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族共治论--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事实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当代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生活的考察,揭示了民族共治是与民族自治同时存在的事实.民族共治有两个层面一是各民族对国家的共治;一是有关民族对民族杂居地区的共治.作者认为,所谓民族共治,就是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由各民族共同造就的以共和为目标、以权益平衡发展为核心、以民族关系良性互动为宗旨的政治结构、运作机制和实现工具.作者指出,对民族共治现象进行理论阐释,证明其必然性和合理性,正确认识自治和共治的辩证关系,是建立完整的民族政治理论、构建合理的民族政治机制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论族际政治及族际政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族际政治是族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它在族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并在民族国家出现以后发生了重大改变。作为一种族际互动的形态,族际政治有自己的特殊本质和丰富内涵,并对民族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长期以来,族际政治并未被作为一种正常的政治形态看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经常化、越来越具有影响的族际间政治互动,逐渐把族际政治凸显为一种常态化的政治形态。现实中越来越突出的族际政治现象,也强烈地呼唤着族际政治研究。因此,必须拓展民族政治学的研究领域,开展族际政治研究。 相似文献
3.
西方族性与多元文化主义原理初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阿思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5,(2)
族性理论是民族理论的外延性概念,与以往西方民族理论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显著的不同点。批判种族主义和同化主义对族性所强加的片面性,同时以生物学原理去思考它所包含的本质特征,诠释人们对它执着性的自然原理,并将其视为可变的概念来置于多元文化主义原理中,试图揭示其合理性和适用性内涵。进而对多元文化主义原理的普遍性和合理性作为伸展理由,又以实证的办法对它的可能性和限界性较为详述的同时,罗列出多元文化主义制度的各种模式,并把它们视之为解决种族、民族、族性问题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4.
族际政治整合是现代国家构建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运用政党吸蚋和嵌入、行政性自治和盖异性公民权三个概念分析和探讨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逻辑.中回共产党通过政党组织整合、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安排以及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基本实现了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其中基于"吸纳"和"嵌入"的政党组织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建构中族际政治整合的关键所在.随着制度环境的变迁,中国的族际政治整合也面临着挑战,实现族际政治整合机制的有序更新和适应性是必然的选择,而如何在政治整合的基础上加强文化整合是中国现代国家构建中族际整合的应然方向. 相似文献
5.
现代民族国家中的族际政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现代意义上的民族 ,源自现代世界体系的政治建构。国家领土范围的确定性和生活在领土上的人民的非均质性 ,是族际政治存在的既定前提。探索不同种族文化集团在民族国家这个政治共同体中和睦相处 ,讨论如何公正地对待各个群体和个人 ,正确处理群体之间的利益和关系 ,求同存异 ,在共同接受的价值观的基础上达成共识 ,是族际政治的目标和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治与共治:民族政治理论新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现代民族政治意义上的自治产生于统治民族和被统治民族之间的暂时妥协 ,存在着排他性和从属性这一对难解的矛盾。中国等当代多民族国家的民族政治生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自治观念 ,实际已走上了民族共治的道路。民族共治有其必然性与合理性 ,它是“后自治”民族政治生活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与民族政治民主和共和“三位一体”的命题。当代民族政治理论应当以共治为核心思想进行构建 ,并赋予自治新的含义 :“民族政治性组织合法”加上“民族政治人格平等” ,应当成为自治的新概念 ,对此可以“当家作主”来界定 ;由这种新自治观出发 ,共治就是一个必然的结论 ,二者的关系也可以得到科学的解释。民族共治的理论意义在于它是批判各种片面的和非理性民族政治观念的武器 ,而实践价值则在于它是建设多民族统一国家、实现民族关系平等、自由与和谐的工具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美国文化霸权扩张主义的历史基础和理论基础,着重探讨了美国通过经济技术援助、教育文化交流及大众传播媒介等基本方式进行文化霸权扩张的行径。文章还分析了文化自治主义的历史根源、理论基础和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8.
超越多元文化主义——对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的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多元文化主义政策适应了加拿大社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就,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影响.但多元文化主义坚持以族裔集体权利为基础、强调不同族群"差异平等"的观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国家并未全盘照搬加拿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政治思想,说明该政治思想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逻辑上并不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在全球化的今天,仅仅从形式上承认和保护少数族裔的集体权利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通过经济和文化的合作促进各个民族的共同进步与民族融合.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界目前存在着一种将多元文化主义视为推动社会碎片化的话语。根据社会学理论对多元文化主义(或民族/文化多元主义)进行情境化解读,厘清以不同社会凝聚为基础的多元文化主义概念化方式。选取过去的三四十年间,加拿大和欧洲主要社会学家的体现了碎片化多元文化主义的作品进行分析。不仅对多元文化主义碎片化观点进行描述,同时还采用"知识社会学"的方法对其观点进行分析。最后讨论并总结了这些论点在政策上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利益分化渐趋深入特别是各民族间的利益差异越发明显的情况下,以利益竞争为核心的族际政治互动在民族自治地方的政策制定过程中日益凸显出来,并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同时,族际政治互动过程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随着族际政治互动的常态化发展,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治理族际政治互动,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相应地,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族际政治互动的积极作用,消除其负面影响,也取决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程度. 相似文献
11.
文章旨从政治学的角度来探讨民族区域自治的一体性、权力分配性、参与性、合理性,以期求证民族区域自治对自治地区各民族的有效整合.文章最后认为:多民族国家的建构非常复杂,它既需要极具渗透力的制度保证,又需各民族对政治权力的共同参与、分配,借以扩大合法性基础及其持续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看,多元文化主义一开始就与少数民族争取平等权利的要求密切相关。当前关于多元文化主义与少数民族权利的研究有两个特点,一是并不严格区分多元文化主义的不同维度;二是往往把多元文化主义仅视为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没有从多民族国家构建的角度理解多元文化主义的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多元文化主义至少存在于事实、理论、意识形态、政策和价值理念五个维度,每个维度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都呈现出不同的面相,具有不同的意义和效果。少数民族权利保护与多民族国家构建是同一个历史过程的两个方面。多元文化主义不仅仅是少数民族的权利理论,它也是多民族国家构建的重要理论支点。 相似文献
13.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在当前构建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要实现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必须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本文从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及基本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了民族区域自治对构建民族地区民主法制的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当前的主要任务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自治与共治:对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的宪政反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西方古典民族政治理论与西方单一民族国家的政治理论有关 ,它是西方殖民时代后期的产物 ,其理论基础源自于古希腊、罗马以来西方以个人权利为核心的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属于公民政治的范畴。从宪政的角度来讲 ,现代西方宪政理论也是在“公民政治”和“公民权利惟一”的理念上建构起来的 ,在其进行国家政治建设的时候并没有将民族关系作为宪政制度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来加以考虑。关于这一点我们在宪政理论上往往疏于研究。本文旨在从民族共治理论出发 ,揭示西方宪政理论中存在的误区和片面性 ,进而指出民族共治理论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民族政治问题 ,而且也应当是多民族国家宪政的基本原则和相应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充分考虑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实际,统筹城乡建设布局规划和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举措,营造环境氛围,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当前,我国已进入各民族跨区域流动的活跃期,少数民族人口大规模向东部和内地城市流动。切实推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城市融入,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的城市民族工作的重点和关键任务。在基于语言的交际工具、文化载体以及人力资本属性三个层面论证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建设的必要性的基础上,着重结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南宁市中华中路社区语言治理的成功实践,从国家通用语言的推广普及、社区干部“双语”能力的培育、社区“多语和谐”语言环境的营造等三个方面提出语言治理融入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区治理的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6.
17.
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宪政解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核心,是宪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法定权力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能否依法行使自治权,是考核民族地区宪政实施真伪的“试金石”。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统一服从中央政府的管辖。而民族地区宪政只是国家宪政结构的子系统,这决定了民族地区宪政建设必须要与国家的宪政结构相匹配,受国家宪政体制的制约,不能逾越国家宪政体制设定的边际。 相似文献
18.
自治区的立法自治权及自治条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治区的自治权是自治区自治机关专有的权利与权力.法律赋予自治区立法机关特定的立法自治权,自治区的立法自治权主要是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制定自治区自治条例必须遵循法定原则,维护法律的横向协调,构建科学的立法内容,实现制定过程的程序化,改革与完善立法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9.
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研究中的老“问题”,研究论著汗牛充栋,本文论证与之不同,依据史事分析而非学理推论,阐述民族区域自治如何提出、怎样建立、有何考虑及其特点。中共选择民族的区域自治作为政治制度,有借鉴历朝管理边疆民族地区之经验,延续内蒙古的工作实践,也有少数民族上层的要求,以及藉此影响争取西藏地区。周恩来在接受“民族区域自治”时,加上“的”,成为“民族的区域自治”,得到政协代表的认可,表明区域自治是实质,自治是中国领土内某地区的自治,接受中央政府的领导。中共之所以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在于少数民族能当家作主、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民族自治区的划分是以地区而非民族,故有区域因素,在制度建构、领导人选择、相关管理及地方武装等上,自治区与其他地方一样,由中共领导、服从中央政府;亦有民族因素,除规定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人士担任政府领导人外,在立法、教育、执法等上,维护区域内各民族的利益。当少数民族实现当家作主,且有制度保障后,区域自治应在经济、文化等上下功夫,利用自治法规,发展区域经济、改善民生,促进文化交流与繁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