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午之战的惨败,中国被列强主宰瓜分的危机,促使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发奋而起。就在康有为等人积极地用古代儒学的包袱襄着变法主张进献给皇上的同时,严复却着力于介绍西学,企图把西学的精神输入中国,振兴古邦。他认为,中国要变法自强.其出路就在于民之素质的提高,而提高就要用西学去充实人们的头脑。为此,严复于1896年—1908年间,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等一系列的西方学术名著,向中国人系统地介绍了西学,对西方近代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中,严复的政治思想之所以一再地引发讨论,除了这一启蒙大师本身具有的思想魁魅力之外,还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对严复政治思想表现的确定不集中,从而影响了对严复政治思想核心的反映①。我们认为,政治主要的根本的问题是国家问题,政治的各种关系是由国家政权的活动表现出来的,尤其在中国近代动荡的社会里,对社会政治制度等国家内容和形式的论争,恰恰是政治意识最高度的反映,严复政治思想的表现应该于此定位。二是就总体而言,严复的贡献主要在于政治理念方面,而于政治活动的角度来看都谈不上有什么作…  相似文献   

3.
严复作为中国近代史上西学东渐运动的引领者,与中国政治的近代转型密切相关,其译著呈现的政治思想是学术语境中的热门话题,也是中国政治近代转型的重要表征.通过对严复著译、其政治思想的呈现及其对中国近代政治的解读再思考,可见严复对自由的执著追求与向往;对君主立宪的政治信念始终如一;对国民性改造的持之以恒.但是,面对国情世局的急剧变动,民众意识的不断觉醒,严复的政治思想并没有及时跟进,造成不被社会认可和当局所采纳.近代政治转型语境下严复政治思想的命运,不能不引起现代人们的深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对严复晚年政治思想的评价,是当前严复研究的热门话题,诸家观点各异,评判不一,大抵可分两种不同的看法。一、严复晚年思想开始变化,在政治上也日趋保守、落后。有的学者认为,戊戌政变发生后,严复思想开始有所变化,在政治上的倾向也由以前的激进而趋于保守。政变发生后,朝廷没有追究他的责任,但他投身政治的热情已大不如前,他说“复自客秋以来,仰观天时,俯察人事,但觉一无可为。”此时严复虽然也翻译西学名著如《原富人《法者》等,介绍西方资产阶级文化。但他的政治主张已远不如维新变法时那样激进,由维新时对西学的大力宣扬…  相似文献   

5.
严复是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的代表。他所关注的是思想启蒙。作为探讨严复近代启蒙思想之系列论文中的一篇①,本文想通过对严复政治哲学的探讨,以揭示以下主旨:在倡导思想启蒙时,他如何以西方近代的政治学说破除中国传统的政治意识,以引导广大民众树立近代的政治观。严复的政治哲学,集中体现在《政治讲义》一书里。此著虽系八篇讲稿整理汇编而成,然端的是“清末之第一部政治科学著作”③,因为其主旨在于阐述近代的政治观。在这部著作中,严复通过对西方近代政治学的阐述,告诫人们要破除政治愚昧,把政治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并且着重…  相似文献   

6.
<正> 关于孙中山的早期政治思想,孙中山本人的说法,一些当时人的回忆和现存的文献史料三者之间,颇多不尽一致之处.为了作出尽可能合理的解释,史学界近年来仍在孜孜探索有关问题.本文拟从孙中山早期政治思想发展基本脉络的角度,对其中两个问题谈点浅识.第一个问题:孙中山1885年能否“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按照孙中山自述,他于1885年便“始决倾覆清廷、创建民国之志”.如果这是指此时他象后来例如1905年组建中国同盟会时那样具有了明确的民族民主革命信念,或1895年筹划广州起义时那样确定了具体的反清革命目标,显然是不确切的.对此,论者多已叙及.但是,若将上引自述解释为由于战争败绩的严重刺激,作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感受,孙中山对清廷产生了十分强烈的不满,以致决心日后要将其推翻,并由此希望中国能变为欧美一样的新型国家,则应该说是可信的.从孙中山前此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找到他的反清革命志向逐渐积累,并通过重大事变的触发而毅然确立的至少两方面的根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不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低效表征在于:在价值论上,偏好工具理性,忽视人文关怀;在教育内容上,泛政治化、泛知识化,轻视对生活世界的关注;在教育主客体关系上,强化教师权威,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在教育方法上,偏重理论说教,偏离实践体验.文章从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中汲取营养,以“人”为基础,以“生活世界”为中心,使教育和人的幸福、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关注并贴近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政治思想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两个高峰:民主和法治。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民主时不忘法治,第三代领导集体强调法治时不忘民主,民主和法治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通过相关学术史回顾及对严复经济译作和论著的延伸阅读,运用一个新的扩展了的经济理性的分析方法对严复的经济思想进行解读,认为严复的经济思想不具有工具主义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他已经意识到自由主义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实际上是人类生存风险的一种抵御和化解机制,其思想影响将伴随着中国走向法治规范的市场经济的漫长过程。  相似文献   

10.
关于严复的认识论思想,哲学史界多数观点认为其属于唯物主义经验论,最后陷入不可知论。对此,我有不同看法。我认为严复哲学思想是一个矛盾的体系,有唯物主义,也有唯心主义,其认识论也是如此。但就其主流而论,它却是一个从低到高的逐渐接近真理的过程。具体地说,以一九○四年为界线(标志是其译著《穆勒名学》的发表),前期基本属于  相似文献   

11.
严复翻译思想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复所创“信、达、雅”翻译之标准,历来争议颇多。其实,我们不必执着于此。因为,严复实有系统之翻译思想。这就是:突破语言文字之隔膜,奠定翻译的前提;洞悉“信、达、雅”之内涵,恪守翻译的标准;了解国民之素质,明了翻译的宗旨;重视核心概念之沟通,把握翻译的关键;贯通中西之思想,提高翻译的素养;建立专门之译书局,完善翻译的组织;体察救亡图存之实情,彰显翻译的动机。  相似文献   

12.
严复思想和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应包括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五四运动时期及后来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正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唯一能符合现代性的是“五四”期间的思想启蒙运动。但“五四”运动以前的严复、孙中山都开始了思想启蒙。在中国思想史上,严复应是近代与现代的界碑,其表现是对近代社会文化观——中体西用的批判。严复的现代性思想十分丰富,本文仅取现代性的根本价值——自由来说明。严复通过撰文、翻译、著书,全面介绍和阐述天赋人权论和西方经济学、伦理学、法律学、政治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他不仅是中国倡导自由主义第一人,也是中国进行现代思想启蒙的第一人,他作为中国现代第一位思想家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3.
严复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他给我们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他翻译思想中的“信、达、雅”等理论见解,至今仍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相似文献   

14.
李砂砂 《阴山学刊》2003,16(4):95-97
严复不仅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而且积极投身教育实践,形成独特教育思想。他提出的教育救国、“三民”教育、女子教育、建立新型教育体系的思想,在当时有重要的启蒙作用,对今天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严复进化思想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严复进化思想,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进化思想的来源,一是与此来源相联系而形成的进化思想特征。通过“来源”可以观察到严复对斯宾塞、达尔文、赫鲁黎与中国传统思想“综合改造”的具体风貌;通过“特征”则可以观察到严复宣传、介绍进化思想的复杂态度。而对严复进化思想“来源”与‘“特征”的把握分析,正是本文检讨严复进化思想的前提。(-)严复进化思想来源严复进化思想想之来源,已有的观点认为有三;达尔文、赫鲁黎和斯宾塞①。这种看法不能说是完全错误的,但不够全面。事实上,严复在《天演论·自序》中就已告诉我们,他…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严复在《原畜》按语中全面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本文仅对其中的赋税思想展开述论。(一)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一般赋税的四条原则。(1)义务原则:“一国国民,都须在可能范围内,按照各自能力的比例……缴纳国赋,维持政府.(2)确定原则:“各国民应当完纳的赋税……不得随意变更.”(3)便利原则:“各种赋税完纳的日期及完纳的方法,须于纳税者以最大便利。”(4)防弊原则:“一切赋说的征收,须设法使人民所付出的,尽可能等于国家所收入的产严复对此极口称赞:“自有论税以来,无如是之…  相似文献   

17.
严复认为政体应该与国家实际情况相符合,政体应该为了人民的自由和权利而设。在中国新的立宪就是建设一种全新的政治生活方式,限制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实行三权分立制度,着重议会代表制,少数服从多数和政党制度及地方自治。  相似文献   

18.
试析严复的近代化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午之战中国败于日本,对中国知识分子震动很大,他们对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近代化进行了反思,感到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派的近代化不足以救中国,遂进行了新的探索,提出了以“变政”为核心的改革主张。在戊戌时期的先进思想家中,严复既有较好的中国传统文化功底,又受过比较系统的西方文化教育,因而他的改革思想能够博采中西,从多方面对中国落后的原因进行独具特色的分析。(一)洋务运动近代化与专制制度的制约中国的近代化,从洋务运动至甲午战争已历时30年,在抗御外侮、收回利权、培养人才方面虽不无成绩,但却未能从根…  相似文献   

19.
严复介绍的进化论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和封建地主阶级顽固派在哲学上围绕着世事“变”或“不变”的问题,展开了一场思想斗争。资产阶级改良派变法维新的哲学理论基础是历史进化观,但由于各自经历的环境和接触的事物不同,在改良派内部,思想和变法维新的理论不完全一致。康有为从今文经学派的公羊三世说中找变法的理论武器,牵强附会地把变法维新说成是继承并发扬孔子托古改制之教。严复则不同,他曾留学西方,对资产阶级政治、经济进行过细心的观察和研究,攻读过大量资产阶级政治、社会学说。这是康有为及其他资产阶级改良派人士所远远不及的。因此他有条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作为自己宣传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20.
张志杭 《兰州学刊》2012,(9):202-204
晚清民初是中国学术传统急剧变化的时期,目录学研究也由古典向现代转向,文章对中西学术交流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思想家严复的目录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分析了严复目录学思想中对传统目录学思想继承和创新、以及他的工具书、版本和分类思想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