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籍华人潘林先生谈中国改革的著作——《小康梦寻》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潘林先生是一位出生于中国上海的英籍华人,在中国有着广泛的社会关系,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其它方面有着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在《小康梦寻》中,他以翔实而丰富的资料、直抒胸臆的议论、诙谐风趣的语言向读者介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  相似文献   

2.
意裔英籍经济学家斯拉法在西方享有盛名,有人把他的经济理论称为斯拉法革命,也有人公然提出什么“斯拉法——马克思模式”,称之为“新李嘉图主义”。事实上,斯拉法的价格决定论是以马克思所指出的李嘉图价值论中的基本缺陷为依据,所论述的并不是从价值到生产价格的转化,而是价格到价格的转化。他所考察的始终是相对价格,即交换比例。他所继承的是李嘉图早期的并于以后放弃了的观点,他根本不可能如西方经济学家所说的“完善”了马克思对“转化”问题的分析,他的论点己成为新剑桥学派的理论和政策观点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施复亮是国共合作实现之前较早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可以说,他从1922年成为跨党党员起就开始接纳三民主义。孙中山逝世后,他开始涉足对三民主义的宣传。国民革命失败后,由于对革命前景的判断失误,他选择留在国民党继续奋斗。从此,他以大量的精力研究三民主义并形成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施复亮“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以实行“革命的三民主义”和复活“革命的国民党”为中心内容,以挽救中国革命为最高宗旨,寄托着施复亮探求中华民族解放道路的全部希望。  相似文献   

4.
赫德与近代中国赔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德为英籍人中国海关总税务司,他利用职权,插手近代中国赔款与外债,处处为帝国主义列强谋取利益,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方志纯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方志敏的堂弟,1905年9月11日,出生于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方志纯投身革命70年,为解放全中国和建设新江西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最令他难忘的是1943年前后在新疆的不屈斗争。  相似文献   

6.
熊成基是著名的辛亥革命烈士。他在扬州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代。1908年,他在安庆率先起义,力图推翻清皇朝。起义失败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不幸被捕,英勇就义,年仅23岁。今年是熊成基烈士诞辰一百周年。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了解这位革命先驱的光辉业绩,广泛深入地学习他为民族命运和祖国前途奋勇斗争,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相似文献   

7.
方志敏同志生于一九○○年七月十六日,于一九三五年八月六日壮烈牺牲。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是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的创始人。在他短暂而又光辉的一生中,他为中国革命、为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在太平军中,来自非洲的战士,就有五六十人之多。来自欧美,并有姓名、事迹可考的英籍者5人、美籍者4人、法籍者2人、意大利籍者1人、希腊籍者1人。这13人中有6人在战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数字还不包括他们的家属。如英国人呤口利的夫人玛丽,就是在随军中遇难的。太平天国的领导人称这些友人为“洋兄弟”,现代史籍中称之为“洋将”。他们当中最为著名的是英国人呤口利。他原为英国海军下级军官,1860年8月同友人一起志愿来到太平天国,投身于太平天国革命。他1866年在伦敦出版所著《太平天国———太平天国的历史,包括作者亲身的叙述》一书,…  相似文献   

9.
范琪 《老友》2009,(8):16-17
方志敏,江西弋阳人,生于1899年8月。他是江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之一,学生时代积极参加爱国活动,后组织领导农民运动。土地革命时期,他领导了弋(阳)横(峰)起义,创建了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和红十军,在磨盘山区开展游击战争,为革命事业的发展壮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同志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先驱,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我党北方区委的卓越领导人。大钊同志为中国革命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革命思想、斗争精神、崇高品质和英勇牺牲的大无畏气概,深深铭刻在革命人民心中。今年十月二十九日,是大钊同志诞辰九十周年纪念日,值此纪念之际,谨写此文,以表达对革命先辈大钊同志深切地怀念。大钊同志为创建中国共产党作出了重大贡献。十月革命尤其是五四运动后,他通过创办革命报刊,组织革命团体,撰写革命文章,以及在大学讲课等方式,广泛地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一九一九年五月五日即马克思诞辰一  相似文献   

11.
蔡元培先生(1868——1940年)是我国人民熟知和尊敬的民主主义革命家,近代教育事业的开拓者,科技事业的奠基人。他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培养、开拓人才的事业上,有其独特的建树。他的进步的人才观和历史经验,即使在今天,仍有其借鉴和启示的意义。蔡元培是近代最早把民主革命事业和培养革新人才联系起来的革命家。晚清末期,他在日益加剧的民族危机和维新变法失败的刺激下,从一个清朝的翰林,剧变而为民主主义的革命活动家。他清醒地认识到在清皇朝已论为帝国主义走狗的社会条件下,不革命中国没有出路;革命不培养革新人才,革命也断不能成功。前一点,是当时先进分子共有的认识;后一  相似文献   

12.
晚清时期,随着全国划一的外籍税务司制度的建立,英籍洋员在中国海关行政中取得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在此前后,由于英籍洋员法律地位模糊,围绕着其职务行为在英人之间导致了一系列的诉讼,并牵涉到诸多国际公法问题.经由多方的努力,海关英籍洋员职务行为的法律性质终于得以确定,但英国方面维护中国主权仅是一种表象,其后面隐藏着中外各方极力维持并巩固外籍税务司制度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一、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不断革命”的理论是托洛茨基于1905年在《开端报》上发表的《社会民主党和革命》一文中明确提出的。他说:“无产阶级的胜利意味着革命的不间断性。无产阶级实现民主的基本任务,直接为巩固政治而斗争的逻辑,也在一定时间向我们提出纯社会主义的问题。在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之间存在着革命的不间断性,”“不断革命成为无产阶级的阶级自我保全的规律”。他不断发展这个理论。1923年他在《新方针》中总结和评价这一理论时:“至于谈到‘不断革命’论,我认为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我在1904、1905、1906年以及后来对…  相似文献   

14.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同志在他三十九年短暂的革命生涯中,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丰富的思想理论和文学遗产。鲁迅说得好,“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是十月革命后最早在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运用无产阶级宇宙观和社会革命论,来观察、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先驱。他所研  相似文献   

15.
赵子云 《金陵瞭望》2007,(24):57-58
四十八年的短暂一生 廖仲恺字思煦.又名夷白,是我国杰出的民主主义革命家。他原籍广东省惠阳县.1877年出生于美国旧金山的一个华侨家庭。17岁时,他回国在香港英文学校就读.后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为最早的同盟会骨干之一。从此他襄助孙中山先生积极进行反清革命活动。  相似文献   

16.
康拉德人格与作品的二重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约瑟夫·康拉德(1857—1924)是一位蜚声国际文坛的波兰裔英籍作家,一生经历坎坷:十二岁成为孤儿,十六岁只身到法国马赛,后在英国商船队里当了近二十年海员,直到四十岁才定居下来从事写作,共创作十六部长篇和近三十个短篇小说。 康拉德在中国鲜为人知。在他逝世之际,《文学时代》第一期发表了老舍题为《当代最伟大的意境与人格的创造者》的悼念文章,《小说月报》第十期刊载了范仲云写的仅七页的  相似文献   

17.
1923年,郭道甫在考察了外蒙及苏联后,致力于创建内蒙人民的革命政党。在1925年10月诞生的人民革命党中任秘书长,做了大量宣传革命的工作,由于党内出现分歧,郭道甫又加入了新的组织——内蒙古青年革命党,继续为内蒙古人民的民族解放事业奋斗。力争取自治和民治,组织了呼伦贝尔暴动。在他的晚年,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为蒙古族培养人材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努力造就、培养一批民族革命人才。在民族观上,他主张要实现民族间的平等、团结和互助,并指出,实现真正自治,是以国家统一,民族互助为前提的。  相似文献   

18.
瞿秋白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伟大历史人物,他集革命家与学者于一身。他的聪颖才华和远见卓识历来为人们所钦佩。他出身于江苏常州一个破落的封建书香之家,其父瞿世玮擅长老庄哲学与绘画,其母金衡玉通晓史书,酷爱诗词。瞿秋白自幼深受其父母的教诲与影响。年轻时勤奋好学,博览我国历史书籍和古代诗词。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风潮影响下,他积极投身五四爱国运动的伟大洪流,经过亲赴苏俄实地调查考察的两年社会实践,经过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和苏俄革命历史,迅速地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度为马克思主义者。自这以后,他在为中国革命工作的十多年中,不仅担负着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而  相似文献   

19.
今年是德国伟大诗人弗里特里希·席勒逝世二百周年.席勒一生抗击封建专制暴政,为人民大众争取自由解放,海涅盛赞他"摧毁了精神上的巴士底狱",后受到德国封建君侯的高压打击,被迫退回书斋.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巴黎的革命政府向他和华盛顿等人颁发法兰西荣誉公民证书.席勒痛感于法国革命进程中出现的过激行动,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他和歌德亲密合作共创"德国古典文学",一方面继续反抗暴政,另一方面则呼唤人性,进行"审美教育".诗人已逝,他的精神永存.  相似文献   

20.
依据新发现的董霖在20世纪30年代数本译著及其编辑的两本刊物,分析了后革命时代革命党人的政治心理调适过程。分析认为,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理论上进入训政时期,国民党人如何因应这一重大转变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课题。时为国民党基层普通党务人员的董霖,其思想经历了重大的自我调适;国民党内部的腐败和革命精神的衰退迫使像他这样曾经对革命事业抱有理想主义色彩的青年陷于革命之后的困境:他出于国家富强的固有目标对国民党的领袖尽力维护,对革命之后国民党内部出现的精神涣散和政治腐败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