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3 毫秒
1.
《四库全书总目》订误一则史秀莲《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卷58《史部·传纪类》载:“《钦定蒙古王公功绩表传》十二卷,乾隆四十四年奉敕撰,体例与《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同。考今蒙古诸部,其人率元之部族,其地则辽之故疆。自辽初上溯于汉初,攻伐之事未...  相似文献   

2.
《宋大诏令集》是北宋八朝(太祖至徽宗)的诏令汇编,内容涉及了这一时期的重大史事和典章制度,具有资料的原始性和完整性、内容的多样性等特征。本文通过《宋大诏令集》对《宋史》、《宋会要》、《长编》等史籍的误载、漏书的补正,阐述了《宋大诏令集》的史料价值,从辨伪、存佚、文献校勘三个方面阐述了它的文献价值,并对《宋大诏令集》的进一步整理,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修《四库全书》时用什么标准把书抑为存目书黄永年清人纂修的《四库全书》一共著录收入了3461部书,另有6793部书不曾收入,只在《四库全书总目》的各类著录书后列个“某某类存目”,给这些不曾收入的书留下书名、卷数并撰写提要,通称之为存目书。现在要问当时究...  相似文献   

4.
《辽史·世表》是探究契丹族源的重要史料,今人所见之《辽史》为元人作品,由于其成书仓促,错误讹漏较多,当时修史时所参引的资料如耶律俨之《实录》、陈大任之《辽史》,今天均无法得见。因此对《辽史》中史料史源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理清根源,才能对契丹族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辽史·世表》是探究契丹族源的重要史料,今人所见之《辽史》为元人作品,由于其成书仓促,错误讹漏较多,当时修史时所参引的资料如耶律俨之《实录》、陈大任之《辽史》,今天均无法得见。因此对《辽史》中史料史源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理清根源,才能对契丹族历史上的一些问题得出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续修四库全书》编纂之初,便确定了比较明确的收录范围:包括《四库全书》以外的现存中国古籍,亦即补辑乾隆以前有价值的而为《四库全书》所未收的著述,以及系统辑集乾隆以后至民国元年(1912)前各类有代表性的著作。据此,经部十类共收书1 219种,11 337卷,其中易类222种,1 423卷,书类92种,832卷,诗类105种,1 078卷,礼类170种,1 756卷,乐类34种,177卷,春秋类131  相似文献   

7.
本文提出《四库全书总目》虽未以目录学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但其所蕴含的目录学思想之丰涧,表现方法之多样,不逊于目录学理论专著《校仇通义》。文章从书目编制的三个重要环节:文献采录、提要撰写和类目设置上对此作了论述。最后指出:《四库全书总目》作为中国第一部集书目实践及其理论思想之大成的模式,于今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辽史》成书较晚,撰于元朝末年。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中书右丞相脱脱受命任纂修辽金宋三史都总裁,欧阳玄等人任总裁官。由廉惠山海牙、王沂、徐昺、陈绎曾分撰《辽史》。但这并非首次撰写辽史。在此之前,金朝曾两次纂修《辽史》,但成书而未曾刊行。辽朝也曾设立史官,撰写起居注、日历、实录等,以耶律俨纂修的《皇朝实录》为最,达七十卷。至元纂修《辽史》时,耶律俨的《实录》与金朝陈大任的《辽史》尚存,遂成为重要依据。由于当时元政权将覆,财政又十分困难。没有大力搜集史料,仅用十一个月的时间便修成这部《辽史》,以致《辽史》“内容阙略”,“漏洞百出”,因而历来史家均认为《辽史》成就甚微。然而综观《辽史》除“立表最善”外,对于后妃、烈女的载述成就也很大。其成就虽逊于《史记》,却居于其他正史之上。  相似文献   

9.
一九三○年,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巴林右旗辽陵内出土的契丹文《辽道宗皇帝哀册》和《宣懿皇后哀册》其撰写人是谁,至今尚无人谈及。一九六九年夏,在昭乌达盟翁牛特旗毛不沟辽墓中所出土的契丹文《故耶律氏铭石》,从其所书的撰写人契丹字姓名来看,与哀册中的撰写者应是一人。但这个撰写人的名字究竟译作什么,此人又是否见于文献记载,这是本文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依据“书钞体”将《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分成两类:以被摘抄的原书为单位组织材料的书钞体和划分类目安排所摘抄材料的书钞体,在论述《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杂纂之属》与《四库全书·子部·类书类》的牵涉混淆处后,将第二类杂纂类书籍与类书进行比较,得出结论为:与多由政府主持编写、规模大、体例严谨的类书相比,杂纂类书籍规模较小、体例编排较为随意。  相似文献   

11.
清代中后期以来,福建福州走出了众多影响中国社会各界的文化精英,如梁章钜、陈若霖、林则徐等等。彼时的福州之所以能够孕育出丰沛刚毅、文采斐然的一代士风,这与乾隆年间福州名士林雨化先生(字希五)及其同道好友们共同的躬行化育直接相关。清道光庚寅年(1830)刻印的《林希五先生集》汇编了雨化公的诗歌、古文和时文,从中可以了然林希五先生的道德文章对一代士风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2.
晚清文人林纾的古文观别具一格,他提倡“正言”和“体要”的统一,重视“意境”的营构,在价值取向上既强调“政教”效果又不忽略“娱悦”作用。尽管林纾和“五四”新文人在古文的历史价值上产生了一定的观念冲突,但两者的“风雅”之争实际上都体现了中国文人的传统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13.
清嘉庆道光间文人林联桂,诗文词赋众体兼具而著述丰富;其赋作紧贴朝廷政治而有示才求进之用;所撰《见星庐赋话》既有对陆葇《历朝赋格》的承袭,又有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评清代律赋的己见新意;林联桂在清代赋学史上颇具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华书局版《东华录》校勘指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华录》是清代著名史学家蒋良骐编修的重要史书,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向来为史学界看重。198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林树惠、傅贵九两位先生点校的蒋氏《东华录》是很完善的版本。但是,美玉微瑕,仔细研读,仍能发现其中校勘上的不足,而这些不足多是属于校对的技术性错误。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林纾的小说翻译影响之大可谓空前。大量的小说翻译实践使林纾形成了特色鲜明、自成一体的翻译小说话语系统。当然,林译小说的话语系统不是单一的话语形式,而是一种多维的"话语"形式,其中林纾的序跋话语、译本书名话语和译文文本话语极富特色,是构成其话语系统的主要元素。  相似文献   

16.
林胤昌为官廉能、为人孝悌,是明末清初泉南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他融合理学、心学,提出“旦气之学”,深入阐明“已发未发”之旨;他的讲学活动在明末泉南一带影响颇大,并一直延续入清;他的生平、思想、著述等方面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有关清代台湾进士,黄典权、林文龙列有31人,汪毅夫列有32人,均未能尽台湾进士的全貌。通过文献考订,综合各家的统计标准,清代台湾进士的总人数应该是33人。从文献考订的过程看,相关进士名录、索引以及地方志等文献对清代台湾进士的记载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憾。同时,据考订清代台湾进士的籍贯发现,有17名台湾进士的原籍是福建或广东相关州县,这和台湾社会的移民历史正相吻合。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论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藏清代林则徐的两篇佚文,一篇录自清道光刻本《竹波轩梅册》,另一篇录自道光二十七年黄氏求是斋钤印本《试篆存稿》。两文对于了解林则徐的生平与思想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则徐《回疆竹枝词》中的维吾尔语考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则徐流放新疆期间深入研究维吾尔族历史,尊重维吾尔人民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虚心学习维吾尔语。《回疆竹枝词》是林则徐深入南疆勘地时所作的反映清代维吾尔民族生活习俗的诗歌。他把许多维吾尔词语经音译或意译直接写入诗章,使读者体会到诗歌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色。本文逐一试解了原诗中没有准确注音和义训的维吾尔语词。  相似文献   

20.
文如其人:林纾的侠义书写小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坛泰斗林纾不仅在他的"聊斋体"小说中刻画了为数不少的侠士,而且本人具有极其鲜明、可敬可佩的侠义风范.其人其文,无异于书写了晚清民国又一段"文如其人"的千古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