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之所以长期延续,是科举制度绩效优势,制度均衡、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的交叉互动,以及科举隐性合约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分封世袭制相比,科举制度具备绩效优势。而制度供给对持续的制度需求的响应、以制度养护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变迁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路径依赖,使科举制度成为各个封建王朝所依赖的选仕制度。科举制度可以被理解为普通民众和统治者之间的隐性合约,而自我履约性确保了合约关系的延续。  相似文献   

2.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作用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选官制度。它始于隋,完备于唐宋,衰落于明清,终于在清末光绪年间被废除。在封建社会上升发展时期,科举制度适应了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需要,有力地促进了社会政治结构的稳定。但由于其本身的封建主义属性,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经过短暂的鼎盛发展期之后已与时代的发展不相适应,成了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的障碍,成了阻碍中国社会顺应历史要求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因而不可避免地在封建王朝行将就木时寿终正寝。  相似文献   

3.
赵喆 《理论界》2003,(5):105-105
科举是一种朝廷开设科目,士人可以自由报考,主要以考试成绩决定取舍的选拔官员的制度。科举制度创始于隋朝,隋的中央集权制度比秦汉又有加强,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既不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又不利于合乎要求的人才的选择和任用。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终于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科举制度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而后一直到元、明、清,前后经历了1300年之久。它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的作用,有过广泛的影响。科举制度按种类划分,主要有贡举、制举、武举、童子举等。其中,贡举是定期举行的,因此被称…  相似文献   

4.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中一种比较成熟、完备的考试选官制度,它本身所具有的一些原则,如:“择优录取”,应试者基本上不受门第、家世、地位的限制,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考试权力,将读书、应试、做官有机地融为一体,等等,与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相比,无疑是历史的进步。科举制度在其创立(隋朝)和发展(唐朝、宋朝)时期,对封建社会的进步曾起过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历史的演变,到明代,科举制度已经是渐趋腐朽,弊多利少了;到清代,科举制度更是腐朽透顶,已毫无积极作用可言,完全成了历史的反动,最终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相似文献   

5.
科举是中国古代最为健全的文官制度。它渊源于汉,始创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兴盛于明、清两代。如果从隋大业元年(605)的进士科算起,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废除,科举制度在中国有整整一千三百年的历史。科举制度还曾“出口”越南、朝鲜等国,扩大了汉文化的影响。始于19世纪的西方文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6.
科举制度创立于隋朝,盛行于唐代,历两宋、明、清,前后持续实行了1300多年。实行公开的竞争考试,择优录取,这是中国古代官吏任用制度的一大进步,对选拔官吏、加强封建国家职能曾起过积极作用。但是,科举制度也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过程,至明清时期日趋僵化。一、科举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科学制度的产生,有其历史的必然性。隋朝以前,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西周时期的世卿世禄制、秦朝的军功爵制、两汉的察举征辟制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度,这是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以宗法血缘关…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期创立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主要取士制度,但是它与儒家传统的以德取人的原则却有着尖锐的矛盾.为此,历代儒家对它都有尖锐的批评,并设想以荐举取代科举.然而科举并不因此而被废止,在隋唐以后沿用了一千三百年.本文探讨了其中的原因,认为科举虽然有轻忽德行的弊病,但它却有荐举制所没有的社会公平性.深入分析这一问题,可以给我们许多历史的启迪.  相似文献   

8.
侯艳兴 《兰州学刊》2006,(7):39-40,43
1905年,科举制度被废除,就一项教育制度而言,此举所引起的社会变动是前所未有的。尤其对乡村社会来说,影响更是深远。它引起了信仰中心的缺失,导致了城乡差距的扩大,促成了权力结构的变动。对这一历史图景的叙述,意义在于它让我们思考在现代化进程中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反思制度本身的实用性和适时性。  相似文献   

9.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通过不同层次的考试可以获得相应的功名,并授予官职.这样,儒家与权力建立起联系.由于选拔制度的单一性,也使古代的教育制度成为科举制度的延伸,并保证了儒家经典的传播.以科举制度为枢纽,儒家的制度化体系得以建立和运转.  相似文献   

10.
公推公选制度与科举制分别是我国不同时代的选官制度。公推公选制度是适应我国当代政治环境的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它是对古代科举选拔官员制度的继承与发展。通过对科举制度优缺点的分析得出一些方法,以期推动公推公选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延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种考试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观即对科举制度的认识和看法.陈夔龙是清末贵州籍进士中的国家重臣,深受科举教育影响,他亲历清末科举革废之变,反对科举革废,对科举制度高度认同,综观其一生与科举相关的言行,可以看出:陈夔龙认为科举考试神圣非常,科举制度是立国安邦的根本典章,也是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稳定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他高度认可科举制度在教育、选材等方面的功能;认为科举考试的组织与管理严谨而规范.  相似文献   

12.
科举制度不仅是一种官员选拔制度,而且也是一项重要的意识形态控制制度。它有机地将士人的理想和统治者的需要结合起来,为统治者控制士人思想提供了有效途径。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官方设定是统治者利用科举制度控制士人思想的主要手段。科举制度还是古代学校灌输官方意识形态的制度保证,它甚至对普通民众也间接发挥了意识形态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项选官制度,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文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虽然它的存在已经成为历史,但对于今天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我们依然有许多认识和思考的问题.作为一种曾经存在过的制度,它所在封建王朝中起到过怎样的作用?它的废除给了我们怎么样的思考和反思?对当时和以后的社会发展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文章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浅薄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王毅:2005年之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日子,就是废除科举制度一百周年. 科举被废除虽然已经整整一个世纪之久了,但是它的影响、它给中国历史留下的许多值得思考之处,这些东西的意义还远远没有消逝.所以恰逢这样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就科举制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以及科举制度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关系做一点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的提出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里实行了一千多年,影响极其深远。至于这种取士制度创建于何时,历来有两说:一谓始建于隋而确立于唐;一谓首创于李唐。但不管是隋说唐说,都认为这一制度,从其开始萌芽到正式创建,以致最后确立,不是一个突发的现象,而应有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我们又注意到,无论是隋说唐说,均有认为科举取士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后期者。但据我们的涉猎所及,发现早在两晋以及南北朝的前期,即可见到科举制度的萌芽。因此,有必要就这个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举取士制度创立于隋代,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明确谕令停止科举,推行学校教育,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终被废除。科举制度在唐宋时期得到逐步完善,“重文轻武”并成为宋代的基本国策。在徽州,宋以后儒学的兴盛,使的府学、县学、书院及私学发达,徽州科举入仕蔚然成风,科举及第的人数众多,据有关资料统计,徽州在明清两代进士近千人,历代状元有24人之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本土性资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汉语“公务员”一词替代了官吏,干部的称谓走进了政治生活。在移植公务员制度时,我们保留了若干本土性资源,分别有公务员范围的界定体现了官本位、公务员没有政务官与事务官的分类、具有中国政党背景以及职位分类与品位分类混合的本土渊源、考选制对科举制度的历史继承与委任制受青睐的原因分析、组织人事部门的党政双重管理体系所体现的我国政党制度特征、中国式的特别权力关系等。挖掘本土性资源不是回归传统,而是知彼也要知己。  相似文献   

18.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独有的具有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选拔制度.它源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衰退于清末.据史书记载,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的进士科算起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度延续存在了1300年,其中产生了700多名状元,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  相似文献   

19.
一、八股取士制度到了穷途末路科举制度自隋朝创行后,一直成为后来各朝培养和选任官吏的“正途”。经过唐、宋、金、元诸朝的发展,至明、清达到了鼎盛时期。它在中国历史上曾经起过进步作用。但是,历代封建统治者秉行科举制度是以维护自身的统治出发的。狭隘的阶级利益又使得这一制度从创行伊始就存在着难以避免的消极因素和弊端,并随着封建社会走向衰落,而进一步恶性发展起来。明清两代,八股取士大兴,八股取士制度成为禁锢思想、摧毁人材的工具,再没有什么进步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明代亚洲部分外国来华留学生参加我国科举考试的概况及其影响作了分析 ,着重论述了中国科举考试制度对越南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并进一步对中国科举制度对西方部分国家的影响方式作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