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何量化幸福自从2006年4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耶鲁大学演讲时,首次提出国民幸福指数问题,幸福越来越成为中国经济社会中一个最为常用的词汇。尤其是近两年,在各地政府公布的文件和报告中,其都被摆在了赫然醒目的位置。  相似文献   

2.
美国盖洛普民调机构4月公布的民调结果显示,过去三年,金砖5国中巴西和中国国民对生活水平的满意度最高,而且只有中国人连续三年感到生活水平持续得到改善。根据这项调查,巴西国民2011年对生活水平感到满意  相似文献   

3.
从“绿色GDP”到“有效GDP”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DP是一个国家(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值。它历来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但GDP在衡量经济水平时存在着几个重要缺陷:(1)它对所有的生产一视同仁,而不管生产是“有益的”还是“有害  相似文献   

4.
“十一五”期间,西安经济社会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面对价格结构性上涨、冰雪灾害、汶川地震以及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西安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深化价格改革和监管,保持了西安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罗斌 《浙江统计》2007,(3):9-10
随着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平安浙江”、“文化大省”等各项战略的深入实施,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社会安定团结。业已结束的2006年度建设“平安浙江”群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普遍认为目前公共安全较好,对所在地社会治安状况评价也很高,群众安全感系数已连续3年超过九成。  相似文献   

6.
张英 《贵州统计》2001,(7):37-38
本世纪末使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是邓小平同志于1979年提出的,也是党的“十三”大确定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改革开放三十年,贵阳市和全国一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人们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人们生活由温饱到小康成为历史的转折,创造了时代的辉煌,人们生活整体水平在经历了消除贫困,解决温饱基础上,全市人民生活基本实现小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浙江统计》2007,(10):37-39
2002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增长,全省城乡居民收入跃上新台阶,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物质和精神生活殷实丰富。尤其是近年来,全省各地在建设新  相似文献   

8.
郝枫 《统计研究》2021,38(7):112-126
“财富-福利等式”表明国民财富与社会福利具有理论等价关系,是评估发展可持续性的最优指示器。我国国民财富研究相对滞后,总量测度与结构分析都亟待深化。本文基于“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范式,依据国情优化关键参数的设定,改进了我国国民财富与分类资本估算,并剖析了省际国民财富结构以识别其演进模式。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禀赋与发展阶段有别,省际国民财富结构差异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国民财富结构先由自然资本主导转向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共同主导,进而转变为人力资本主导,最终迈入社会资本主导。各地区应结合自身禀赋与发展阶段做好“投资组合管理”,以此来提升国民财富并优化其结构从而改善经济发展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9.
杨京英  何强  于洋 《统计研究》2012,29(12):18-23
本文介绍了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探索和研发的生活质量指数(YBLI),包括其构建背景、研究意义、指标体系以及测算方法;利用OECD公布的其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得分数据,深入研究了OECD成员国生活质量指数、物质生活条件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的统计特征,以及三者与人均国民总收入的关系。结论表明:物质生活条件指数随收入的上升而提高,但生活质量指数和生活品质指数随收入上升的趋势却呈非线性特征,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探索较GDP更好的测算社会进步的方法,推动统计报表制度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我国国民生活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国社会的发展使国民需求满足的层次不断提高,原有的"人民生活"统计指标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构建国民生活质量统计指标体系对政府有关部门准确掌握社情民意并据以制定政策十分重要。文章从行为经济学和心理学角度探讨了我国"小康社会"条件下国民生活质量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认为必须采用全面、综合和动态发展指标来构建这一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来,“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我国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也是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中心议题。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时代。80年代中期,改革的战略重心转向城市,工业化、城市化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在这一时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缓慢,农村人口总量大,收入水平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与城市的差距较大,农民看病难、受教育难、社会保障难、文化享受难等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进入21世…  相似文献   

12.
13.
“十五”期间,我市紧紧围绕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实现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化城市的任务,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后,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对大众体育的热衷便是追求这种高层次精神文化享受的直接表现。提高居民健身水平,优化居民健身环境不仅对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消费结构的改善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且对体育运动的进一步广泛普及、推动体育社会化和市场化发展、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三十年贵州人民生活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是贵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最快的三十年,是贵州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生活条件变化最大的三十年。城镇居民生活已实现了从温饱型到小康型的历史跨越;农村居民生活正在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  相似文献   

16.
温国强  冯霞  赵俊 《山西统计》2003,(10):20-20
改革开放以来,太原市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实现了两大历史性的突破。20世纪80年代,太原市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80年的1075元增加到1990年的3549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近1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0年的384元增加到1990年的1573元,增长4.1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56元增加到1990年的763元,增长3.9倍,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5倍。居民耐用消费品拥有量成倍增加,品位提高,由70年代被人们称为“老四件”的“…  相似文献   

17.
广东人口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问题研究韩兆洲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人类自身再生产的统一。研究广东人口与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数量关系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对确保两种再生产协调发展、迅速提高全省人民生活水...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三年来,随着上海“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上海人民的生活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上海人民的生活已完成了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并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9.
吴磊 《浙江统计》1996,(8):34-36
江苏、浙江两省,同处长江下游,无论是历史人文,还是社会经济发展,都有其相似之处.本文主要就两省城镇居民(以下简称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一比技。两省的宏观经济背景相似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说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其居民收入水平越高;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居民收入水平提高越快。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的经济都经历了高速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得到了很大的增强。1979-1994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递增9.8%,同期江苏省的GDP年均递增12.6%,浙江省的GDP年均递增13.7%,两省的经济增长都…  相似文献   

20.
王琪延 《统计研究》1992,9(1):32-34
国民生活指标体系,是以国民生活为中心,从各个领域、各个侧面综合地反映国民生活现状和变化的统计指标体系。它是在社会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国民生活指标体系与社会指标体系具有密切关系,但必须指出,它们是两个不同的体系。社会指标体系是以反映社会发展为中心,而国民生活指标体系是以反映国民生活为中心;国民生活指标体系吸收了大量的社会指标,因而两个体系有些指标是共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