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瓶梅》评点者打破小说线性叙事的传统,构筑了一个相对自足的《金瓶梅》话语阐释空间。叙事空间成为浓缩小说文本意蕴的符码,小说评点者的空间叙事建构,将各个叙事单元组合成相互渗透的意义之网,凸显中国小说理论强化文本细读之时的整体统摄眼光。以空间思维来读解小说文本和审视社会生活,《金瓶梅》评点者的空间意识展示了文本阐释空间的延展性知开放性,彰显了体悟小说文本意蕴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金瓶梅》以大胆露骨的欲望叙事呈现一部性文化大餐,属意教化功能或审美品格,形成文本接受的淫书说和非淫书说二水分流之势,《金瓶梅》的三大评点前后接续,竭力为小说题旨辩解,体认性文字的存在价值,追溯其复杂的社会原因,真实反映了“非淫书”说穿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它们一道建构了厚重的《金瓶梅》文本接受大厦,推动了《金瓶梅》的经典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金瓶梅》问世后,影响较大的评点本有崇祯本、张竹坡"第一奇书"本和文龙评本。在审美接受视域下来看,评点者同时充当了小说第二作者、读者的精神向导和高明的鉴赏者的角色,三家评点者在《金瓶梅》的审美接受方面各作出了较为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金瓶梅》自问世以来 ,从袁宏道万历二十四年 ( 15 96 )给董其昌的信中评论《金瓶梅》“云霞满纸 ,胜于枚生《七发》多矣”算起 ,到 2 0 0 0年第四届国际《金瓶梅》学术讨论会为止 ,已有四百多年。这四百年中 ,前三百多年对《金瓶梅》的评价毁誉不一。近几十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金瓶梅》的研究越来越深入 ,且成绩斐然。《金瓶梅》被日、德、英、法、韩、匈牙利等文译成全译本或节译本流传在国际文学艺术舞台上 ,《金瓶梅》遂跻身于世界文学名著之林。在《金瓶梅》研究中 ,已出版的《资料汇编》和各类专著上百种 ,论文数千篇。一本小说能在国内外掀起如此热潮还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5.
当今各学科的跨边界研究主要从跨文化、跨学科、跨文体、跨文本四个层面展开。若从跨文本层面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仿拟叙述视角特别有洞察力。此之所谓仿拟叙述,特指后人以一种神遇气合的方式效仿或拷贝前期小说经典叙述片段或叙述话语的叙述方法,大致包括袭拟、戏拟等方法。以往,以鲁迅为代表的小说研究者在撰写小说史时更多地关注文体仿拟,而今从仿拟叙述视角观照小说演变则重在关注文本仿拟。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发现,号称四大奇书的《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在不断完善各自经典化的源叙述之余,还在自身及彼此间仿拟。明末清初,诸多人情小说除了向前仿拟四大奇书的经典叙述,还仿拟同时期流行的其他小说的经典叙述。这从《姑妄言》之着意仿拟《金瓶梅》即可见一斑。清代三大小说《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的作者更是善于转益多师。如吴敬梓《儒林外史》仿拟了包括唐传奇、《三国志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姑妄言》以及才子佳人小说等等多种文本,更遑论尚有《红楼梦》对《金瓶梅》的仿拟。就小说家而言,仿拟叙述是一种文本撰写策略,在古今小说文本演进中有迹可循;从读者方面看,仿拟叙述又是一种阅读经验,有助于人们对前后文本进行互动式...  相似文献   

6.
丁耀亢及其《续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代小说批评家刘廷玑早就指出,中国小说的创作有一种续书的传统。时至康熙年间,续书之多,已经到了“不胜枚举”的地步。就“四大奇书”而言,《三国》有《续三国》、《后三国志》,《西游》也有《后西游记》、《续西游记》,《水浒》有两种《后水浒》,而“《金瓶梅》亦有续书”。刘延玑所说的《金瓶梅》续书,就是指紫阳道人丁耀亢所撰的《续金瓶梅》。其实,早在《续金瓶梅》之前,就有一部名叫《玉娇李》的《金瓶梅》续书问世。据袁中郎说,此  相似文献   

7.
周钧韬先生专事《金瓶梅》研究二十多年,提出了"《金瓶梅》作者王世贞及其门人联合创作""《金瓶梅》时代背景嘉靖""《金瓶梅》成书年代隆庆""《金瓶梅》成书方式过渡说""《金瓶梅》初刻本问世年代万历末年""《金瓶梅》为性小说"等6个新说;完成了《金瓶梅》创作素材来源考证的基础性工程。他的"治学之道"包括"知己知彼,选准研究目标";"高层次加入";"目不斜视、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敢于创新,在与权威的论争中创新";"思辨与考证,双向汇流"等。其自言"治学之道"的核心是学好哲学。  相似文献   

8.
出版发行业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复杂的,不可一概而论。据文献记载,在明代文学家中,公安派代表作家袁宏道和袁中道最早获得《金瓶梅》全本,且认为此书有很高价值,然而此书却没有能够在袁氏家乡湖北出版,沈德符从袁中道手中借抄全书带回苏州,不久《金瓶梅》刻本在苏州面世,从而推动了世情小说的发展。《金瓶梅》的出版发行证明,通俗小说创作与出版发行之间,起主导作用的可能不是作家,而是出版发行商及出版发行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屠本畯《山林经济籍》中关于《觞政》的跋语,是《金瓶梅》研究中的一条重要材料.本文从此出发,论证了:一、屠本畯是一位最了解《金瓶梅》底细的人,而万历三十六年前后的《金瓶梅》不是一部普通的小说,海内流传甚少;二、"相传陆都督炳诬奏,朝廷籍其家"等语与屠大年著"奇书"无关;三、屠本畯即是欣欣子;四、今之《金瓶梅》乃是改写本;四、兰陵笑笑生即是屠隆.  相似文献   

10.
梁羽生的《金瓶梅》批评合理吸收了"金学"的已有研究成果,不乏表达自我精当的创见,或剖析人物性格和命运,或分析小说叙事技法和写作手法,具有浓郁的现代品格。梁羽生大力点拨《金瓶梅》高超的讽刺手法,挖掘文本寓讽刺于幽默之中的写法效能,阐述其不落俗套的情节设置,展现小说文本起伏顿挫的情节演进节奏。梁羽生贴近文化生态,注重物我双会,其《金瓶梅》批评话语成为他挥洒才情和展示史识的重要文化承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