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0 毫秒
1.
潘懋元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他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已经四十多个春秋,尤其是为我国高等教育学这一新学科的创立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五十年代,潘教授和教研室的同志们在厦门大学第一次开出了“高等教育学”这门课;1957年,他们试编了我国第一本《高等学校教育学讲义》;1978年,他创办了我国第一所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该所是第一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1984年,他所主编的我国第一部研究高等教育理论的专著《高等教育学》(上下册)填补了  相似文献   

2.
<正> 山东省教委田建国撰著的《高等教育学》,已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以立体思维结构调整高等教育的研究思路,把微观与宏观、纵向与横向、内部规律与外部规律结合起来,以大教育的视角,构建了高等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全书由高等教育基础理论、宏观高等教育学、微观高等教育学三编二十四章组成,四十万字。我国教育界老前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于北辰为该书撰写了序言。  相似文献   

3.
潘莹 《南方论刊》2013,(9):105-106,97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十分短暂,但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研究上依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主要是因为我国将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进行研究的历史非常短。随着高等教育管理的新形势发展,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笔者通过探讨其发展现状,并对其作为一门尚在成熟的学科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深入到高等教育学理论的核心,真正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客观规律,对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大众化宏观变革和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是建立在高等教育实践基础上的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总结,它可分为宏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和微观方面的变革与发展规律两部分。本文就高等教育大众化从量的增长发展规律、质的变化发展规律以及量的增长与质的转变的规律性联系三个方面的宏观变革理论问题进行一些定量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周文杰  周红路 《理论界》2009,(12):186-187
高等教育学作为科学必须“循证”,遵循脑科学研究实证,按照规律办事;同时又是哲学,必须“寻根”,追寻中国哲学的思想根源,汲取精神力量,“循证”与“寻根”揭示了高等教育新理念,呈现了高等教育的真谛。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力作——评《高等教育工作论稿》薛焕玉继《创造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两部论著之后,现任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的田建国同志,又出版了一部新作《高等教育工作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发展篇、改革篇、管理篇、德育篇、智育...  相似文献   

7.
外语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春芳 《理论界》2009,(3):190-191
本文针对高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滑的问题,以高等教育学理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高等教育评价理论为基础,建立符合外语专业特点的二级学院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体系.健全科学的管理和监控体系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育规律问题的研究是教育研究中的难题,而潘懋元先生"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是对这一问题的最有力的回应,这一理论具有极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并且至今还影响着我国的教育研究.本文通过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提出的背景分析和理论本身具体内容的介绍,试图接近和还原这一理论的全貌,在此基础上,着重对"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的理论价值进行探析.其理论价值主要表现在它凸显了深远的学术影响、开启了教育规律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影响了一代教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以及它构成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基础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是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生力军”,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影响着其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而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是其创新能力的核心体现.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应综合考虑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内涵、特殊的高等教育学科发展轨迹及其科研创新的本质特征,从学科发展的视角构建研究生基本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根据学科的研究方法多样性、研究内容跨学科化等特点,从制度和非制度的微观层面探究高等教育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条件及其创设.  相似文献   

10.
探索者的足迹——《高等教育工作论稿》读后侯书良在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学领域中,田建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如果说《创造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出版代表了田建国“第一次创业”的足迹,那么,可以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56万字《高等教育工作论稿》的...  相似文献   

11.
超越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把目前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问题归因为对大众化理论的片面认识或实践偏差,却很少对这一理论本身进行反思。被奉为圭臬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本质上是一个大叙事,其在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实践中的话语霸权地位,显示出我们依然在移植西方的大叙事思维,其后果是使人们丧失了本土教育研究的问题意识和自主思考能力,埋没或者牺牲中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结构、旨趣与思考方式。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首先应当超越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框定的思维范式,教育理论研究更应当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着眼于我们自身的问题而不是"域外问题"。  相似文献   

12.
11月12日至14日,全国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协作会议暨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表彰大会在教育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召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原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我国高等教育学创始人潘懋元以及北京大学等150多所高校的相关人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7月2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投标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委托项目《中国共产党创立和发展高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正式获准立项,项目批准号为12JZDW007。该项目立足于中国共产党领导高等教育的历史,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研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在分别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领导大学的经验与特点的基础上,总体性地概括出其一般性的规律,探讨党对高等教育的领导创新以及中国特色高等教育发展之路。该项目下设五个子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宋宏  程雁雷  夏焰 《学术界》2008,(2):176-187
大学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是教育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高等教育学等多学科所一直关注的学术命题,也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型跃升为大众化之际有关大学改革的实践命题.从方法论考察,以往的研究大都是把既有的大学和区域经济状态作为给定的静态基础,就高等教育作为经济发展"要素"的效应、区域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支持程度等视角展开的,缺乏从动态的、系统的相对关系模式及其效率和制度环境上的研究,因此需要在方法论上创新.而以共生理论的视域和范式来观察和研究大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大学的生存发展取决于与区域发展共生程度和共生效率.我国的大学与区域发展共生系统的建构,需要从再造共生单元、创新共生模式、完善共生界面三个环节着力,尤其需要以具有系统性的战略思路和方案加以推动.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的非正相关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是教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的结论已经暴露出其局限性。本文认为高等教育扩展与经济增长并不总呈正相关关系。在中国 ,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展是有限的 ,重要的是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 ,在高等教育结构、专业结构、学科结构的调整和改革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16.
现代科学从不同方面对哲学的“规律”范畴以及与规律范畴相联的必然性、偶然性、因果性、决定论、可能性、现实性与范畴的传统诠释提出了新的问题。二十世纪后出现的量子力学、耗散结构理论、混沌理论、协同学、突变论、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新成就,实际修改着十九世纪以来形成的、在规律范畴上的机械决定论观点,把辨证的思维方式溶入决定论思想中。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中规律范畴的研究,要求哲学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与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问题——他自己的新的理论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形式的不可避免性和暂时性。新的问题,需要新的术语、概念以及与新的问题提法相适应的新的理论观点,即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马克思通过把各种经济范畴纳入与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结构中来研究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规律,并通过严格地区别现实对象与认识对象的不同、它们生产的过程以及发生顺序上的差别等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自觉阐发,实现了理论研究的范式转换,也合理地解决了他所提出的新的理论问题。《资本论》在提出问题以及如何科学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上,在对建立理论的认识论、方法论和逻辑学的思考上,都全面地超越了他之前和同时代的研究者,并且马克思的这些思考和论述在后来的科学哲学家的思想中得到体现和印证。  相似文献   

18.
论文题目 :科举革废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导师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刘海峰教授一博士论文提要在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各项改革中 ,科举考试改革是全局性的 ,它对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本论文以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为指导 ,围绕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主题 ,着重对晚清科举考试变革与新式高等教育发展的消长互动关系作具体的历史考察和深入的理论分析 ,从一个侧面揭示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 ,力图在理论研究与历史探索上有新的突破。在引言部分 ,简述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学术界的研究现状及全文总…  相似文献   

19.
对现代大学制度及其职能的外部关系的研究不仅涉及到与大学管理制度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内容,还涉及到国家高等教育相关的政策规定、法律约束、管理体制以及办学思想等系统的认识问题。在理论上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研究,对开辟高等教育理论研究新的视野及生长点,丰富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工作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市场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也必然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是高等教育市场化,高校毕业生商品化;还是高等教育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把市场经济中一些有营养的成分吸收过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加以改造。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