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夏飞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4):134-136
通过对《河岳英灵集)中体现的文学思想的考察,探究盛唐文学繁荣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对《河岳英灵集》所涉及的文学风格、思想内容、文学形式和情景交融等进行剖析,研究表明,殷瑶评判诗歌“雅奇”并重,“兴象”“声律”与“风骨”并举,具有开放性特征,在盛唐时代具有代表性。这种感性而客观、开放的审美趋向反映了唐人开放和宽容的时代精神,是诗歌在盛唐形成高峰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3.
4.
卢燕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9
《河岳英灵集》是一部诗歌选本,然其《叙》与《论》以及诗人小传中有大量诗歌史论,其中包括诗歌史分期、诗体史、诗歌接受史以及诗歌选本批评史。通过这些论述,今人可以看出,殷璠不仅致力于编集精善的诗歌选本,还努力将选诗实践与理论构建相结合,关注不同时期的诗歌特征、辨析诗体及诗体史演变特点、研究学习借鉴前人诗歌创作经验、探索诗歌选本的编集理论。正是这样,使《河岳英灵集》不仅具有选本的实践价值,亦具有很高的诗学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6.
卢燕新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6):59-63
殷璠与《河岳英灵集》,前辈学者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在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从分析《河岳英灵集》所选诗歌体裁、诗歌情感内容特征以及所选诗人职官品级等入手,考察殷编撰《河岳英灵集》的选诗心态。文章认为,殷璠《河岳英灵集》首先体现了其尊古心态,其次是流露出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对闲逸隐沦生活的向往的心理,再其次是该集折射出殷璠因怀才不遇而发愤著述的心态。这些选诗心态的影响,使《河岳英灵集》成为一部具有一定批评价值并且带有浓厚个性色彩的选本。 相似文献
7.
8.
翁玉玲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5(5):48-51
《河岳英灵集》作为我国盛唐的诗歌选集,这个时期的主要诗人如李白、王维、孟浩然、王昌龄、高适、岑参、李颀、崔颢等人的优秀诗篇都得以入选,从整体上反映了盛唐诗歌的面貌。然而书中却独独没有著名诗人杜甫的诗作。这一直为文艺界所关注和争论。笔者以为中国古典文学史有其自身的复杂性,在不能还原当时情形下,我们只能根据现有的相关史料大致推测历史曾经的可能性。由于《河岳英灵集》遴选诗歌的标准比较客观、正确,通过对《河岳英灵集》和杜甫生平及诗作的分析,可推测杜诗未入选《河岳英灵集》大致有两种可能:一、杜甫在殷选编《河岳英灵集》时尚未蜚声诗坛;二、杜诗风格与编选者的主张及当时诗歌审美的主流相悖。 相似文献
9.
卢燕新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9(3):5-11
《河岳英灵集》遴选李颀诗十四首,序列上卷第八位。以品评观之,殷璠在选本中重点论析李颀的诗歌内容、艺术成就。同时,又摘句品评、叹惋李颀生平的不幸,兼与其他诗人比较。以遴选诗篇观之,其内容包括寄赠送答诗什、怀人伤时诗章等,突出了李颀诗“发调既清”“玄理最长”等特点。以遴选诗什体裁观之,选本体现了李颀以古体为主的特点。殷璠选评李颀诗,其不仅具有存录诗章意义,亦有考订篇目、资证辨疑价值。最值得关注的是其文学史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李颀诗内容特征的认识上,也体现在李颀诗艺术价值的发掘层面。此外,殷璠选评李颀诗,亦具有接受批评史、文化史等多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沈德潜的<唐诗别裁集>对唐诗的选择是从宗旨、体裁、音节三个层次进行的,其中"宗旨"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体裁、音节是不可或缺的诗歌美的因素,这是儒家所倡导的"尽善尽美"文学观的更具体的规定.沈德潜在自身所处的学术背景中,从宗旨和审美特征两方面对唐诗进行"别裁",将"鲸鱼碧海"、"巨刃摩天"的高格壮响确认为唐诗的主流美学特征,并对以李、杜为宗的唐诗艺术个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立足儒家传统文学观,<唐诗别裁集>以其新颖风貌在唐诗编选领域奠定了自身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2.
尤炜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1,17(4):93-94
《文选》学家们往往把《文选》不录经、子、史的选文范围视为萧统具有“独立的文学”观的证据 ,而忽视了无论从理论上或实际上 ,这都是不合理的。《文论》的这种选文范围是由“非‘文’不选”的文学审美性的宗旨与总集编选的目的与体例共同作用而成的 相似文献
13.
吴振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6):1-8
初唐诗序以四杰与陈子昂为代表,将六朝以来的骈体诗序推向了艺术高峰,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为:写景整饬流丽、境界开阔;刻画人物肆意铺排、神采飞扬;大量抒发人生感慨,富于文人气息;注重文气,骈偶中融贯散文的流畅自然;诗文交融,使文序具有诗的意境。当然,也存在一些重大的缺陷,如“序重诗轻”、格式雷同、用典僵化等,成为骈体诗序继续发展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玉门关在唐诗中的歌唱及其文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志鹏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9-55
玉门关是我国古代西北的一座著名军事关塞,地当丝路之交通要道.汉代和隋唐时期的所指“玉门关”并不相同.唐代有许多诗人咏叹玉门关,由此产生了一百多首诗歌,或叙述从军征战,或抒写念远思亲,或表现边地荒寒,或描写塞上风情,内容广泛,色彩鲜明.这些诗歌,不仅是唐代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后代诗歌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诗歌对玉门关的歌唱,赋予玉门关更为丰富的象征意蕴. 相似文献
15.
孟国栋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5):31-43
墓志铭作为应用性文体,通常会出现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这既是应用文体的特性所决定的,又与一般的应用文体有所不同。墓志铭由志文和铭文两部分组成,志文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行文方式的模式化、特殊类型的模板式和具体内容的雷同性;铭文的程式化主要表现为化用经典诗句、抄撮志文成句和袭用固定模板。程式化的创作模式虽然使墓志铭形式单一,结构固定,但却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有必要对其内涵和价值进行恰当的评估:唐代墓志铭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为考察他们形象的经典化和在后世的接受情况提供了全新的素材;其中反复出现的一些套语,则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创作中点化前人成句的创作模式和经典诗句的生成过程有更加直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王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0(1):76-81
《夕堂永日绪论》内外两编相互发明、相互补充,而外编长期以来被忽视;其序是解读的钥匙,不少学者误以为该序仪属于内编并且作了错误解读。姜斋论文的视野极为阔大——由文章到人心再到世道的治乱。姜斋在外编中极力尊崇静、雅、贞而排斥躁、俗、淫之体,明乎此有助于深入理解姜斋诗学中的一些问题。姜斋的思想实质上是《绪论序》中所说的乐德中和、祗庸、孝友之教于文章中的具体化,也就是说把育人标准转化为对文章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吕家慧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59(2):120-131
在现代的历史与文学史的盛唐叙述中,符瑞的叙事被边缘化甚至取消,然而唐人心目中的盛世图景是以受命帝王为核心展开的。帝王受命必须以符瑞为征,符瑞在盛唐文化中有重要的地位。“龙池”在中宗朝(684,705—710)乃君臣游宴之所,但在玄宗朝(712—756)却被视为玄宗的天命符瑞,池水的形成及性质、功能的演变关乎两代君主的帝王叙事,涉及跨越文体的书写。从应制的角度,中宗朝的龙池书写揭示物色与颂圣的关系;在受命的层次上,对玄宗朝龙池的诠释是盛世叙事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8.
赖宏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21-25
中央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创、建设中央苏区时期,用客观方式展现出来的道德价值体系总和。中央苏区精神的主要内涵揭示了中国共产党政治道德的基本结构;中央苏区精神的内核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政治道德本质;新时期中央苏区精神的弘扬,应与中国共产党执政道德建设相契合。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传播悖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3):81-83
互联网上存在这样一个悖论——一方面是海量信息 ,另一方面却是垃圾信息 ,有用信息难以查找 ,文章分析了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网络生态环境的危害 ,并初步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祖钧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1-26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古田会议因彪炳史册而具有里程碑意义。在世情、党情、国情、民情深刻变化的今天,古田会议精神传承的确立思想建党方针保持党的先进性、确定政治建军原则大力彰显人民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牢牢把握时代性、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确保党的纯洁性,对今天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