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对于和谐社会的具体含义,可以从五个方面去理解:一是个人自身的和谐;二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三是社会各系统、  相似文献   

2.
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各类组织尤其是企事业单位中建立和谐的人与人关系以及在组织与社会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各类企事业组织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能否在这些组织内外建立和谐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由于组织中的人与人关系以及组织与社会问  相似文献   

3.
黄俊 《人才瞭望》2005,(8):11-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充满公平公正的社会。人事部门作为人事人才工作的重要职能部门,要以建立健全公正的人事管理制度、保证人事人才工作公正、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为己任。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类社会进入了经济持续发展与高速信息化的时代,我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方向发展,正经历着新的历史性转折,社会生活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新时期,"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成为党的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也成为我们的社会生活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围绕着和谐的这个主题进行展开,反过来,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和谐在其中的具体表现为教育过程中的人本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处理"人"的艺术,"人"是这门艺术中永恒的必然主体,人本理念始终贯彻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人本理念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乎人、关乎人生、关乎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关乎精神生命创造力的生成,而且还要重视人的总体发展,弘扬人的主体性、倡导人文关怀,重视人的自我发展与人性的完满,是人性和谐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队伍和谐是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重要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的因素在和谐企业创建中占据着突出的位置,而企业中人所创造的显性和隐性知识是和谐企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坚持以人为本、实现队伍和谐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和谐的人际关系即和谐人际,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社会的质量,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方向。爱心与诚心是和谐人际的核心,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与凝聚剂。如何用爱心与诚心营造和谐人际,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亟需研究并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7.
企业作为社会的细胞,应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事实上,也只有社会每个个体实现和谐,整个社会的和谐才有基础。和谐企业的最大特征是人的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  相似文献   

8.
大学校园是和谐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直接向和谐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是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可以说,没有高校的和谐,就难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建设和谐校园,有助于大学实现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协调发展,将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作为,必须要把构建和谐校园作为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任务.笔者认为高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重要特征.因此,加强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谐校园中,人的和谐是关键,其中学生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本文从当今高校中大学生存在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出发,追寻其原因,对症下药,提出促进大学生和谐发展,创建和谐校园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当前我国在法治建设方面仍存在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本文通过对法治社会的现状做出阐述,以使法治建设获得更好的发展,以保障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李曲直 《人才瞭望》2008,(9):109-110
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在企业领域方兴未艾。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并吸收国外协调劳动关系的先进理论成果,应用于我们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凝聚团队力量的实践,无疑会产生启迪和促进作用。本文引介的“社会人”假设理论就是颇具参考价值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13.
民生是老百姓的日常生计与生活。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民生即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问题,始终是无产阶级政党关注和着力解决的核心问题。早在150多年前,《共产党宣言》就庄严宣告:无产阶级的运动是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民生问题的解决最终要靠制度的安排。社会和谐,民生为大;民生改善,幸福之本。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是根本。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国家和地方机关的特殊地位和重要使命,要求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走在前列,要负有领导和带头责任。而且,它还承担着组织管理国家和地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任务,更应努力实现内外关系的和谐。因此,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先创建和谐机关。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应当是社会、城乡、区域等各方面相互协调的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篮球文化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篮球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篮球文化促进人与人、个人、群体与自然构建社会和谐的影响进行研究,从客观上探讨相应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16.
和谐社会是一种有层次的和谐,教师与学生构成了课堂这个"小社会"能否和谐的主体。它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谐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学生身心发展的和谐,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和谐的课堂源于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充满爱心、耐心和信心,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堂偶发事件是引起师生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抓好党风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应深刻认识自身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担的重大使命和职责,通过狠抓党风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是新形势下对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以和谐为目标,如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稳定是当前应探索的一个课题。树立正确的稳定观是科学发展观的时代要求、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维护稳定工作的迫切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体现。  相似文献   

19.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在的要求实现和保障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当前,贫富差距、机会不均、司法不公等社会公平问题已影响到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用发展实现公平,用制度保障公平,用舆论推动公平,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要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维护社会公平。  相似文献   

20.
将我国建成体现和谐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当前我国进行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为了更好的建设和谐社会,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进行支撑,这就是和谐文化。这里所讲的和谐文化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其以和谐作为整个文化脉络的中心,其中蕴含了和谐的思想及价值等。这一思想是指引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从中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作出的重大决定,为了尽早的建设和谐社会,就应当有一个明确、统一、先进的文化结构这就应该正确处理好一元文化和多元文化的关系,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先进性与广泛性的关系,继承、借鉴与科学创新的关系,强化国民共同体的政治、文化认同,促进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