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从生态伦理到实践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兵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3)
生态伦理学作为研究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理论学说,存在着三种理论误区,即价值误区、入的误区以及逻辑误区。其主要理论不足在于强调自然中心论的价值观而忽视入的实践本性。问题在于,自然有无价值与否是由人的实践本性所决定的,自然本身不能作为自足的价值物。实践伦理观视价值为入的实践本性,人的实践本性既是入的价值生成的过程,也是创造自然的生命价值的过程。双方的统一决定于人的存在方式及其人自身的发展。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展开,而人的发展有待于人类实践活动的塑造,从而为确立人与自然的真正统一关系而创造人的主体内涵。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认识,渗透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发展理念,有着多重伦理意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执政伦理、自觉肩负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统一的生态伦理以及努力实现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民生伦理的统一。执政伦理、生态伦理与民生伦理的统一体现在党为执政为民的实践中,体现在“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的生态文明建设中。 相似文献
4.
5.
新人性观与生态伦理——关于生态伦理之哲学基础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角度来看 ,现有的人性观念忽视了人的自然属性 ,割裂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和对立 ,因而成为当今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新人性观则是重新确证人的自然性 ,把爱自然看作是人的需要 ,看作是人的本质 ,认为只有确立了人的自然性才能真正确立人的本质 ,才能使生态伦理有牢固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梁明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9-72
生态伦理中关于人与自然的主体性问题上存在不同的论争,自然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对人与自然主体的不同界定导致其在哲学基础、伦理态度等方面产生一系列重大分歧。实践主体哲学中人与自然的主体只能是人。只是目前存在对人主体性理解的误区,为此,须重新界定人的主体性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8.
9.
发展生产力本身并不具有无条件的、绝对至上的意义,而是具有其时代特征、多维路径、多种后果及其不同的后续效应。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及时对之进行反思、矫正与提升。在"全球问题"肆虐的当今时代,发展生产力尤其要严格受制于环境伦理规范的审视与规约,以期充分发挥其为人的正效应,避免其破坏环境、有违主体可持续发展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0.
11.
12.
基因与人格——试述基因为人格特征的原动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因与人类行为和人格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而将两者贯通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更深层地揭示人类行为的生物及社会起因。基因的天性是自我保存和延续,基因的表达又受到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并在进化的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习性。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类似于基因,也具有天性(基因决定)和习性(环境影响)成分,而对行为的概括性描述维度,即人格结构也既受遗传的影响,又因环境而异。大量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既支持了基因对人类行为以及人格的直接影响,也同样表明了文化环境对行为和人格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人性问题是人类文化研究的重点课题,人类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提出了不同的人性观点。文章在分析中西历史上的各种人性观点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性观:一是人性的复杂性,二是人性的生成性,三是人性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哲学关注的问题。人与自然的矛盾是“能动”与“受动”的矛盾;人与自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人;要积极促成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既克服了以往哲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人的本质问题)理解的片面性,又揭示了人的本质发展变化的源泉和动力,即人是能动与受动相统一的存在。 相似文献
1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面理解社会结构问题,雅诺斯基的公民理论和文明社会理论为分析社会结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内容,它吸收和借鉴了马克思、马歇尔和哈贝马斯的积极成果。虽然哈贝马斯和雅诺斯基的社会结构四大领域划分理论及其分析带有为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辩护的性质,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但这种理论也确有独到之处,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了社会运作的复杂性,并为马克思和中国共产党对社会结构的分析方法带来了有益的补充。在当前积极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这种理论是有积极的理论启发意义和实践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18.
本文论述"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以及发展演变的轨迹,指出它对于我们今天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荣共生,有着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9.
管理的科学性与人性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管理的科学性不应仅仅依据于对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特征的认识,而应依据于对人的基本属性和各种需要及具体人的特征的认识。对人的基本属性的认识要求科学的管理必须尊重人、爱护人、信任人、提高人,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李海平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8):13-15
庄子认为,性乃人类及万物普遍所具有,人生而具有人性,而物则生而具有物性。人性自然,物性亦自然。人性只有适物性,而不可违反物性,否则,就会在人性达于物性的过程中造成悲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