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的合作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到社会主义时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成为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大特点,认真总结和完善我党领导的合作制,巩固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对  相似文献   

2.
(一)杜牧很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这主要表现在重视政治教化功能和强调经世致用功能两方面。这种文学思想既有合理性,也有保守性。至于杜牧对元白艳诗的批评,应从两方面看:从元白艳诗的内容及其所产生的不良社会效果看,他的批评是对的;从他批评时所坚持的情理观念本身看,不但有很大的偏失,而且与自己的创作相矛盾。(二)在文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关系方面,杜牧既强调以思想内容为主,也重视艺术形式。在这个问题上,他的观点比较辩证,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3.
此文系作者所写《杜牧评传》(初稿)的第三章,刊登时由作者做了删节。全书定稿后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4.
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的历史机遇,使中间党派和自由主义者的民主建国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力图将其社会理想付诸现实的政治实践.政治会议、联合政府、国民大会三大政治问题,是中间党派促使中国步入民主建国进程的三个具体步骤,其实质是用民主政治的原则替代武力原则,在中国确立现代意义的民主政体.然而,现实政治并没有留给他们足够的施展余地,相反,中间党派在现实政治的参与中迅速走向了分化和瓦解.  相似文献   

5.
在灿若繁星的唐代诗人中,杜牧是晚唐诗坛上的佼佼者。他现存的400来首诗中,有20多首是咏史诗,在争奇斗妍的诗坛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杜牧的咏史诗,大都是针对政治形势的现实,以“今用”为目的。借托史事,有感而发,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 杜牧的咏史诗,一般都以社会政治问题为题材,有的直接评论政治事件,总结经验教训;有的借古讽今深寓对现实的不满和讽刺。这类诗无情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与腐朽,对人民的遭遇和痛苦,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它还提出了较为进步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主  相似文献   

6.
杜牧艳诗析     
长期以来,文学史上对杜牧的人品颇有微词,说他作风不够检点,放浪形骸,风流自赏。其主要根据就是因为他写过象“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这样一些艳情诗句,以致千百年来人们对  相似文献   

7.
何光超 《云梦学刊》2005,26(3):99-101
樊川是杜牧幼年和青少年成长的地方,这里秀美的山水孕育了他的樊川情结,家庭的变故和仕途的失意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情结。在本质上,杜牧是把樊川作为他理想人格的观照,并在潜意识中把它作为人生漂泊中灵魂栖居的精神家园,从而与现实世界相对立而存在。  相似文献   

8.
<正> 在晚唐文坛,杜牧不仅是个风格卓异特立的诗人,而且是个才气横溢、笔力健举、继往开来的散文家、政论家。在他青年时代,太学博士吴武陵曾向东都科举监考崔郾推荐他的《阿房宫赋》,称赞备至,郾亦大奇之。以是东都应试,一举成名。李商隐也很称赞他的文才:“高楼风雨感斯  相似文献   

9.
人道主义这个概念出现于文艺复兴时期。它主要讲“人的发现”、“人的觉醒”、“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情、自我牺牲等等,总而言之是以人为中心、把人放在优先地位的思想和精神。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今天仍是文学艺术的重大课题。它滥觞于文艺复兴,但人道精神在古代文化史上却早已存在。从广义上说,人道主义并不专指文艺复兴精神,而是通指古往今来把尊重人、信任人、关心人作为出发点和目的的一切理论、学派、社会思潮和意识形态。本文拟就杜牧的人道精神来做一些试探:  相似文献   

10.
情和欲,在文明社会的健康人看来,是男女关系中互补互斥的两个方面,二者杂糅粘连,不可剥离。因为,人类性爱表现在物质存在范围内,具有与动物性共通的自然属性,多表现为满足生理需要的本能;表现在精神存在范畴内,它就具有了更高级的目的——情感享受或情绪净化。健全的人类之爱应该是灵与肉的完美统一。没有色欲的爱情是苍白的、空洞的;没有爱情的色欲是庸俗的、难堪的;灵与肉的完美统一,才能结出健康、美好、富有生命力的丰硕之果。   然而,几千年的封建文化在建构过程之中,筛选了情,剔除了欲,并以道德的形式固定下来,代…  相似文献   

11.
一 一般认为,“脂粉气”构成杜牧诗的主要特色。其实不然。在杜牧诗作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他的政治诗。杜牧之所以能在唐代诗坛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也应当说主要是因为他在政治诗方面的出色成就. 杜牧生活在晚唐,成年后经历穆、敬、文、武和宣宗各朝。 他出身于高门世族,祖父杜佑曾在德宗末年位至宰相,并经历了顺宗、宪宗两朝。杜牧从青少年  相似文献   

12.
晚唐具有文才武略的诗人杜牧,具有进步的文学思想,并以这一思想指导自己的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成为一代杰出的诗人。杜牧的文学思想,虽未有专题论述,未作系统的阐发,仅散见于他的诗文中,却极为珍贵。杜牧的文学思想在我国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并对后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本文拟就此作一探讨,向大家请教。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国历代的爱国诗人,不管他们认识和反映生活的深度有何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及创作个性特征怎么迥异,但有一条轨迹是相同的,即他们都有一颗热爱祖国的赤心,并写出了大量的动人的爱国诗篇,成为我们祖国文化传统中极其宝贵的遗产。屈原那忧思忧国的深沉吟唱,李白对祖国壮美河山的激情赞颂,杜甫对劳动人民苦难生活的无限同情,白居易对被压迫妇女悲惨命运的逼真描写,等等,都是生动的例证。杜牧,生逢风雨飘摇的晚唐之秋,在内忧外患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忧思忧国,激愤不已。他继承了前代诗人的爱国传统,写下了许多动人的爱国诗篇,作出了独特的  相似文献   

14.
田照军 《船山学刊》2012,(4):97-101
杜牧着眼于现实的政治、军事形势,站在维护唐王朝统一的立场,著文立说,力陈自己的军政见解。他在曹操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方略,重新注释了《孙子兵法》十三篇。他的许多兵学观点,切中时弊,立论精要,不仅在当时的平叛削藩与边防作战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历代诗评家大都给杜牧及其诗歌以很高的评价:“杜牧之晚唐翘楚”(清薛雪:《一瓢诗话》),其才“自王右丞后未见其比”(清翁方刚:《石洲诗话》),恃才纵笔,力矫时弊,“诗文皆别成一家,可云特立独行之士”(清洪亮吉《北江诗话》),“故学诗者不读小杜诗必不韵”(《李调元诗话》)。翁方刚更是把杜牧与杜甫并驾齐驱:“樊川真色真韵,殆欲吞吐  相似文献   

16.
杜牧与牛李党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一杜牧与李德裕在一系列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上,观点完全相同,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待外敌入侵方面。西南之吐蕃,西北之回纥,是唐朝边境的两大隐患。德裕在文宗大和五年(831)收复吐蕃所侵占之维州,即表现出他维护国家统一的雄心大志;武宗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文学,同整个中国文化一样,其精美的程度,可谓世界之冠;历史之悠久,发育之完美,内容与形式之精妙,无与伦比。中国文化与文学独特的情感方式与表达方式取决于中国民族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而又反作用于后者,进一步固化和强化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学审美心理。在这一往复交互的漫长过程中,中国文学自身不断趋于精审完善而达于极致。  相似文献   

18.
<正> 杜牧对元稹、白居易的诗歌持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在历史上一直有争论。本文拟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一宋祁在《新唐书·白居易传赞》中说:“杜牧曰:‘(元白诗)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语,入人肌骨不可去。’盖救所失不得不云。”宋祁此语一出,其后学者若刘克庄、杨慎、王世贞、贺贻孙、王夫  相似文献   

19.
咏史诗,在我国源远流长,由来已久;寻根溯源,实滥觞于《诗经》。从先秦开始,历经两汉、魏、晋、六朝,到唐代,咏史诗才完全成熟。在晚唐,咏史诗有长足进展,出现了曾  相似文献   

20.
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他对宋词有较影响:一方面,他的诗与“词为艳科”和“要眇宜修”的词体特质相近,对词体形成有潜在影响。另一方面.他和他的诗句本身成了特定的文化符号,不断地出现在宋词中,是宋词构成意象重要的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