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国钰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7-101
十三行是清代中期外贸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以来十三行研究成绩斐然,本文从古典小说《红楼梦》、《蜃楼志》及当代小说《开洋》入手,试图发掘十三行及其行商在古今小说中的文学形象,以期待为十三行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及材料。 相似文献
2.
李学永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176-177
纪伯伦的散文诗《先知》在语言思想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纪伯伦风格,与泰戈尔、闻一多对比,又有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分析他创作中的精神三变,体味那种赤裸的真实,从纪伯伦笔端所流淌出来的自然本性回归的主题、超越宗教的泛爱主题,以及精神成长主题,使我们感悟到纪伯伦在其创作中所构建的神圣:爱、美与生命。 相似文献
3.
孙一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6)
塑造出富于典型意义的多样化的人物形象,标志着《聊斋志异》思想艺术的成熟和完美.蒲松龄不仅热情地讴歌了女性的心灵美,深沉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痛苦和悲愤,而且也鲜明地刻画了封建官僚群象.他几乎将当时各级官员都囊括到作品里,诸如典史、县令、太 相似文献
4.
王瑶瑶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59-61
宋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义胆包天、忠肝盖地"的英雄。虽然人们对《水浒传》的主题有多种解说,但主流观念仍把宋江看作小说的核心人物。在《水浒传》的诸种续书中,俞万春的《荡寇志》因对水浒英雄持否定态度,故对宋江这一领袖人物形象进行了重塑。考察发现,作者有意将宋江形象进行丑化,使其由英雄变为强盗,由豪侠变为土匪,由好汉变为恶贼,由福星变为灾星。这种重塑反映出时代的文化及作者独具匠心的小说创作。因此,探讨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在不同创作观念的作家笔下的异样书写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玉千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3)
崂山号称“海上名山第一”,俗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当年秦始皇东巡,就曾登崂山望蓬莱.峻山旧无志,《崂山志》始修于明末,纂修人为御史黄宗昌.黄宗昌,字长清,号鹤岑,山东即墨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授河北雄县知县,此县有许多宦官的威党横行乡里,宗昌到任后着意弹压,使其震慑.不久调任清苑县,对魏忠贤当权,气焰薰天,各地为他建生词,而宗昌借故拖延,不予动工,直至魏忠贤倒台,独清苑县无魏阉生词. 相似文献
6.
7.
武渝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5,(3)
《荡寇志》是清朝道光年间封建文人俞万春所写的一部反动小说。俞万春同明末的金圣叹一样,对待农民起义是一个坚决的主剿派,因而对《水浒》中的招安结局很不满意。为了发泄对农民起义的刻骨仇恨,他从金圣叹腰斩《水浒》处开始,接着金圣叹增添的“卢俊义做噩梦”,写了七十回续书。他费尽心机,捏造情节,让官兵将梁山农民起义一举荡平,把梁山上的一百单八将斩尽杀绝,连鬼魂也压到牛渚山石碣底下,永世 相似文献
8.
高淑君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5):96-99
中唐陆长源的小说集《辨疑志》,批驳怪诞虚妄之说,是对当时流行的小说志怪主题的否定,但其写作意图又是来源于小说实录"阙史"的传统。《辨疑志》的叙事结构同样体现出对志怪类故事的批判倾向,又以逆志怪的形式带来志怪小说"惊奇"式的审美感受。《辨疑志》的批评对象是对超自然神秘力量的盲信,这是中唐士人理性精神在小说写作中的表现。它对小说志怪传统的继承和反拨,与士人学风从六朝到唐代的转变密切相关,透露出唐代志怪衰落和小说转变的一种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9.
《荒原》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诗篇之一。这里对该诗的题词作了整体阐释。因为《荒原》作者是新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他主张诗歌创作时不表现诗人人格,诗应当是非人格的。本文在分析题词同时,有根据地认为在《荒原》中诗人有意无意地渗透进了他个人的人格,他个人的感情。同时文章还探讨了一些有关难以解决的语言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柏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4,(4)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部写得最好的政治历史小说。然而,长期以来,它不但受到那么多反对者的攻击,而且还遭到那么多自命是它的爱好者的曲解。也许曹雪芹早就预感到这一点,所以在开卷第一回写下了这样意味深长的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事情很清楚,站在地主资产阶级立场上,用历史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观点、方法去读《红楼梦》,怎么可能真正理解这部古典杰作的真实内容和深刻意义呢?只有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作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来读《红楼梦》,才能正确理解这部政治历史小说的政治内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宋抵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2)
童谣是五行志家作为占卜的谶语。童谣表面上虽罩着一层浓重的封建迷信的面纱,但在面纱后面却可窥见到强烈的时代内容。《后汉书五行志》中所收辑的十三首童谣,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它们上启西汉末,下止东汉末,反映了整个东汉政治兴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字是形、声、义相结合的文字,它不仅有形、有声。而且能表义。它能给我们提供许多的想象空间.文字的意象又给予诗的意境.音调及韵律则让诗歌和绘画具有了音乐之美。 相似文献
13.
赵峻皓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
通过分析《竹溪志》、《迎凤志》、《吴山志》等三种书院志,展现了书院传入朝鲜之后在院规、祭享及官权关系等方面,通过内部的争论,形成独特的运营特性,并发展成为乡村教化工具这一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黄伟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40-45
吴骞是清代著名徽州籍藏书家,一生藏书无数,曾建造拜经楼以藏书。《临安志》为吴骞藏书的精华,其也曾以此为荣。通过对《临安志》的收藏,吴骞与黄丕烈、陈缱等人频繁往来,互相借鉴、诗文唱和,从而构成了藏书史上的一段佳话。遗憾的是,吴骞去世后,其所藏《临安志》开始流散并被递藏:其中,(淳祜)《临安志》被陆心源递藏,现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成淳)《临安志》被丁氏递藏,现藏南京图书馆;(乾道)《临安志》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图书馆。 相似文献
15.
中央民族学院历史系《水浒》评论组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3)
毛主席指出:“在封建国家中,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各地方分设官职以掌兵、刑、钱、谷等事,并依靠地主绅士做为全部封建统治的基础。”皇帝在封建统治机构中占有独特的地位,是地主阶级最高利益的总代表,是地主对农民实行阶级压迫的国家机器的象征。因此,发生在我国历史上大小数百次的农民起义,一直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封 相似文献
16.
朱淑真——封建妇道的叛逆者——读《断肠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勇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Z1)
翻开中国古代文学史,女诗人只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点缀。正史上很少有堂而皇之的女作家传记,偶尔有之,也涂上了封建道德观的色彩。她们的智慧和才能,就这样为封建宗法制度所吞噬了。朱淑真这个一代才女,同所有的妇女一样,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但她又跟所有的女性不一样,曾为爱情而呐喊,用诗歌以抗争。 一词之辨 妇道昭然 朱淑真的生平,一般认为,她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去世,杭州钱塘人,生于仕宦门第。她“幼聪慧,善读书,工诗,风流蕴籍”。(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因“早岁不幸,父母失审,不能择伉俪,乃嫁为市井民家妻,一生抑郁不得志……悒悒抱恨而终“。(魏仲恭《断肠集序》) 相似文献
17.
唐志远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5):74-79
在考察六朝《异物志》之存佚的文献基础上,对《异物志》与六朝文学之关系进行了详细的探讨,认为《异物志》的出现为六朝文学特别是咏物赋的写作提供了素材,拓宽了畛域;而六朝文学之影响于《异物志》的写作,则主要表现在使《异物志》的文学性得到加强。 相似文献
18.
《荡寇志》中表现出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军事思想与管子的军事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管子军事思想中的这些进步之处,促使作为传统读书人的俞万春在对儒家军事思想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从更加务实的角度,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士人有别的拯时救世之路。《荡寇志》中的军事思想体现了其作为一部救世书的本质,因此,我们对《荡寇志》应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心灵史》是一部描述伊斯兰哲合忍耶教派形成和发展历史的小说,它的穷人宗教性质,使其从根本上强化了《古兰经》所阐释的伊斯兰文明的“生存意识”。这种“生存意识”在《心灵史》中具体表现为三点:一是追随导师,崇拜拱北;二是为主抗争,血祭乐园;三是苦行拜功,勇担前定。无论是哪种表现,作者都试图在以崇高的精神信仰来对抗现实生存的物质欲望,进而在现代文明社会中寻找纯洁神圣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柏青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5,(3)
一《红楼梦》是一部具有鲜明反封建倾向的政治历史小说。它象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它又是一份判决书,宣判了没落地主阶级的必然死亡。象这样一部小说,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地主资产阶级和修正主义者的诬蔑、歪曲,本不奇怪,这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现象。反动阶级懂得,对于象《红楼梦》这样为广大人民喜爱的进步作品,禁是禁不绝的,还必须用各种方法去抹煞和贬低它的意义,歪曲和篡改它的思想。买办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胡适宣扬《红楼梦》“全书的‘旨义’”是“闺友闺情”,其罪恶目的就是妄图用这种反动观点去“指导”青年阅读,阻挠他们正确认识《红楼梦》的思想内容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