彻底对立。张湛玄学的归宿和目的在于解决社会现实问题,因此而独步当时,并在玄学史上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和无可替代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是“二元本体论”,即既是本原意义上的物质本体论,又是社会历史领域本质意义上的实践本体论,二者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马恩共识于"价值是对效用和劳动花费的衡量",其中"价值"与"生产力(率)"同义.但是,这种价值理论在<资本论>各卷中的展述,却是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从抽象的"劳动价值论"出发,一步一步上升为"具体"的.细读之,可以发现,它每向"具体"前进一步,都靠使劳价论与某种突现使用价值决定性的理论相结合而完成,其理论实质是使劳价论被纳入唯物史观框架.其中包括,第二卷指出,一旦要具体考察社会总资本的流通,就不能只囿于劳价论,还要考虑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并依此建立了再生产理论;第三卷又进而指出,从总体上考察资本主义生产,更不能囿于第一卷对价值规律的抽象论述,而要充分理解价值规律的进一步展开,包括了对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即社会效用决定意义的含纳.此即马克思主义的"效用/劳动价值论".显然,马恩的价值理论不限于劳价论,它是由抽象劳价论上升为具体的宏观生产力(率)价值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解读犯罪观     
犯罪观是犯罪学基础理论的重要内容。犯罪观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犯罪学理论的深化与发展,而且有助于科学地指引和规范犯罪治理的实践活动。完整的犯罪观大致包括犯罪本质观、犯罪关系观和犯罪治理观三方面内容。犯罪本质观强调以社会越轨行为作为犯罪的表现形式,以社会文化规范作为评价犯罪的标准;犯罪关系观要求通过把握犯罪与周围事物的关系,挖掘影响犯罪的基本规律;犯罪治理观主张政府等主体往往是在"运动式治罪"与日常性治理模式之间的摇摆和综合操控中,逐渐熟练掌握了犯罪治理的技术和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竞争上岗的本质内涵出发 ,分析确保竞争上岗有效性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对竞争上岗的前提条件、素质能力测试以及竞争上岗的程序设定等环节 ,实施全过程控制。同时量化了素质能力评价要素 ,提出了通过绩效管理手段反馈控制竞争上岗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基于Langacker"认知语法"中动体--陆标、意象图式和Lakoff的空间隐喻理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探讨in和on的空间意义及其投射的空间隐喻拓展意义.指出in的意向图式为容器图式,投射的目标域有时间、状态、方式和趋势;on的意向图式是平面图式,所投射的目标域含时间、依靠(依据)、"是……中的成员"和状态.分析英语中此类介词的空间意义及其认知过程有助于词汇习得的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