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交往是发生在课堂教学情景中教师与学生指向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进行的信息交流、教学往来的人际互动的活动过程。课堂交往的变革大致经历了无序、有序、伦理、审美四个阶段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交往问题是普遍关注的新视点。师生交往是有效教学的基本条件。成功的德育教学离不开师生交往 ,正确的师生交往将进一步促进德育教学。正确师生交往的含义是多层面的。正确的师生交往应当遵循多重交换的原则 ,应当调动课堂内外相互衔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课堂交往是教学的本质,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也是教育机会均等问题的微观层面。课堂交往主要是师生间的交往,而这种交往中的权重比例是不均等的。归因发现,教师的选择性交往、班级授课制及课堂交往信息的羁绊等问题是教育机会不均等产生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转变教师的学生观、树立对话式的教学观及倡导合作学习,来改进课堂交往中教育机会不均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德性是在教育活动与交往中形成和发展的,生生交往是大学生德性发展的背景和条件.生生德育交往具有平等性、渗透性、渐进性、隐蔽性.高校德育要发挥促进大学生德性发展完善的功能,就必须在重视师生交往的同时,更多地关注生生交往,从而建立走进生活、交往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德育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大学交往德育模式是在交往德育理论指导下,依据德育过程的规律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大学德育程序及其方法体系。高校应通过营造"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环境、建立"个人成长导师制"的制度环境以及构建"回归生活世界"的实践环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提供环境保障;通过构建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情境、"回归生活世界"的生活交往情境以及"互动合作"的主题活动情境,为大学交往德育模式创设情境模式。并通过讨论教育法、生活交流教育法、熏陶感染教育法以及生活实践互动法等方法推进大学交往德育模式的实施,从而实现大学交往德育从理论到实践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关于交往与教学交往的哲学认识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交往理论是本世纪国际上最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题之一。交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重要范畴。马克思主义站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高度上认为交往是人的基本存在方式之一。从交往的视角看教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教学即交往,没有交往就没有教学。教学交往是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主客体关系;是交往主客体本质力量的相互作用关系  相似文献   

7.
研究背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越发得到显现。"对话"是课程改革所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作为一种强调沟通合作、注重互动交往和创造性开发的教学方式,"对话"被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是在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的氛围里,通过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相互对话,在师生经验共享中创生知识和教学意义,从而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形态。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如何构建互动的课堂运行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英语课堂教学必须探索构建一种互动的课堂运行机制.从"教学要为学生发展而设计"、"运用教学交往的艺术实现师生共同发展"、"营造课堂情绪安全感"、"正确使用‘问题解决'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构建互动的课堂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9.
大学课堂应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交往活动开展最充分最彻底的领域。由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学生学习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原因,今天的大学课堂教学交往表现出教学交往单边化、教学交往形式简单化以及交往载体不可超越性等不足。我们必须确立交往双方的主体性,加强对话,建立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大学课堂教学交往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的"主体性"、"生活化"特点决定了潜在课程对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实质是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能动而现实的交往实践过程。这一交往实践过程是动态的、双向的"主体性"道德教育过程,高校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是构建高校德育潜在课程的中心环节,由此进一步提出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路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