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王维,是诗国盛唐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经久流传。文章分析了王维诗歌意境的特点,即诗中有画,宫商迭奏;幽寂静谧,禅意盎然;朴素清丽,情味浓长;豪气充盈,神采飞扬。  相似文献   

2.
王维与孟浩然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领袖和代表,他们的诗风同属平淡型,而王维的艺术风格是俊丽秀 雅,孟浩然的艺术风格是淡秀清旷。论文对王维与孟浩然诗歌在意境、构思和结构、表现技巧、语言诸方面的同与 异进行比较,论述王维与孟浩然诗歌的艺术创造与成就,进而揭示诗歌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王维诗歌意象从整体意义上代表了其现实生活与心灵变化的轨迹:大漠、烽烟、落日体现了王维青壮年时期的心境;红豆、寒梅、茱蔓体现了王维对友情、亲情、乡情的真挚;云月鸟体现了三维飘逸、俊洁的人格,宁静的心境和矛盾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王维均有隐逸遁世的倾向 ,崇尚隐逸文化。他们以自己的杰作奠定了山水田园诗自然、素朴、简洁、含蓄风格的主流地位 ,涵育出山水田园诗注重神韵美、意境美的艺术品味 ,但陶、王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不同的意境特征 :陶渊明诗呈现出静穆的境界 ,王维诗则呈现出静寂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意境理论入手,在分析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 艺术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陶诗的特点是“自然”与“真”,是“自然天成”,是“无我之境 ”,是一种“意境”;而谢诗则在描绘山水的基础上,注重声色,注重物象,追求形似,是 一种“物镜”。文章还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王维是我国盛唐时期伟大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洋溢着大量的空白美。空白,并非空洞乏味,亦非苍白无力,它是一种让美在合理想象的基础上得以无限延续和展开的结构机制。王维诗歌的语言风格、炼材与诗体决定了空白的产生,而空白美又贯穿了王维诗歌的意境、情感与佛理,它的存在,让诗歌不再只是写在纸上的平面文字,而是富有了灵气。  相似文献   

7.
对王维和华兹华斯诗歌作品进行了比较,总结出二人诗作在题材、意象、语言特色及作诗技巧方面的一些共同特点,旨在增进从属于异质文化的诗歌之间的相互理解、沟通与交流。这种研究对于跨文化诗歌艺术的发展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的诗歌中出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意象,如"鸟"、"风"、"山"等,陶渊明将自己的思想付之于这些意象之中,这些意象不但体现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也体现了陶渊明的生活经历。在此从介绍陶渊明诗歌出现的背景及相关资料入手,一并阐述了陶渊明诗歌中的诸如"鸟"、"山"、"风"等意象的意蕴及陶渊明赋予其中的个人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
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陶渊明以古朴、自然的诗风演绎了建功立业、痛苦抉择这些生命主题.他将"自然"融入诗歌的创作理念当中,将玄理变为日常生活哲理,开创了田园诗的新题材,他以清高的个性,率真的品格,对人生进行了哲学的思考,为后代士人努力去追求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提供了有力的借鉴,展现了广为咏叹的生命主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陶渊明诗歌和西方“湖畔诗人”诗歌的比较,探索两者在题材、主题和创作风格上的相同(相近)及相异之处,以加深对中西诗歌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陶渊明与王维同为田园诗人,但他们写作和对待田园诗的心态却有较大的区别。陶任真适性,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其诗歌风格表现为拙朴自然。而王维则是以赏爱的态度去观照田园,具有极强的文人化倾向,其风格相应表现为秀美雅致。  相似文献   

12.
王安石诗歌创作以熙宁罢相为界限,大致可分为前后两期。后期诗作中有不少充满禅理、禅意的诗歌,在这些诗歌中王安石表达了各种复杂情感,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一种脱略尘世的心境,文章从三个不同的感悟角度深入考察了王安石晚年禅诗中的超然境界。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王统照的诗歌理论为参照,结合诗人的具体作品论析了其旧体诗刻意追求"风骨”、"意境”、"象征”与"用典”所形成的独特美学意蕴和风格取向.也简要探讨了传统文化对其艺术风格的形成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4.
论陶渊明对唐代诗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人受到科举制度及崇道思想等时代因素的影响,对陶渊明的人格与诗歌有着不同于以往的评判、接受乃至崇拜,至此,曾经被冷淡的陶渊明的诗歌方才得到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同时,陶渊明又以其巨大的人格魅力与突出的诗歌成就,分别影响着初、盛、中、晚唐不同时期的诗歌风气。  相似文献   

15.
陆游和陶渊明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因相似的田园生活以及陆游对陶渊明的仰慕和崇敬,使他们的田园诗具有许多的一致性,但由于二位诗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生活经历不同,使得他们的诗作又各具特点。作者通过比较,寻找他们诗歌创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表现饮酒的诗人,他使酒和文人的精神生活发生了紧密而重要的联系。嗜酒的时代风尚影响了陶渊明,他借饮酒追求精神的超越与解放,化解人生的种种感伤、焦虑与痛苦,他在酒中获得了无限的乐趣和慰藉。他以自己的真性情和大才气实现了诗与酒的完美结合,达到了酒与诗的最高境界。诗酒合一表现为陶渊明引酒入诗,以酒寄意。诗酒合一使陶渊明更自然地袒露出生命深层的本然状态,使其诗文中体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17.
诗意的生存是当今的一个热门话题,论者多是就海德格尔"诗意的栖居"立论申说,而笔者则将其视为德国思想史上的一个点,纵向地追溯其源流,横向地探寻其同道,说明诗意的生存是中西诗哲的共同追求,并不属于某一个人。在德国,它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派的理想,它由施勒格尔、诺瓦利斯奠立,后经荷尔德林,特别是海德格尔的阐释,成为一个著名的命题。具体说来,诗意的生存应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维度,前者意在人生的皈依及意义,后者则指向自我生命的实现方式。其实质是通过"诗",把人类提升到最高的境界,以实现对永恒的追求。它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对美好未来的企望,包括完善的人、完善的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等。在中国,诗意的生存是儒道两家的共同理想,为历代士人所追求,其中的陶渊明不仅有其"思",而且有其"行",实实在在地实现了自我的诗意生存,这一点是颇有理论建树的德国诗哲所未能企及的。  相似文献   

18.
陶渊明的接受情况进入明代,基本思路仍沿袭着宋人的推尊。明代文人对陶渊明的喜爱与当时的政治气候、社会文化背景以及明人的美学追求和人格追求是分不开的,他们对陶渊明的接受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王维艺术学思想的最大特点是以“诗”为中介,以艺术功能为基础,以艺术构思为途径,“打通”了诗、书、画、乐等诸种门类艺术。这种具有“一般艺术学”意味的艺术思想是王维儒、释、道三家哲学思想融合的反映,也是整个盛唐时代艺术风貌的呈现。王维的艺术学思想对当下“一般艺术学”的学科建设也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遗民诗人的杰出代表钱澄之对陶渊明的接受可谓是全方位的,尤其是在其人生后半段隐居田园期间,更是将陶公作为效仿的对象,写下了大量效陶的田园诗篇。本文拟从气节操守、生存方式与生活态度、诗文及艺术风格方面来论述钱澄之对陶渊明的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