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校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副教授、《阴山学刊》副主编张福勋先生,倾十年心血撰就的宋代诗话研究的专著——《宋代诗话选读》,最近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由我国著名学者、南京师大中文系教授吴调公先生亲为作序。序称:“《宋代诗话》的指归,决不限于为诗话作介绍,或仅仅作为诗话学习、研究的辅导读物。它对于古代诗歌美学、古代诗歌鉴赏以至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等等研究来说,也都是一本有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的读物”.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术讨论会于1980年11月在武汉举行。会议根据周扬同志的建议,着重探讨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现实主义和其他艺术规律问题。大家提到,多年来我们的文学理论工作,由于种种原因,很少重视对于艺术规律的客观性的探讨和研究,而且直至今天对于艺术规律的客观性,违背这一规律给我们文艺生产所造成的严重损害,也还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因此,对我国古代文论中的艺术规律,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这不仅有助于进一步总结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发展,而且对于建立具有我国民族特点的马克思主义文艺  相似文献   

3.
古代文学存在的价值与研究意义"这个题目,实际包含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问题:一是古代文学在古代的存在价值,一是今天研究古代文学的现代意义。古代文学在古代存在的价值,不能与今天的存在意义完全脱节,因此,古代文学在古代的存在价值,是与今天我们对对象的研究的现代意义相联系的,而我们今天之所以研究古代文学,正是古代文学古代价值的现代延伸。古代文学,或者说某种形式的古代文学、某个阶段的古代文学,如果在古代没有存在的价值,就不会有产生的土壤,当然,如果古代文学在今天已没有意义,当然也就没有研究的必要了…  相似文献   

4.
吴建民 《河北学刊》2004,24(6):112-114
回顾近百年的古代文论研究,纵向批评史的撰写一直主宰研究局面.这种按文论发展自然顺序来表述文论过程形态的研究,很难从宏观角度对古代文论的本质特性进行提炼概括.因而,横向文论体系的建构及对古代文论本质精神的提炼,愈来愈成为古代文论研究界的当务之急.黄霖教授提出的"原人文学论"及以此论为核心而建构的古代文学理论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种当务之急,因为它标志着新世纪古代文论研究由史向论的转向,并且是转向研究的一个重大成果.但是,由于古代文论本身的丰富复杂性,以一种观点来构建它宏大深博的思想体系,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不足和局限,尽管这一观点具有极强的理论涵盖性.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话、词话中,严羽的《沧浪诗话》特别引人注目,因为严羽对于文艺创作的特殊规律具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他的美学思想的触角深入到创作规律的隐微之处。但是,为什么历来的诗人、诗论家、美学家对于《沧浪诗话》的理解和评价又多分岐呢?重要的原因之一是:严羽对于文艺创作规律虽有独到的研究和深入细致的体会,却找不到一套比较科学的概念,而不得不借助于唯心的禅宗语言来表述,这就形成了严羽深  相似文献   

6.
语录类文献在中国古代经史子集中占据了很大比例,语录体成为古人思想表达的一大特色.受其影响,诗话体裁也在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成为主流.从语录与诗话的源流演变关系、诗话对不同哲学思想观念的传达、古代文论诗话文体的选择与生成,以及诗话对古代文论整体风貌和内容特征的影响看,再通过中西比较,可以发现儒、释、道各家不同思想话语与诗话体裁的结合,体现出古代文论完全不同于西方文化特征的指向生命之本然状态的本体性的生活/生命审美特色.这与中国古代思想追求沟通天人之道的内在理路是一脉相承的,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化内在生命精神的一以贯之,以及中国古人通过审美获得感性共识和深度共鸣的独特智慧.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以来的古代文学研究,尤其是文学史的研究,在坚持朴学学风的同时,寻求新变的更新意识已经由个别人的孤军奋战,逐渐开始形成一股潮流,展示出强大的生机.木斋先生<古诗十九首>研究对古代文学乃至整个学术研究的思想方法有相当多的启示.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的研究领域,我们同样也可以从整体格局定势上去探寻一种变革机制,在清晰把握和分析当前研究所陷入的困境和原因的基础上,从整体上寻找更新替代的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最近,读到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由贾文昭、程自信等同志编著的《中国古代文论类编》,颇有所感. 中国古代文论内容非常丰富,但多散见于浩瀚的文艺和学术典籍之中,系统的专著并不多,而且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散佚、增损在所难免,这就很需要人们作一番辑佚钩沉、考订辨为、筛汰归类的工作,以期更有利于民族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论类编》的出版,就是这项工作的一个出色的成果.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的重点,是产生并形成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各个历史时期具有一定理论形态和价值的思维材料.《中国古代文论类编》是这一方面的专题性汇编,其价值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它所收集的  相似文献   

9.
南宋严羽《沧浪诗话》是一部甚具诗学价值的中国古代诗话批评理论著作,它独创的理论内涵和独特的批评风格,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与影响。张健《沧浪诗话校笺》堪称当代整理、校释、研究《沧浪诗话》的一部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研究就是对中国古代理论家、批评家和作家如何理解文学进行全面的探讨.这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文史哲,需要进行文学、史学、哲学打通式研究.而这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必须拥有较厚实的国学修养.也即必须对经、史、子领域相当熟悉并具备一定的独立研究能力,在研究中国文学思想时能够进行触类旁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的文论,算不算是文学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有没有自己的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没有体系完整的文学理论专著?我在这里之所以提出以上这些问题,是由于人们对这些还持有相反的、或者是不尽相同的看法。本文不打算对每个问题都作全面的论述,但为了要说明《文心雕龙》中的文学理论体系,首先得对上述问题谈一点简单的看法。 有人认为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除诗论、词论和戏曲理论属于文学理论外,大量的文论并不是纯粹的文学理论,因为所谓的“文”,泛指一切书面的作品,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文学。这种看法,显然是用外国文学史的现象硬套我国古代文学,而忽略了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的民族特点及其特殊的发展规律;同时也看不到我国古代文学和文学理论和世界文学之间具有共同的规律性一面。这实际上就是对我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否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尽管经历了多次的改朝换代,但是,大一统王朝却是基本的政治形态,具有很大的稳定性.对比之下,国家分裂、地方割据所占的时间则要短得多,它们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大一统王朝版图内居住着多个民族,大一统王朝为民族融合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各民族的和平共处、友好交往,又构成大一统王朝重要的政治基础.主体民族的凝聚力,各少数民族对中央王朝的向心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并且日益增强.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各民族对中央朝廷的拥戴,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共同理想,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生动画面.一统观与民族观的交织,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两个侧面相辅相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很难把它们分开.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从文化史的意义出发固然重要;但是,使我们的研究工作具有现实感和当代性,是古代文论研究领域中更为迫切的课题.在追溯、考察和研究古代文论时,应当提倡研究者怀有一个当代的目的:促进当代文学理论的建设和文学艺术创作,从而使这种研究活动充满现实性.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构成部分而存在的,它有着独特的体系;这个体系,与中国古代的文学家的思维模式、创作过程以及文学鉴赏相互适应、相得益彰.作为一个封闭性的自我循环的体系,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获得生机,一定要有扬弃和否定.马克思认为,扬弃是人能够"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14.
宋代类书与其他中国典籍一样,在不同时期被不断地传入古代朝鲜,并且被本土翻印。它们不仅记录了部分古代朝鲜传说,为古代朝鲜文人科举准备与日常诗歌创作提供了便利,为诗歌用事锻炼与溯源提供依据,更为进一步考证、考据提供了线索。其中的讹误也被一些学力深厚的古代朝鲜文人作为直接的质疑和考证对象,加以批评与警示。这对如今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研究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铭文略论     
铭文略论王建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诗、词、曲、赋、散文、骈文、小说等都有出色的表现,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古代文学作品的体裁并不限于上述诸种,铭文就是尚未引起足够关注的一种,因而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和研究。铭文的发生与发展在中国古代文体发展历史上,铭文...  相似文献   

16.
张慕华 《文史哲》2013,(4):148-158,168
文体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核心,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本体性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新的学术意识的推动下,文体学这门古老的学科获得了全面复兴,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近三十多年来的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古代文体基本内涵、古代文体分类研究、古代文体形态与文体史研究以及古代文体学学科建设与构想等方面。现阶段古代文体学研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方面,古代文体学必须明确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另一方面,要坚持"回归本土化和本体性研究"的基本原则,将古代文体学与文学史、文学批评史等相关学科联系起来互动研究,确立其在文学研究构架中的学术位置,以建构更具体系和内涵的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古代文体学研究的理论水平,建设有时代特点和学术高度的中国古代文体学。  相似文献   

17.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8.
邓程 《兰州学刊》2003,(4):159-162
西方文学批评用宗教或理性的态度批评文学 ,是一种存在先入之见的批评。但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是摆脱了成见的批评。这是古代文论的基石。对言、象、意的关系的认识是古代文论的另一理论基石 ,古代文论于此之上建筑建立了自己的独特理论体系 :言不尽意 ,立象以尽意。这两块基石也是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的基石。  相似文献   

19.
骈文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文体,伴随中国历史近二千年,在古代文化史上曾占有重要的地位,诞生过一大批作家和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遗产之一.建国以来,由于“左”的思想的侵扰,骈文研究一直倍受冷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骈文研究开始受到重视,出版了一批学术专著,同时也出版了七部骈文作品选本,建国后共发表约60篇论文主要也是近十年来的成果.在这一种学术背景下,今年6月4日至7日桂林召开的全国首届骈文学术研讨会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这次会议对有关骈文的一系列理论问题进行了研讨、交流:关于骈文的文体性质.有的学者认为骈文不能构成文体,仅是写作技巧,大多数学者对此表示了异议,为骈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它是以对偶句为主,介于散文与韵文间的一种文体.有的学者虽同意骈文是一种文体,但认为却是畸形的文体.对此许多学者不予同意,认为骈文的形成是中国古代言文分离的文化决定的,不能指为畸形文体.由于对骈文的界定有不同看法,所以出现了骈文包括骈赋和骈文不包赋两种  相似文献   

20.
气、象、味是中国古代文论最基本的元范畴,气、象、味三者的相互交融、衍生又衍化出无数的子范畴与范畴群,从而构成中国古代文论的梯级范畴网络,体现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对文学的特征、规律、本质联系的全面把握。“象”主要涉及文学的反映对象及创作客体的性质特征,《文心雕龙》是“象”范畴确立和衍化过程中的关键性环节,对中国古代文学文学形象及文学意境的创造起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意境理论的建构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