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全球化是什么 所谓全球化到底是什么呢?我们关于全球化能够在怎样的水平上、从哪些要素开始思考呢?在这里,我打算边参考最近成为话题的M·哈德和A·纳格利的一本书--<帝国>①,边提出问题.因为这本书是着重于探明在全球化中世界的新的统治结构.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章史要略》出版了。我想借着这篇后记,谈谈文章史研究的三个问题:1.从事这样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2.我在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些什么新的东西?3.我为什么要或者为什么会从事这项研究?对这些问题作个介绍,也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这本书乃至一个学科建设的意义c从事这样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为了帮助我们真正了解文章这种实用性、单篇性书面语言的特质,帮助我们搞好大学的写作教学。从60年代直到90年代,我们似乎随时都可听到提高实用写作能力的呼声。那么,什么是实用写作能力呢?实用写作能力的结…  相似文献   

3.
在凝聚了发生在我课堂上、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的新书《用生命润泽生命——孙明霞的生命化课堂》正式出版后,有朋友给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这本书写了多长时间?”“你什么时候开始计划写书的?”也有的朋友真诚地说:“你太不容易了,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些问题。因为,我的写作从没想到要出版、要发表,只是随意地记录着我的教育生活,记录着我对教学的思考,压根不曾计划过要出版一本书;我更没有感到“不容易”,因为我并不是在“艰难”地“坚持”写作,而是一种生活常态,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怎么能说是“不容易”呢?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11,(7):35-35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中有一个字:想,很有意思。它想的是什么呢?它在想:怎么才能喝到水呢?这里的“想”,不是单纯的“想”,而是在“看”中“想”——  相似文献   

5.
黄晓林 《社区》2009,(2):56-57
新年到了,新的生活也可以开始了。有人说有什么新生活?“金融危机”搞得股票跌了,房市降了,荷包瘪了,不敢花钱了,怎么开始新生活啊?我说这就是新生活的开始,说不定还要感谢这次“金融危机”呢!可是有人又说,电视、报纸怎么没有这样的说法,我看似玩笑却很认真地告诉他,这样的说法也只有在我这里才能听到。  相似文献   

6.
《文心雕龙·情采》疑义辨析举隅张灯1.圣贤书辞,总称文章,非采而何全篇篇首语,文字均无碍难处,各家均译为:古代圣贤所作的书籍言辞,统称都叫做文章,这不是指它们都有文采又是什么呢?均确。“文章”二字的概念,具体应指什么?应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指称呢?范注...  相似文献   

7.
在“人头马”“拿破仑”等世界名酒的商标上都有“V·O”或“X·O”等字校,这是什么意思呢?  相似文献   

8.
自从冷战结束之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毕竟,经济全球化首先是从资本主义体系内部产生并发展起来的。全球化的实质是什么呢?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在进入全球化时代之后将向怎样一个方面发展呢?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全球化的实质和在全球化时期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发展方向。并指出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阶段,并且是最后一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这个题目,是我在读完白岩松老师的这本书之后,想到的第一句话,我的幸福和你有关,这是对于许多来说,可能不是太接受的事儿,我的幸福,怎么会和你有关系呢?而如果你深入想一下,或许就会发现其中的端倪。  相似文献   

10.
主管:“把读完100本书做为你今年自我成长的目标,你觉得如何?”部属:“100本吗?老板您怎么会突然有这个想法呢?有什么原因或用意吗?”主管:“啊?我应该先跟你解释—下原因,不过也没什么特别意思,就是读完100本书啊!你觉得我会有什么目的吗?”  相似文献   

11.
我即将从教师的讲坛退休,和迎来我的母校40周年校庆,又都在这世纪末的时候,是一个巧合,还是“某种安排”?是心情激动、感奋趣是不免有些感慨?不论是怎样去形容,在我的心灵里一立既有~个“母校情结”,有着一种深深的*敬、感激与祝福之情。我是从皖南的一个县城中学毕业,因极左政策的干扰,高者受挫,而来到山西的姐姐家。想在这里继续高考,圆我的大学梦。但结果却录取到校舍设备相当商回的太原师专,与$的志田有着很大差距,又一次感到人生的无奈.不幸的是一进校就碰上搞什么“三保”运动,让学生向党交心。姐把听来的街谈巷议…  相似文献   

12.
爸爸的书可多了,书桌上、书柜里、床头边到处都是。吃饭时,他手中捧一本书,不然就吃得不香:睡觉前也得捧一本书,不然不能入睡:甚至连上厕所时也在捧着一本书…… 说到这儿,我想起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件趣事。 有一天,爸爸找不到刚刚还在看的一本书了,他急得团团转,忽然他大吼一声:“大臭儿子,看见我的书了吗?”我赶紧跑过去一看:爸爸像只无头苍蝇,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看见我来了,  相似文献   

13.
今天在这里有幸跟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悟,我也不知谈些什么好,耳边一直萦绕着《罗兰小语》的叮咛:都去成功,谁去失败?都做赢家,谁做输家呢?面对寂寞、孤苦而又快乐。生动、丰富而又忧愁的人生旅程。勇敢地承担起这与生俱来的寂寞。  相似文献   

14.
SHMJ:中国美院座落在西湖边,每次来美院都要去西湖转转,这也北我想到八十多年前,林风眠把中国的第一所国立艺术院选在西湖,并聘请一批当时最优秀的艺术家聚集往这里……当时的国立艺术院听说是由一座名为罗苑的私家公园改造的,具体地址是在西湖哪个位置?  相似文献   

15.
她在他那里,不是女朋友,不是老婆,也不像情人,到底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6.
正出版社的朋友让我给海尔布伦的《资本主义的本质和逻辑》(中译本)写个序,谈一谈书稿本身的内容,以及对这本书的评价、相关研究问题等等。在本书的第一章,作者提出要探讨的不是资本主义会发生什么,而是资本主义是什么的问题。这让我想起来近来一些议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到底说了什么的观点。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韦贝尔认为,马克思几乎未提"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一词是在20世纪初维尔纳·桑巴特的《现代资本主义》一书出现之后才开始流行的。俄国人不是第一次提出类似的问题。尼·米海洛夫斯基就曾质问,马克思  相似文献   

17.
大清早,我们一家子就来到公园散步,这里的空气真是新鲜,我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当队长。走着走着,我发现小路旁边绽(zhàn)放着几朵黄花,黄花下面是一片绿油油的叶子,叶子下还藏着一个胖胖的果实。这果实不像冬瓜那么长,也不像南瓜那么扁,这是什么瓜昵?妈妈看了一眼,说:“这是冬瓜。”“不对,这应该是南瓜。”爸爸看了很肯定地告诉我。到底是冬瓜还是南瓜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乌鸦搬家     
《人力资源管理》2010,(4):89-89
乌鸦急促而忙碌地在搬家。鸽子疑惑不解地问:“这树林不是你的老家吗?你干嘛还要再迁徒搬家呢?”乌鸦叹着气说:“在这个树林里,我实在住不下去了,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  相似文献   

19.
山在那里     
曾经,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一名记者采访登山运动员:“是什么力量让你去征服一座又一座山的?”登山运动员意味深长地说:“因为山在那里。”山在那里。这是多么朴实而又意蕴深远的回答啊!对我们来说,我们的生活中不也有许多大大小小的“山”摆在那里,让我们去面对吗?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细节     
儿子在美国居住的房屋很古旧,一所三层小楼。有天清晨在街上散步,儿子楼前台阶两侧的扶手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么矮的台阶还要什么扶手?是不足多此一举?这些扶手当然不是摆设,也不是装饰。我想,这是为那些上了年纪或者腿脚不太灵便者预备的,或者虽然年轻力壮,可能手里提着东西,或背着什么,踏上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