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传统家庭中的日常交往关系不仅具有等级性、狭隘性、人情化及复杂性等基本特征,还具有与之相应的复杂关系。并且,中国传统日常交往活动亦有其大致的活动阈限和交往原则,即富于传统特色的血缘家庭和家庭伦理规范。  相似文献   

2.
家庭是一个社会的细胞,又是一个道德的实体。不同家庭构建着不同的家庭道德实体。传统型的家庭形成了整体性、权威性、继承性的家庭道德。现代型的家庭产生了多元性、本位性、功利性、冲突性的家庭道德。正确地认识家庭结构与家庭道德,对于新形势下确立新的家庭形式和形成新的家庭道德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既有民主性精华又有封建性糟粕。我们所要继承发展的,自然是反映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亦即美德部分。在道德原则方面有:①强调家庭整体的和谐与统一。②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仁爱与礼让。③强调治家的勤劳与节俭。在道德规范方面有:①强调“夫妻齐体”,要求夫妻相敬相爱,白头偕老。②强调“父子有亲”,要求“父慈子孝”。③强调“兄弟互助”,要求“兄友弟恭”。  相似文献   

4.
5.
家庭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传统家训作为家庭教育的载体,从重农务本、经世立业、伦理道德、许身报国等方面和谐了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诸种关系,形成了立身、持家、治国的人生发展观,构成了家国一体的发展模式,体现了家庭持续、协调发展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儒家传统家庭伦理的发展有一个从先秦源初强调对等关系到汉代及其之后强调非对等关系的转变.先秦至汉代之后家庭伦理的发展变化,启示着当代家庭伦理建构既要注意政治权力的背反,恢复完善家庭作为基本自治单元的本性,又要注意与现代本源情感和现实生活方式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运动的发展,家庭的细胞意义在社会结构以及经济活动、道德法律关系、社会交往等社会生活各方面日渐式微。私有家庭由于性别分工所引起的内在的紧张,进一步使人们面临“无家可归”的状况。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则是从不同的方向对婚姻家庭存在的必要性和可取性进行了挑战。只有借助于家庭理念的改变和电子网络技术的革命,以个人领域和社会领域的分离为标志的“生活领域的多元化”问题才能有望解决。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家庭合与分的制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不同时期,存在着对民众居住方式有着不同影响的制度.概言之,既有抑制亲子分爨、兄弟分家和鼓励大家庭维系的制度,也存在有利于小家庭成长的制度环境.在多数时期,法律、政策、宗规族训、惯习等对分家的限制虽有作用,但较少刚性,并且元明清时代法律对分家的限制作出了让步.由于非福利社会中家庭养老是子代不可推托的义务,父母在世时尽管兄弟不分家的复合型家庭难以普遍保持,但直系家庭是近代之前的重要形式.总体看,历史上的家庭形态构成为直系家庭、复合家庭和核心家庭并存.直系家庭和核心家庭这两类中小型家庭高于复合型大家庭,当然在不同社会阶层中会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台湾人文景观与中华文化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是我国文明开发较晚的一个省份。在我国中原与沿海地区早已迈入文明发展之时,台湾还处于蛮烟瘴雨状态。到了宋、元以至明末清初,由于天灾与战乱,大陆沿海住民大量移居台湾,这才给美丽之岛带来开发之机,使其政治、经济、文化慢慢跟上祖国大陆。台湾移民社会这种特殊的人文结构,决定了台湾文化主要不是土生土长的,而是由较为先进的祖国大陆移植而来。随着大量移民的不断东去,“汉族人民从大陆带去语言文字、耕作技术,也带去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所以台湾文化是纯粹的中国文化。长期保留着汉族文化的传统。”①近四十年来,由于…  相似文献   

10.
妈祖信仰,作为海峡两岸中国人的一种共同文化现象,体现了两岸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济、文化和政治的相互联系和交流.这种共同的信仰,与其它许多文化现象一样,都是以共同的中华文化为背景的,都深深地映射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本文循着妈祖信仰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足迹,结合中国民间信仰的一般特点,探究妈祖如何由一个普通的民间女巫成为"护海之神",又由"护海之神"成为"天妃"、  相似文献   

11.
牛磊 《齐鲁学刊》2020,(1):25-31
家族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承载着厚重历史积淀的家族文化满足了人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需要,今天依然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虽然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性,新时代也需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但在现代社会中,出现了传统家族文化传承主体逐渐缺失、传承过程发生改变的现象,而且有进一步加剧的态势,致使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日趋衰弱。要传承弘扬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应当在遵循中国传统家族文化变迁规律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其现代社会价值,让优秀的中国传统家族文化成为人们心灵和精神的家园。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面认识中国传统家族文化的内涵和社会意义 ,获知它在血缘的小团体性、宗法性之外 ,在传统社会以其忠孝的文化观念 ,强调人生的社会贡献和价值 ,忠诚于民族国家 ,传承至今日 ,适应时代要求 ,成为中华民族和国家的坚实凝聚力的促成要素 ,建设当代社会伦理的一种不可或缺的群体力量和文化探索因素 ,是富有积极意义的文化成分 ,我们应当珍视它 ,需要给予它发挥的空间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家教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融会贯通,是民族精神培养孕育的摇篮。中国传统家教文化充分饱满地体现了民旗精神的基本内涵,在社会成员民族精神的培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继承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优秀成果,营造现代家教文化氛围,是当前弘扬民族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党为了能够更充分更好地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就应当学习和研究中华文化史,以发挥历史研究鉴古知来、资政育人的功能。文化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包括语言、哲学、科学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创新方法和创新内容以及创新特点和现代价值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元素作了全面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因素对继承和弘扬民族创新精神、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文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学"概念,始于清未.其从广义讲,是指中国的固有之学、传统之学,是中国学术的简称;从狭义讲,则专指与西方学术相对、能体现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及其特点的形上之学、文史之学.就传统知识内容而言,其包括义理之学、考据之学、词章之学和经世之学;就所涉及的古代典籍来说,则涵盖了经、史、子、集四部.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与融通,以及"新国学"观念的兴起,国学本身也在发生着变化,对它的理解和诠释仍多有歧叉,所讲述的内容之界域、重点以及章节纲目等,差异不小,难有定规,并无所谓标准之国学.从当代中国文化的知识背景和时代特征来认识国学,除了要了解传统的经、史、子、集之学外,还要把握中国学术史的变化,以思想观念为经,以时代嬗变之脉络为纬,弄清楚国学的发展历史、主要思潮以及核心的价值观念等,只有这样,才能够厘定国学在当代的地位与意义.  相似文献   

17.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意识极为丰富,对"知恩图报"、"施恩不图报"极为推崇。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意识,要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意义,积极倡导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热爱自然万物等美德。面对当前社会感恩文化的断层,要主动、积极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感恩文化,以更好地推进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感恩文化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8.
社会稳定是具有深刻蕴义的文化问题。中国特点的社会稳定取决于人民 ,由人类的自身和谐 ,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亦即通过修身实现人际和谐 ,通过治国实现群体和谐 ,通过平天下实现天人和谐。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取向 ,是其中心价值系统的现代转化 ,即对优秀传统实行弘扬超越 ,实现文化价值观的升华 ,成为中国特点社会稳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9.
对话主义在西方已经大行其道。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中国传统文化时,便会发现,对话思想在中国也是源远流长。中国古代的"文化"概念并不意味着人对自然的独白,而是意味着以身体为载体的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对话。"天人合一"思想与儒道阴阳互补思想即为这种对话范式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传统手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传统手工艺作为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间生活文化中的物质文化遗存和精神文化的物化遗存,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传统手工艺,主要是指在前工业时期以手工作业的方式对某种材料(或多种材料)施以某种手段(或多种手段)使之改变形态的过程及其结果。手工艺技术的发明和成熟,使有目的的造物能够基本满足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促进了中国民间物质文化的进步。一般情况下,人们对手工艺及其产品的最为基本的要求是能够便利生活,同时也要求能够美化和丰富生活,不同的需要促进了各种类型手工艺的全面发展,导致了手工艺及其产品创造的多元化。在中国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材质、不同手段和形态各异的手工艺及其产品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并由此创造出庞大的民间物质文化体系和相关的知识体系,延续至今,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