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九二九年爆发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曾使所有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受到严重的打击,几乎面临崩溃的危险。以后,这些国家经过复苏阶段,特别是在战后三十年来,经济又有了惊人的发展。有人看到今天资本主义的繁荣景象,不免要产生这样的问题: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规律过时了吗?今天应如何来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我们有这样的看法:资本主义不管它如何的繁荣,那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总是伴随着它的,在战后二十几年中就爆发过六次经济危机。当然,这几次危机的深度都不能和一九二九年那次危机相比,以美国为例:这六次危机所造成的生产倒退,第一次为三十七个月;第二次为二十个月,第  相似文献   

2.
一、七十年代以来美国失业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摆脱了三十年代大危机的困扰,民用劳动力失业率由1933年创纪录的24.9%下降到1944年的1.2%。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以凯恩斯主义为指导,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膨胀发展,走上了国家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干预的道路。在战后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下,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美国经济出现了一个较长期的稳定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3.
早在战后初期,伟大领袖毛主席就曾经指出:“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增强起来的经济力量,遇着了不稳定的日趋缩小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这种市场的进一步缩小,就要引起经济危机的爆发。”自从毛主席作出这一科学论断之后,美国已经接连爆发过五次经济危机,当前这次经济危机已经是战后第六次了。1973年12月开始的美国这场新的经济危机,几经波折之后,在前几个月中急剧恶化。直到今天,美国仍然深一脚浅一脚地挣扎在这场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之中。那么,和以往相比,美国当前这场经济危机具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4.
倪昕 《理论界》2007,(10):231-232
罗斯福新政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摆脱经济危机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它运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进行救济、复兴、改革,从而不仅使美国度过了大危机,而且使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从这个角度讲,罗斯福新政促进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林伟星 《东岳论丛》2008,29(1):173-176
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交替演进,对美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及其绩效产生了重大影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导致国家干预与经济自由的分野,国家干预主义开始形成。罗斯福新政是美国从自由放任转向国家干预的历史起点;60-80年代,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此消彼长。面对经济滞胀二者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9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主义与经济自由主义的融合不再限于表面,二者的融合正在深化。第三条道路是很好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战后至 70年代末是美国海外资本输出的“黄金时期”。期间虽然美国经受七次美元危机的影响 ,但美国对外无论是政府直接投资还是私人直接投资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5 0年代至 70年代美国海外投资的方针、机制、形式和手段都不断变化 ,私人直接投资占美国海外投资的比重加大 ,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投资伴随着对这些国家战略资源的控制和掠夺。美国垄断资本集团用获取的巨额利润从事扩大投资活动 ,同时利用同被投资国的科学技术差距 ,进行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的输出 ,以实现其海外扩张战略。  相似文献   

7.
展望1988年的美国经济,情势很不妙,很有可能1988年将是美国发生战后第八次经济危机的年份。 股票暴跌当然是美国将要发生经济危机的一个重要的信号,但我的判断主要是根据战后美国经济周期的发展情况而作出的。  相似文献   

8.
經济发展下降战后美国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愈加尖銳,经济危机頻繁发生,危机后果越来越严重。下表为战后历次危机生产下降和固定資本投资下降情况。  相似文献   

9.
当前正在世界蔓延的危机是一种特殊的世界金融-经济危机.引起危机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因素,而不是实体经济因素.具体来说,政府疏于管理的金融衍生品泛滥形成了超长的金融链条;美国实体经济危机的设备投资调整因素尚未成熟;生产与市场的国际间均衡减轻了美国实体经济承受的压力.因此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一年多之后才形成了金融与实体经济共生的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有一些经济学家作出大胆的预测:世界经济中心将从美国向亚洲转移。在当时,这种预测可能太过超前,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这种预测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997年至2004年间,全球经济一直处于不稳定状态。其间,世界上交替出现了一系列的危机:三次新兴国家的经济危机、两次金融危机、两次石油危机、两次重大政治事件和一次外汇危机。在西方发达国家连连遭受经济挫折的时候,中国经济的腾飞引得世人瞩目。近年来,经济学家们纷纷认可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做出的巨大贡献。在近几百年的历史中,只有在战后的美国和20世纪60年代的日本出现过类似当今中国的经济腾飞。而美国和日本的崛起都直接或间接地改变了世界格局,改变了国际货币系统、影响了世界原材料市场、重新配置了国际资本以及重新确定了劳动力的国际细分。那么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会改写经济的格局吗?如果会,将体现在哪些方面?另外,为了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中国经济应如何发展?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文将探讨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11.
自从经济危机频繁,经济周期缩短理论提出以来,固定资本更新和经济危机,进而和经济周期的关系便成了一个争论的焦点。有的同志认为:“战后美国的经济周期为什么会缩短为平均三、四年,我……发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认为不可能在五年之内更换新机器的情况,在第二次大战后的美国已经成为可能的事实”(见《经济研究》1982年第一期《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的物质基础》一文)。而另外一些同志则相反主张当代资本主义国  相似文献   

12.
这次次贷危机引发的不仅仅是一次严重的美国金融危机,而且是一次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这次危机的爆发很可能给全世界的金融和经济带来严重的动荡不安,甚至会演化为经济衰退或经济危机.而导致这次金融危机的原因主要是新自由主义[1]指导下的消费拉动方式、金融自由化、资本的金融化,以及美国的新自由主义生存方式.从社会和经济的角度来看,新自由主义都是不可持续的,继上个世纪的东亚金融经济危机后,再一次有力地宣告了新自由主义的破灭.  相似文献   

13.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实行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主张,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40多年来,大多数国家再没有出现过如本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那样全面、深刻的经济危机,经济周期的频度和幅度已经不太明显。而在这41年中,中国经济却发生了10次大滑坡,这一次又一次的经济大滑坡,严重打乱和推迟了中国经济腾飞的正常进程。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世界从1979年以来一直在经济危机中挣扎,1981—1982年终于爆发了三十年代大萧条后最严重的一次危机。今年似有微弱的复苏迹象,但仍是困难重重,前景暗淡。 美国工业生产继去年12月微升0.2%之后,今年第一季度逐月又分别上升了1.5%、0.3%、1.1%。平均开工率1—3月份分别为68.4%、68.7%、69.4%(危机前是79.8%)。经济领先指标综合指数从去年9月上升以来,今年1—3月又分别上升3.2%,1.4%,1.5%。今年第一季度,减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国民总产值约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七十年代中期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转折时期,粉碎了资产阶级学者制造的资本主义经济实现了“永久繁荣”的神话。由于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的危机导源于经济结构的失衡,所以国内外学术界一般称这次危机为“结构性危机”。这次危机的发生,极大地推动了人们对危机、特别是结构性危机问題的研究,结构性危机问题已成为全球瞩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政府深恐战后复员会给经济带来危机,造成大量失业,兼以扩张侵略的需要,大力推行国民经济军事化,通过财政手段,干预经济,并宣扬以凯恩斯理论为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使凯恩斯理论一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确曾使美国经济渡过战后危机,获得五十年代的稳定。进入六十年代后,由于生产技术的革新,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趋向自动化,劳动生产率有显著提高,国  相似文献   

17.
1933年起美国罗斯福政府实行“新政”。“新政”经济学是指作为罗斯福“新政”理论依据的资产阶级经济学说。一三十年代经济危机空前严重和传统反危机措施的无效,使得一些美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着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抑制住危机,使美国经济状况好转。对此,当时显然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战后尤其是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期,世界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七十年代以来,西方经济陷入了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和失业剧增、经济停滞交织并进的滞胀局面。八十年代初,又爆发了战后最严重的经济危机。殃及整个世界经济。1983年以来,西方经济开始复苏回升,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仍然十分困难。因此,世界经济的中期  相似文献   

19.
清代民国珠江三角洲的乡族田与二路地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关于旧中国农村社会的经济性质和历史作用,在海外的学术界存在着几个有争议的重要问题。第一,旧中国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农村革命有多大的推动力?造成民国时代农村经济危机的原因是由于佃农被地主层层剥削,还是由于农业技术落后,生产率下降?第二,旧中国农业经济有多大的发展潜力?明清近代时期农业资本萌芽有多普及化?经营地主所占的比率有多大?有没有经营地主代替租佃地主的趋势?当然,对这些问题的结论或立场,是有政治上的含义的。假如认为中国农村经济危机因素是科技的问题,就必然否定社会变革的必要,主张引进现代科学才能解决农村经济问题。例如,美国政治学家  相似文献   

20.
美国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1973年出版的<国家的财政危机>一书中,以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发展趋势,提出在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国家的经济职能日益突出,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造成了新的问题:财政危机正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集中表现,它不仅破坏着经济自身的生产能力,还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本文探索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的理论阐释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差别,以及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提供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