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模式创新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国家社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证明,政府、企业与非营利组织是社区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三元主体.为充分发挥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在参与社会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有必要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制度化模式.本研究根据我国社区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及其制度环境,提出了"政府主导、项目带动、网络联动、整合发展"的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创新模式;并从登记制度、扶持机制、志愿参与、社工人才建设及评估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六项制度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社区建设是在原有社会管理的体制框架下展开的,从建设之初就带有浓厚的行政化色彩.在社区建设的推进过程中注重政府力量、忽视对社区主体力量的挖掘和公众参与能力的培养,势必会陷入社区建设与社区发展目标相悖、社区建设缺乏可持续发展动力的困境.社区建设必须实现制度创新,努力摆脱过度行政化的发展道路,在政府的合理规划和正确指导下依靠新型社区主体推动社区建设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社区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倍受人们关注的一对矛盾的共同体。一方面,社区建设推动着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把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推向新的阶段;另一方面,社区建设又是资源消费过程,并伴随着污染、废气物的产生,带来一系列的社区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一方面感受着社区建设所带来的城市功能的完善、生活质量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工作效率的快捷;另一方面,又产生在社会转型期社区建设如何适应社会的新发展,满足人们需要的困惑,特别是受“形式主义”、“贪大求洋”等非理性思潮的影响,使人们对社区建设活动产生了许多疑虑和担忧,有人甚至提出社区存在是对生态的威胁,社区建设是反环境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建设与街道体制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政府主导下 ,自上而下发动的。在当前城市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网络管理框架中 ,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 ,既承担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能 ,又承担着服务社区的社区职能 ,其相对滞后的管理体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建设的进一步开展。从体制上进行创新 ,理顺街、居和社会团体三者的关系 ,促进居民的社区参与 ,这是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梅子 《理论界》2004,(2):97-97
由于我国社区建设经历较短,社区文化建设刚刚起步,因而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影响和制约了社区文化的健康发展和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一、官本位。社区是自治性、服务性的共同体。自治不同于行政手段,它无法依赖指令来调动人们,而只能依赖人们的自觉意识。社区文化组织,无论是政府办还是非政府办,必须树立民本思想。必须认识到社区文化建设与以前的街居文化建设具有本质的区别。过去街居组织仅仅是上面的“腿”,其文化建设是以政府行为为主,居民是被动的参与者,而社区文化建设是在政府指导帮助下的社会行为,是一种民间性很强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月霞 《河北学刊》2007,27(2):198-201
社会资本是1990年代以后形成的、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当前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使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出现了行政化倾向,而对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关注不够,城市居民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参与明显不足。为此,应该通过发展城市社区自治以及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最终实现城市社区自治和培育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对“第三部门”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 ,对第三部门的兴起和发展状况进行了概述 ,并联系实际论述了第三部门在社区建设中的功能 ,强调指出 :在社区建设中 ,必须坚持政府指导与社会共同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充分利用各种社会力量 ,合理配置社区资源 ,不断完善社区功能 ,以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城市化与新城区的社区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城区的社区建设与城市化进程是相互促进的.加快新城区的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工作的新任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新城区的社区建设亟需加强规范和引导,建议从政府重视等六个方面加强这项新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建设绿色社区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社区是现代社区建设追求的目标,它除了强调环境保护以外,还重视公民参与、弱势群体扶助、政府和公民之间关系的协调等方面内容;和谐社会是现代社会发展追求的目标,它本身有民主、公平、友爱、人与自然和谐等主要含义.绿色社区的建设特别要在环境保护、公民参与、扶助弱势群体、协调政府与公民关系以及在文化建设方面理顺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农村社区建设被赋予了多重功能与价值,它是一场由中国共产党主导的"动员式治理"运动。国家通过动员治理,释放社会能量,形成全社会的参与意识与集体行动意识,增强民众的国家认同感,实现党和国家对政府内部系统的调控与社会的高度整合。然而,农村社区建设过度动员治理极易引发诸多社会问题,影响国家政权稳定与社会和谐发展。为此,必须处理好社会动员与政府引导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应形成"上下联动"的农村社区建设推进机制,将民众满意度作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考核指标,注重农村社区的"内涵与质量"建设,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系统治理与整体推进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1.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伴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日趋明显,旧的社区空间发生嬗变,新的社区空间不断出现,但也存在社区空间整体协调性差、社区规划建设中的人文主义倾向不足等问题。因此,采取政府主导、开发商运作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并完善社区发展法规,编制科学合理的社区规划,强调人本思想与生态思想的结合,重视社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而社区建设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模式。要通过政府主导建设农村社区,加强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合作开展农村社区建设项目,完善农村社区自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袁雷 《理论界》2010,(8):14-16
生态社区具有特色社区、人文社区、低碳社区和永续社区等基本内涵。生态社区建设有利于实现生态建设、社会建设和人自身发展的统一。当代中国推进生态社区建设,需要积极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团体和个体的社会合力作用,从而最终实现人、自然和社会三者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从政府主导到参与式发展: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和制度创新实验.在农村社区建设中,政府扮演了积极能动者和行动主体的角色,起到了动员、组织、引导、规划和推动的重要作用.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社区建设推进机制与方式对于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农村社区建设,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向农村社区空间合理聚集和配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及合理性,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限度.未来农村社区建设之路应走参与式社区发展战略,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尊重农民在家园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实现政府理性与农民理性的有机衔接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关系是农村社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从农村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的本质属性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二者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又存在着差异,因此引发了农村社区建设与村民自治如何协调发展的新问题.应对这一问题的主要对策是,社区建设的基本操作单位实行乡镇辖区和行政村两级社区制,建立上下联动的社区公共服务体系和多元参与的社区民主协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结构变迁的过程分析--基于资源配置视角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冯玲  李志远 《人文杂志》2003,(1):133-138
治理是研究社会关系的新理念,强调随着资源配置结构的复杂、多元、动态化,社会治理结构从政府单极统治走向网状水平发展.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单位不再只是资源配置的主体,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的培育与发展推动国家"社区建设"理念的提出,从而鼓励社区非营利组织、社区公众和政府一起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管理之中,形成网状社区治理结构.尽管政府在新的治理模式中依旧处于主导地位,但模式也体现了国家-社会关系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城市居民委员会工作的比较研究:上海与沈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城市社区建设尤其是居民委员会的改革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其中上海和沈阳是比较有代表性和对比性的两种。通过在两地的随机调查,上海和沈阳的居委会工作都表现出以基层政务为中心的职业化趋势。从这一调研结果出发,进一步分析居委会改革与城市社区治理结构之间微妙且重要的联系,能够发现社区建设的实质应该是基层社会治理结构的建设,它需要国家力量给基层社会的自我运作让渡出一定的空间。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性的前提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基层管理和服务工作一定要到位,创造性的制度变革将是构建党领导和统筹下的"社区建设指导委员会(政府)——社区管理委员会(社区组织体)——社区工作者(专业服务)——社区居委会(居民自治体)"的社区治理结构体系,从而整合发挥党的网络、政府行政网络、市场单位网络、社会团体网络的资源,共同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建设合力。  相似文献   

18.
日本的社区建设采取行政与自治相结合的混合治理模式,新加坡的社区建设是政府主导的治理方式。两国社区治理的做法与经验对我国的社区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坚持存量盘活、增量添彩的基本原则,发挥政府的资源与政策优势,引入契约合作模式,优化社区治理结构,推广“三社互动”,创新社区党建,实现社会协同与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19.
邢宇宙 《理论界》2012,(5):171-173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近年来政府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试点工作,因此,地方政府和农民正在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可以为我们的思考提供一些启示。本文基于湖北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实践,从社会资本视角解析农村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笔者认为,杨林桥模式之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成功,正是因为在社区自治组织之下,扩大了农民的自主参与,在增加社区公益的同时积累了村庄社会资本,从而也利于农村社区秩序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周良才  胡柏翠 《理论界》2007,(8):239-240
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从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优环境。但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社区在规模上的扩大,给社区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应统筹规划,完善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执法与管理力度,搞好社区环境建设与管理工作,为构建和谐社区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