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日本历史展开的过程极为独特。当西方列强东至,迫使东方诸国纷纷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时候,日本却成功地摆脱了这种危机,走上了“欧化”道路,成为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不能不说日本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它使日本民族不是被动地去接受西方文明的冲击,而是主动地吸收并从属西方文明。因此,探讨日本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对欧美文明的认同和选择的文化深层原因,不仅能够揭示异质文明间冲突和融合的文化现象,而且对认识日本历史的特殊性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关于文化概念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文化(Culture),学者们下过许多定义,但这些有关文化的争议和讨论全都基于西方的文化传统,而这个词汇在其他文明中的演变却从未得到认真的研究。对其他伟大文明中的这个词汇作一番分析,能够帮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的本质,能够提供一个实例来说明有关语言和思维方式的文化区别。语言对于思维、知识以及文化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积极作用。一方面,现有的词汇术语影响着社会活动;另一方面,社会活动又创造出新的事实,这些新的事实必将被纳入语言中,以便表示未来的行为。这里我们将分析一下文化这个词汇  相似文献   

3.
地理学的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理学是关于地域特征、区域差异的科学。苏联社会经济地理学奠基人Н.Н.巴兰斯基曾说:“在锡兰岛上人人都呼吸空气。这是重要的事实,但不是地理学者感兴趣的事实。到处都有的现象,在地理学中不必赘述。”地理学者认为,世界上空间差异是文明的重要资源,而差异的减少则是退步、蜕化、增熵、灭亡。  相似文献   

4.
向村民众的信仰与仪式,历来是社会学与人类学的核心话题。信仰与仪式作为社会事实,既有其功能意义,也有其象征结构。这种功能意义与象征结构在不同文明社会当中表现不同。文章以关中Y村祭拜为例说明中国这样一种复杂文明中,如何在几千年中保持文化一统局面:即上层大传统统合下层民众小传统,而小传统也以种种方式渗透大传统,从而维持自身存在的双向互构过程。经由这一双向互构,国家在文化层面取得民众认同,同时也维系了文化和意识形态层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福斯特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消除生态危机的关键是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他依据当今世界上所发生的种种事实,证明了马克思的观点的正确性,并指导人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肖芃 《社科纵横》2013,(9):94-96
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明的象征,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名片。城市的文化程度高低是一座城市进步的标志性状态,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关乎整个国家的文化进程,作为城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在推动城市文明及文化发展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徐凤莉 《创新》2012,6(1):50-54,127
发轫于西方的现代性至今仍然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运行的关键,现代性是现代化的精神内核。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在揭露资本主义罪恶的同时,也展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生长,其现代性维度表现在三个方面:资本是与劳动辩证统一的推动新社会成长的基本力量,是一种文明;理性精神作为现代性的价值之源,体现在资本战胜封建地产、"金钱没有主人"战胜"没有无领主的土地"的事实中;进步的观念是现代性的社会发展维度,它表征封建地产所代表的所有制结构必定退出历史舞台,工业文明战胜农业文明,资本主义新的生产关系必将谱写新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8.
自从发现印度河文明以来,历史学家就以找出印度河文明与吠陀时期文字记载之间的联系为己任,考古学家也一直在寻找衔接哈拉帕文化和吠陀时期雅利安文化的遗址(哈拉帕文明只留下了那些刻在印章上而其意义尚未得到解释的字迹,此外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记载)。他们对吠陀时期雅利安文化传播到南亚的情况作了简略的描述,其主要依据是对吠陀文学及其  相似文献   

9.
文化生态学视域中的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倡导生态文明的高度来重新审视鄂伦春传统渔猎文化,既可以加深我们对该文化传统内在价值的自觉认知,也有利于今天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高度文明的现代文化.鄂伦春渔猎文化是繁衍、生息在特定生态环境内的族群的智慧创造,是人与自然不断融合、碰撞所逐渐形成的与特定自然环境相适应的理性化的文化行为.对自然崇拜的生存观念、游动迁徙的生存方式、合作和分享的平和心态构成了鄂伦春渔猎文化的基本特征,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因子.渔猎文明是一种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与最为持久的生存方式,对自然取之有度,合理利用,构成了渔猎文化的本质特征,它也应该成为生态文明所必须坚持和遵守的基本原则.因此,鄂伦春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是一个必须加以重视的文化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贺昌盛 《唐都学刊》2003,19(3):25-29
这里所说的中国“西部”的概念 ,应当区别于单纯以地理学或经济学的尺度所划分出来的那种区域性的概念。它既不同于一般所认为的中国西北、西部陲疆和西南等在地域上的综合 ,也不同于我们通常所理解的所谓欠发达的或有待发展的西部经济形态 ,所以 ,不妨称之为“文化西部”。所谓“西部文化” ,主要是相对于以农耕文明形态为核心的中原文化 ,和以现代都市文明形态为基本范式的京、津及沪、穗等现代城市文化而言的。这一文化形态在总体上显示为一种以“游牧文明”为主要特征的文化形式 ,无论是在自然条件和生产方式 ,还是宗教信仰或民族个性上…  相似文献   

11.
正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作为三燕故都、隋唐重镇及辽金兴中府而一度成为东北乃至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交通枢纽。历史上,朝阳以其显赫的地位吸引着各国使者、商人和僧侣纷至沓来,他们的到来给朝阳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西域文明。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朝阳发现许多来自西域邻国,以及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的文物和文化现象。这说明历史上朝阳通过丝绸之路与这些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朝阳作为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已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正> 制度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是社会整体文明中的三个在内容上相对独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中,制度文明(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文化制度)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从上海飞往大阪,主要是为了与一个日本商家谈事情。当然,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商家的影响不小,尤其是外宣预算的缩水十分严重。日本商家的对策细节却令人深思,别的不说,光说我在商家的办公室大楼所发现的以下事实,也许就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文明:认识状况世界社会思想发展的逻辑曾这样认为:“文明”概念在社会哲学知识中处于不重要地位,它是“文化”概念的同义词或文化的派生概念。上述认识态势在科学史上是有根据的。诚然,“文明”和“文化”是两个相关的概念,在十八世纪中叶已经成为科学哲学的日常用语。当时就曾试图对它们初次进行区分并给它们下定义。可是,一开始文化就比较“走运”,它很快成了哲学特别感兴趣的对象。哲学把文化同人的精神自由和人的价值领域  相似文献   

15.
现在,关于文化的理论问题已日益频繁地成为意识形态论争的中心论题。不同的宇宙观对现今世界文化进步状况和前景会作出不同的分析、解释和估价。资产阶级的社会学家和哲学家运用文明这一概念从质的方面来说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确定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并将资本主义制度与以前的社会制度进行对比。文明这一概念经常作为划分“文明民族”和“不文明民族”的标志。文明和文化这两个概念常被解释为在基本涵义上是相互吻合的概念。例  相似文献   

16.
气象灾害的人类学研究途径是灾害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在气象灾害的“组织一制度”研究途径和“政治一社会”研究途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文化回应为主线的新型气象灾害研究途径。结合我国气象灾害的实际,可以将气象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内容归纳为三个方面:气象灾害类型学的文化诠释,气象灾害应急、救灾中的文化应对和适应,气象灾害恢复、重建过程中的文化恢复、变迁和构建。气象灾害的人类学研究应综合运用追踪调查、田野调查和灾害民族志等方法。在应对气候变化视角下进行生态文明建设,要在应对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审视生态文明,在解决气候危机的基础上引入生态文明,在人类文化回应的主线上建设生态文明,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发展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7.
声音     
《东西南北》2012,(10):6-6
为何有谣言?会不会我们掌握信息的一方不说或说得太少,和老百姓的信息需求产生供求矛盾。掌握信息的人越封堵越不告知,谣言就越盛行。大量事实说明:真话不说,谣言登场;大道不畅,小道必猖。列宁说过: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相似文献   

18.
我们考查和思索西方文明的成就有许多理由,并不是钻牛角尖。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文明一直是地球上居支配地位的文明。它的命运与世界上所有人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然而,谈论西方文明的成就,却是与我们时代的知识界时尚对立的。西方和非西方的知识分子都习惯于审判和谴责西方,他们不把西方文明的成就和缺点与其他可供选择的文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诉讼法学界对“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一般理解,缺乏对二者内在联系的揭示、忽视了诉讼法上的事实和法律在确定案件事实时所起的实质性作用、与某些具体法律条文相矛盾.因而实践中和理论上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认为,“以法律为准绳”在整个原则中处于核心地位,法律不仅是在查明事实基础上处理案件的标准,也是确定案件事实的标准;在“以法律为准绳”的制约下,“以事实为根据”在发现“客观真相”方面成为一种非绝对的要求,一般应以证据为基础发现“容观真相”,特殊情况则以符合法律的具体要求为已足。如此理解这一原则,在整个社会文明的背景下,从实现较好的法律秩序的高度看,是具有合理性的.  相似文献   

20.
适宜居住的世界是多种多样的这个思想不是近代科学的“发明”;它从古代哲学起就在文化中传播。经过一系列发展阶段,它同现代科学的世界图景完全一致起来。可是,在这方面还不能说,存在地外文明的假说完全彻底地源于科学的理论和事实。把地外文明当作科学世界图景的假说性因素的根据首先是哲学的,是涉及哲学的“无科学构架”的,其次才同科学内容本身的因素相联系。无怪乎对银河系中适宜居住的行星数量的具体估计,根据研究者的“喜爱”可能是很不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