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民族文化对颜色词的创造及其意义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颜色词的人文性 ,是我们理解其理性意义、把握联想意义 ,探索其产生、发展规律的基础。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决定了颜色词的喻体取向 ;传统文化如原始宗教和五德终始说对颜色词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 ,才使得颜色词具有如此丰富的联想性和使用的高频性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金瓶梅词话》的用字作穷尽式搜索,并对有关词语作系统的系联比较。可以认定"■"字是"趍"字的讹写,而"趍"和"啜哄"、"啜赚"中的"啜"表示同一个词。宋元以下文献中,"啜"、"赚"、"哄"意义相同,可以相互组合成同义复合词,而且可以任意地排列组合。《汉语大词典》倾向于"掇"(duó),是意义为"哄骗"的这个词的正规书写形式。但是,在早期字书中,即使"掇"字也没有"哄骗"义。它的早期书写形式有"■"、"誃"等多种,记录的是一个方言口语词,大意是以好言哄诱。写作"掇"是同音借用,写作"啜"是进一步类推改造。写作"趍"字一形仅见于《金瓶梅词话》二例,又是就具体语境的"哄走"义临时造出的新形声字。新造俗字更容易在传抄中错讹,于是又出现了"■"一形。  相似文献   

3.
杨运庚 《人文杂志》2013,(2):126-128
通过对今文《周书》颜色词的考察,探索了今文《周书》颜色词的类别、意义来源、历史发展以及特点,并与甲骨文、金文、《诗经》的颜色词做了比较,分析了颜色词义的发展变化、颜色同义词、颜色词使用中反映的民族心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颜色使人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各种语言都会尽力去表达出颜色的千变万化.在英汉语中颜色词除了能表示颜色的本义之外,还具有许多其它引申的意义,众称"颜"外之意.英汉语中颜色词的象征意义有很大差别,但它们均可用颜色来表达情绪和健康状况,同时颜色词也具有一定的政治含义.  相似文献   

5.
关于甲骨文中与"■"有关的"■"字,学界论述不多,各家释文、字编的收录也颇有分歧。从字形及辞例来分析,可以确定其为"■"的异体,不能简单认定为《说文》中的"■"字。此外,本文还对另一个与"■"有关的"■"字用法作了补充。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历时和共时兼顾,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调查和数据为基础,通过自建的近200万字语料库和北京语言大学1996年建立的"现代汉语研究语料库"的词频对比分析,以及5部词典中有关颜色词条目的归类统计分析,力求较客观地描写文革时期颜色词的使用情况,探讨颜色词的意义变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运用大量颜色词使其作品富于美感,他通过准确、生动、具体、灵活地描写服饰,成功地塑造人物个性,使读者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将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中的服饰颜色词翻译实例分类,讨论服饰颜色词的翻译.其中包括基本颜色词,实物颜色词和其他不同概念的特殊颜色词翻译.  相似文献   

8.
《江西社会科学》2016,(6):244-249
汉语颜色词是人们用来表达色彩范畴的词汇集合。但在中国古典韵文文体文学作品中,具体语境下有些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的含义。本文通过分析具有代表性的6部韵文文体作品中的颜色词,探寻颜色词非原型语义的产生机制,并重点分析其中具有文化内显义的颜色词,从而判定组成"五色"的颜色词系统。  相似文献   

9.
田芝 《琼州学院学报》2009,16(6):138-139
本文列举了几种主要的颜色词,加以联想意义对比。  相似文献   

10.
英语里,有些表示颜色的词,除了本义外,还有一些奇特的用法。如果我们对这些词的特殊意义不了解,阅读时就会感到困惑或误解原文的意思,翻译时就会出错误,甚至闹出笑话来。现在,笔者仅对英语中颜色词的一些奇特用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韩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韩国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语言,但是它们所表示的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却有着许多共同点,现以汉韩基本颜色词"青、红、黄、白、黑"五种基本颜色词为主,考察其文化内涵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选取日本和韩国留学生各80人作为被试,选定白、红、黄、蓝、紫和粉红6个基本颜色词,制成颜色词的自由联想问卷;采用自由联想和跨文化比较等方法,比较日韩留学生对这些颜色词的联想在具体、抽象及情绪维度上的差异,有助于认识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鲁迅小说包含有众多的颜色词语 ,这些词语构成了规模颇大的形象色彩义类聚 :颜色词语所蕴涵的形象色彩在鲁迅的小说文本中共有三种途径获得 :一是由颜色语素与其它语素共同构成复音节的颜色词语 ;二是借助特定的语境 ;三是利用颜色词语的对比和铺排构成作品基本色调。鲁迅小说对文本中颜色词语的运用 ,反映了鲁迅小说的创作性和语言风格。  相似文献   

14.
也说“合体象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形字只能是不可分割的独体之文”的观点具有代表性。而“独体为文,合体为字”之“独体”应视为一个相对的概念。象形字中确实存在一类为强化实物的区别性特征而在目的物上添加连带部件的准独体字,所谓“合体象形”是对这类象形字的传统叫法。这个名称中的“合体”容易与“合体为字”中的“合体”造成混淆,因而应拿“加体象形”取而代之。  相似文献   

15.
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中求奇"和"想象出奇"是岑参创作边塞诗和山水诗的两种表现方法。他最擅长运用夸张、拟人与比喻。他的诗歌构思新巧,善写奇幻的梦魂。造语奇峻,起句尤奇丽警拔。多用因果句和名词语句,并与杜甫同时创造颜色字置于第一字的奇句,更奇妙的句式是使抽象词与具象词直接联结。他炼字以意胜,常把名词与形容词用作动词,其动词诗眼平字见奇,常字见险,使诗句的意象活灵活现。  相似文献   

16.
流行歌曲歌词的个性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行歌曲歌词的"个性化",从实质意义上而言,就是"人性化"的况味。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表达思想的困扰在逐渐消解;伴随着民主、自由的进程,个性的展露日渐突出。流行歌曲歌词就是适应这一受众"感官化"的需求应运而生。歌词个性化的表现技巧有诸多方面,如,词语运用力求新鲜别致,不落窠臼等。但由于词作者文化底蕴的差异,出现一些歌词创作方面的问题。面对这些弊端,我们应以宽阔的胸怀去正视去解决,这样就会使其创作日臻完美。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鲁迅、赵树理、高晓声笔下农民形象的分析,探寻了中国农民命运的变迁和灵魂的演进历史,指出被剥削、被压迫、被奴役了几千年的农民要真正翻身作主,除了在物质上经济上富裕起来,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觉悟,彻底扫荡封建思想,告别传统意识,只有这样,农民才有希望,中国才有希望。  相似文献   

18.
周洁 《云梦学刊》2013,(6):115-122
黑暗是光明的限度即庇护;黑夜是白天的断裂与守护;而诗是黑暗的断裂、生成与转换的空间.失去了对黑夜的守候与看护,就会失去诗的生成空间.没有看守黑夜的诗人,黑暗就仅只是黑暗,难以在断裂中生成与转换,世界将永远冰冷.因此,诗人是这个世界的寒冬守夜人.在我们启动返乡的步伐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现,不知何时萌萌已经成为们这个时代黑夜时刻自觉担当的守夜人.  相似文献   

19.
朝鲜现代文学中出现的中国城市有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其中上海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城市,许多朝鲜青年知识分子和文人来到上海,上海在朝鲜现代文学中成为出现次数最多的中国城市。现从形象学的角度,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虚像与套话以及城市形象语境特点加以阐诉,通过对上海的优越性和阴暗面的描述,体现朝鲜知识分子对现代化进程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