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亚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3)
本文探讨莎士比亚的《错误的喜剧》与古罗马喜剧家普劳图斯作品之间的模仿与继承关系。作为莎翁的“习作”,《错》剧是普劳图斯喜剧的模仿,模仿中有继承,继承后而有发展。《错》剧中的梦幻世界和梦幻中的疯狂是创新。《错》剧于嘻笑打逗中似乎又透出一丝悲哀;于夫妻、兄弟大团圆的和美之声中似乎又传出一缕乱音———在喜剧的喧闹中,莎翁没有忘记对人和现实的关注。这正是莎翁作为一位基督教人文主义剧作家的特质。 相似文献
2.
<正>末代君主和亡国令一千多年前的春天,大唐帝国,这个人们心目中伟大的长安帝国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公元907年3月27日,长安帝国最后一个皇帝李柷下达诏令:那大统的尊严,神器的沉重,如果不是德行充盈 相似文献
3.
释迦牟尼创立的佛教由真假两个世界组成:一是大小乘教义所构成的虚假世界,即佛法世界;一是释迦牟尼人生经历所显示的真实世界,即禅道世界。这两个世界完全不同,前者旨在教化,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后者则是示范,引导世人追求精神自由和灵魂安宁。把真假世界分辨清楚了,禅宗的本质也就水落石出了,它并不是中国化的佛教,而是佛教中一直存在的一个特殊宗派,即个体摆脱世法和佛法束缚,由外逐转向内省,寻求精神自由和灵魂安宁。 相似文献
4.
对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丰富内涵的阐释,是传媒批判理论始终如一的目标.具体来说,最初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世界的发现;继而,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权力世界的发现;然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本世界的发现;最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游戏世界的发现,它意味着文化世界、权力世界、文本世界的消解,也意味着全新的传媒世界的即将莅临. 相似文献
5.
王兵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33(2):7-11
鲁迅以“百草园”与“三味书屋”概括了成长过程中接受的两种文化,揭露了“三味书屋”正统教育的“文化权威”性质及其弊端,表达了对“百草园”这一全面发展寓教于乐学堂的颂赞。“百草园”生活诱发、强化了鲁迅的艺术审美性,拓展了文化视野与思维空间,使他从非主流文化中吸取了反封建资源,获得了个性自由与思想解放,这是鲁迅成为文学家思想家的重要因素。鲁迅从破除文化权威的整体性高度击中了传统教育的要害,同时切中时弊,启发我们反思当前日趋功利化标准化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对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正确导向。 相似文献
6.
张以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3)
生活世界的发现,是当代哲学的一个基本成就.生活世界的先验化、理性化、本体化和政治化是生活世界理论的四种基本范式.回到生活世界,直接导致了先验主体性的解构,宣告了先验哲学的终结;同时,这也引发了当代哲学发展的两个基本趋势:哲学的去先验化和实践哲学的复兴,本体的中介化和哲学本体论的复兴. 相似文献
7.
中国哲学之与"两个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春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3):5-13
近年有一种倾向,认为中国并无哲学,中国哲学是“五四”以后在西学研究与裁剪中国思想中建立起来的。这种否定中国哲学的倾向有普遍性。郝大维、安乐哲《通过孔子而思》一书是这种观点的代表作之一。其书把中西“哲学”彻底对立起来,中心是论证中国思想是“内在宇宙论”、“反向性思维”、无超越观念、无形上思想、无“两个世界”思想。本文不同意这种观点。通过对孔子“天论”、老子“道”的思想及宋明理学的具体分析,指出“惟天为大,惟尧则之”,“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道象帝之先,自古以固存,独立不改,周行不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及“太极”与阴阳不离不杂等命题,亦是“两个世界”的思想,只是讲法与西方不同。 相似文献
8.
鹿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9(6)
奠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之上的科学、合理的生活世界理论,本身蕴含着"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两个维度,而以它们为视角考察生活世界,必然会发现生活世界呈现出两个基本的特殊品质,即生活世界既是自身生成着的有机体,同时又是人创造自身生活的产物.相应地,人对生活世界及其客观规律的反思、解释和理解是一种科学认知,而对生活世界的创造和建构本质上则是一种审美创造. 相似文献
9.
朱惠玲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6-89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诚实地面对人间苦难和生命脆弱,描述了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三山湖旅行,把“一个人的夜晚”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意味深长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困苦与悲悯、爱愿并存的奇妙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0.
温玲霞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2):360-361,379
基于翻译的认知语言学模式中关于"两个世界"的观点,本文尝试对同一文本的不同译文进行对比,认为要保证译文的质量,在译文中应着力勾画出原作者所欲描写的现实世界和认知世界。关于翻译的"两个世界"的讨论引起了关于翻译实践活动更深层次的思考,也为翻译的更深入研究带来了较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朱惠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75-78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诚实地面对人间苦难和生命脆弱,通过描述第一人称叙述者的三山湖旅行,把"一个人的夜晚"和"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意味深长地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一个困苦与悲悯、爱愿并存的奇妙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2.
严春友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
人首先是一种动物 ,可是人类已经忘记了它 ,而动物永远不会认为人不是一种动物。只不过在动物的眼中 ,人已经变成了一种与所有动物都有极大不同的怪异物种。它的种种怪异的特点 ,使人远离了作为生命的动物群体 ,远离着生命的本性。尽管经历了种种血雨腥风 ,生命世界仍然在地球上存在了数亿年 ,而到今天 ,人与生命世界的远离 ,却成为导致生命世界毁灭的最大的祸患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东欧发生剧变,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国际上有些人断言"马克思主义终结了","社会主义失败了";国内也有一些人产生了"中国的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的困惑。面对这种种蛊惑或疑虑,邓小平同志坚定地说:"我坚信, 相似文献
14.
渺渺青云外,滚滚红尘中--《红楼梦》的两个宗教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穷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38-47
<红楼梦>描写了两个宗教世界一个是以"大荒山无稽崖"、"太虚幻境"及相关人物为代表的理想世界;一个是以"铁槛寺"、"清虚观"及相关人物为代表的流俗世界.这两个世界都与佛、道两教有关.但理想的世界具有"虚"、"雅"、"真"的特点,而流俗的世界则显得"实"俗"、"假".这两个世界都是人追求无限性这一内在倾向的外在体现,不过作者对前者表示了赞美与向往,对后者则表示了嘲弄与贬抑.而在理想的世界之中,似乎又更钟意于佛教一些. 相似文献
15.
对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的丰富内涵的阐释,则是传媒批判理论始终如一的目标。具体来说,最初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世界的发现;继而,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权力世界的发现;然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本世界的发现;最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游戏世界的发现,它意味着文化世界、权力世界、文本世界的消解,也意味着全新的传媒世界的即将莅临。 相似文献
16.
郑萍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2(5):141-144
京派作家萧乾的小说,都包含着"城中的两个世界"他的早期小说凭着一个城市中的"乡下人"的身份,明显地表现了对乡土的依怀和对都市的疏离,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色彩,都是"忧郁者的自白"。萧乾后期的小说逐渐走出个人狭小的圈子,加强了批判社会的力度,投入了广大的人生。但是,从萧乾的小说创作看,他无意流露的忧郁给他的作品带来了诗意,使作品呈现出更高的艺术价值,而他刻意追求的广大人生,虽然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却阻碍了他在艺术上的成功。 相似文献
17.
向爱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
考德威尔是 2 0世纪 30年代英国很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家。他以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哲学为理论基础 ,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功能作了深刻的探讨。认为艺术的本质是“对情感的社会性安排”,是内在心灵与外在环境两个世界之间主客体交融而形成的“自由”的“社会意象”。人在艺术的理想的社会意象中进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对话”,从而实现对自我和世界的双重塑造 相似文献
18.
王建华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3)
作为现代主义小说的奠基者和创始人,卡夫卡(Franz.Kafka,1883~1924)对20世纪的文学影响巨大.他之所以走上文学写作的道路,主要源于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绝望和悲观.他不仅视人生为一场无望的争斗,而且认为现实世界的存在对人类而言是一种束缚和压迫,甚至是一个关押和压迫人的牢房.在这种情况之下,他选择了文学和写作,视写作为唯一的精神救赎方式,写作就是他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19.
万绍和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66-69
传统中西方文化价值模式分别为天人合一的价值模式和天人相分的价值模式.人类本应有两个世界:感性生命世界和道德理性世界.中国传统儒家否定了人的感性生命世界,因此天人合一的价值模式只剩下一个纯道德的理性世界.西方传统文化肯定人的感性生命的合理性,因此天人相分的价值模式含有感性生命的世界和道德理性世界. 相似文献
20.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36-36
李成旺在《河北学刊》2014年第3期撰文指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理性启蒙、理论创新与现实创造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过程,在此过程中,人们总是以种种不同的方式来对世界加以理解和把握,进而参与历史的创造并推进社会的进步和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来源于理论创新与现实创造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而人们又总是通过常识、科学、宗教、哲学等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参与并改变上述历史进程,因而考察这些方式作用机制之异同,进而沉淀出能够引领社会良性前行的方式自觉,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常识以“共同经验”作为“中介”,容易导致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宗教以“启示”的方式预设一个超验的神的存在来理解和把握世界,也仅仅停留在“鸦片”的功用层面来化解和消弭现实中的各种矛盾;科学提供了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感官幸福的前提,也彰显了人类理性,但其研究对象局限于经验-现象世界及其中的必然规律,并不能直接解决信仰、道德等人类价值世界中的问题;哲学通过理性考量来化解宗教、常识遭遇到的困境以及科学不能达及的领域,试图为人类的道德领域寻找根据,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健康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