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7 毫秒
1.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我国统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包括统计体制、传统统计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统计创新已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建立统计经济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统计经济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统计进行经济研究的经济学科。它是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原理和方法考察分析统计活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多方位、多角度阐述了入世对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具体影响,指出了统计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揭示了统计工作重点所在,对统计工作者提出了要求和期望。  相似文献   

3.
王钢 《上海统计》2002,(7):24-25
随着浦东新区经济形势发展的变化,各街镇都在贯彻落实新区“十五”发展规划的奋斗目标,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的要求,在管理重心下移、事权财权逐步下放、社区管理作用日益增强的情况下,各街镇不仅要掌握街镇属单位的经济统计信息,而且要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区域的社会、经济、科技、环境和城市建设等诸方面的统计的信息。面对这种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原有的统计方式已不能全面地反映出本区域社会、经济的面貌,已不能适应本区域社会、经济的形势发展对统计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已不能满足政府管理对各条线、各方面所拥有的统计信息量。于是,“区域统计”——一种综合性、互融性的统计体系便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班文国 《浙江统计》1999,(11):32-33
统计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责任重大。为此,只有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整体功能,才能挑起历史重任,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一、工作上要把握好五个重点1.采取有力措施,提高统计质量。及时客观地反映经济运行状况是统计的基本职能,也是《统计法》赋予我们的工作职责。最近江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又对防止虚报浮夸,实事求是上报统计数字作了重要指示,统计部门要统一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统计质量,为各级政府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统计数据。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基本要求,更是统计工作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经济统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统计问题形形色色,统计科学百花满园。本文对经济统计专业课程的特色、创新方法以及课程体系设计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政府统计”、“企业统计”及“民间统计”这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新的统计概念的出现,是来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使统计的调查对象日趋庞杂,经济结构日趋复杂化,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化;对统计信息的供求矛盾更趋紧张,“政府统计”一统天下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企业统计”从“政府统计”中逐步解放出来,“民间统计”这一新生事物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本文试图对三者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区别与联系,从而更好地确立三者各自的地位,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统计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只有科学地评价、长远地规划、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才能取得应有的经济效益.所以,建立人力资源统计,全面观察人力资源的利用状况,是统计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扩大统计领域,有助于完善统计理论,有助于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有助于唤起全民的经济意识,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失业统计的改革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失业统计起步较晚,在失业的含义、范围和失业统计的方法和指标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一、明确失业统计的对象失业是指在调查时间内,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劳动能力,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没有达到规定标准,正在寻找有报酬工作的人.构成失业的要素有三个:(1)社会、年龄和劳动能力条件.(2)工作时间标准.(3)对有报酬工作的需求.在设计失业统计对象时应紧扣这三要素,并对之加以量化.毫无疑问,公开失业是失业统计的对象.  相似文献   

9.
对网络统计发展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文章从中国网络统计的基本状况出发,在分析网络统计发展的必要条件及其特点的同时,进一步阐明了发展网络统计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对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着重提出了构建网络统计平台、网络统计信息管理系统的方法和步骤,对网络统计发展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能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翁松尧 《浙江统计》2004,(10):14-15
一、杭州统计文化的定位 "文化"有多种涵义,原意为对植物的驯化和栽培,后引申为对人的育化和培养.<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对文化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文化即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创造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任小汇 《四川省情》2003,(11):39-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统计工作越来越重要,各级领导对统计工作也越来越重视,社会对统计工作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统计事业也因此得到长足发展。但发展中还存在着统计方法制度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滞后于社会公众的需要。统计的整体功能因统计管理体制和统计方法制度的缺陷而不能得以充分发挥,也因此原因使统计部门常常处于尴尬和被动地位。因此,有感而发,仅一管之见,纯属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12.
刘国计  李文 《浙江统计》2000,(10):20-22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省个私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从最初只有8096户、8690人发展到目前17908万户、47334万人的规模,工业产值占全省49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省577%,成为我省经济的半壁江山。与此同时,各级党委、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统计日益关注,把它作为经济决策的重要依据,并对个体私营统计、分析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特点,满足各级政府决策的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局与统计局共同努力,建立了一支分布合理、素质较好的统计队伍;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统计工作制度;统计方法不断科学化、统计手段逐步现代化,统计与分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10月20日是世界第一个统计日,以庆祝官方统计的众多成就为主题,以服务、专业精神和诚信为核心价值,提高社会公众对统计在国家发展中重要性的认识。本文介绍了世界各国"统计日"庆祝活动的各种形式。  相似文献   

14.
统计作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经济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给国民经济运行及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统计信息,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预警和监控的作用,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商品流通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统计体制也随之不断改革,商务统计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商业统计,统计信息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也发生了质的变化.文章就商务统计中各种统计信息生产主体的关系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和分析,并探讨了主体之阎的关系对统计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曾鸿 《上海统计》2002,(11):28-29
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加入,使服务于社会经济的我国统计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包括统计体制、传统统计理论、方法、技术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统计创新已势在必行,新形势下建立统计经济学的条件已经成熟。统计经济学是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对统计进行经济研究的经济学科。它是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原理和方法考察分析统计活动的经济机制和经济规律,把统计活动和统计成果看成一种经济行为与特殊商品,探讨其在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经济问题,如供给、需求、资源配置、成本、效益、市场等。统计经济…  相似文献   

17.
2015年10月20日是第二个世界统计日,在"优化数据,改善生活"主题下,本文聚焦了中国高等统计教育的发展历程、贡献及其主要特色,以及探索了面向大数据挑战的宏观统计思想,呼唤和期待中国统计对世界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统计》2003,(8):19-20
第一条为了规范对统计工作的检查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浙江省统计工作监督管理条例》和《控制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的规定》及其他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统计稽查,又称统计检查,是指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对统计稽查对象(包括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稽查对象″)报送、提供、公布统计资料的真实性、时效性,及其组织管理统计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核、鉴证和评价,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帮助稽查对象改进统计工作的一种统计监督活动。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以下简称“统计稽查部门…  相似文献   

19.
范维德 《浙江统计》2000,(12):32-33
近读《浙江统计》2000年第8期余姚市统计局夏铭锦所撰的《乡镇政府应设立统计机构》一文,感慨之余,不揣浅陋,遂草成几端,以为夏文之骥尾。一、乡镇统计体制的实践回顾我国第一部《统计法》,在第四章第22条以专条专款规定了乡镇一级专职或兼职统计员的设置及其职责范围,从而“乡镇统计”一词及其工作得到了国家法律的定义。当然由于乡镇一级行政和经济管理职能对统计不可或缺的关系,乡镇一级的统计人员及其依托的统计或准统计机构,早已以各种形式出现和存在。1959年,笔者最初走上工作岗位就是一个公社(即以后的区,现在的乡镇)工业交通办公室…  相似文献   

20.
新的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统计改革的大举措,对统计的全面改革有重大意义,因此,统计人员应学习好,贯彻好。作者通过学习及1993年年报实践,认为在实践中应处理好两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