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服务业对外逐步开放的实施,一批实力雄厚享有盛誉的外国银行纷纷登陆中国。到目前为止,已有近百家外国银行先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等城市设立了代表处和分行。外资银行通过与国内金融界合作,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相当部分中国重大项目的建设融资。据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的最新统计:外资银行为中国不同领域的重点项目融资贷款总额已达数百亿美圆。随着中国入世步伐的加快,外资银行在中国经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今年“国际周”举办期间,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中国投资促进处,将在中…  相似文献   

2.
“入世”将给中国银行业带来激烈的竞争和前所未有的风险,为了防范银行风险,提高我国银行的国际竞争力,从法律上需要完善有关银行风险防范的制度,在目前情况下,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银行特别是入世后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都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办法。  相似文献   

3.
以《服务贸易总协定》为比照基础,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从我国银行立法变更的原则、央行监管的目的与原则、央行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央行对外国银行在华设立代表处或总机构的监管、对央行监管活动的监督等5方面探讨完善我国银行监管的立法。  相似文献   

4.
6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b^央行今年以来的调整频率上看,仍然保持着一月一调的规律。此次上调存准率,再次冻结了3000亿左右的资金,市场资金趋紧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缓解。从五月份各主要经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增速减缓的势头越发明显,有分析人士开始担心国家已经过度“超调”。  相似文献   

5.
该来的终究会来。 伴随着 1999年11月15日中美就中国加入WTO(世界贸易组织)双边协议的鉴署,中国的入世之路扫清了最大障碍。这意味着:中国13年的马拉松式入世谈判行将结束,我们已站在WTO的门槛上。那么,“入世”这个沉甸甸的字眼对於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於中国老百姓的生活又意味着什么呢? 在中国入世后,中国消费者无疑将成为最大的受惠者。面对诱人的价格,令人耳热心跳的最“酷”车型及星级售后服务,不知有实力成为拥车一族的中国百姓们是否还会紧紧捂住他们的钱袋。不能太急地期望“早晨醒来我揉揉眼,发现世界…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美、中加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发表联合声明以及最近欧盟恢复与中国的“入世”谈判,中国“入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这意味着我国各行各业将面临一个越来越开放的市场。开放带来的是机遇,更是挑战。本文从我国金融开放的角度,分析了外资银行发展对我国金融业产生的正面及负面影响,并对如何尽量消除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对策性思考。  相似文献   

7.
入世后,我国银行监管必将面对外资银行、金融创新和金融全球化带来的许多问题。中央银行需要通过完善监管法律、改进监管方式和手段、加强监管合作等来解决这些问题,并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银行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上,国 际项目外包市场近年来迅速扩 张,从1998 年的几亿美金已扩大 到目前的1 万亿美金,从劳动密 集型项目扩大为资金、技术密集 型项目。它在商业活动中活跃於 信息技术、工业、建筑、管理与 维护等许多领域。加入这个市场 竞争,对发展中国家的企业是难 得的良好机遇。中国已明确实施 “走出去”的战略。对於中国的企 业来说,首先需要了解国际经济 合作的行为、理念、办事规则和 通行做法。中国企业了解、认识 和熟悉国外企业的运作模式,有 助於已具备“走出去”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入世在即,私营企业如何看待入世?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和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日前公布的第四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结果表明,私营企业对中国加入WTO後的变局认识和准备不足。这次调查包括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发出问卷3600份,回收3110份,其中有效问卷3073份。调查中,当问及被调查者把谁看成是自己的主要对手时,结果第一位是其他私营企业(占61.5%),第二位是国有企业(占20.7%),第三位是个体户(占18.0%),而认为是“三资”企业和国外产品的仅为12.7%和7.5%。私营企业对於我国入世後的局面…  相似文献   

10.
国家经贸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张莉近日指出,前一段时间舆论普遍认为纺织业是中国入世受惠最大的产业,现在看来,这一观点太过於乐观,实际上入世初期纺织业面临的压力将更大。 张莉认为,总体来看,入世对於我国纺织业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有利於我国纺织业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来提升整个产业;国外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的引进,大量外资的进入将有利於纺织产业升级、技术改造及产品创新;巨大的竞争压力还将有利於推动国有纺织企业的改革改组改造工作,激发企业活力。 从近期看,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贸易的增长远没有预期的大。 …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入世后 ,按照开放银行业的承诺 ,对外资银行在经营业务和设立地域等方面的限制会逐步取消 ,这必将促进银行业服务市场的飞速发展。但是外资银行的大量涌入自然也会带来巨大风险 ,为了克服金融服务国际化的浪潮带来的弊端 ,需要我国建立并完善银行监管法律体系 ,以最低的监管成本将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 ,在为外资银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秩序的同时 ,保证我国金融政策得以实施 ,并保持稳定的金融秩序。  相似文献   

12.
对於中国“复关”“入世”,对於GATT、WTO,即使是不懂英文的人也能象对VCD一样,耳熟能详,这表明这一重大事件牵动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人们议论它、期待它,为它思、为它量、为它喜、为它忧、为它忙 对於这一重大事件,举国上下都在广泛议论:赞成者众、犹豫者多、反对者也不很少,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众说纷纭:什麽利也、弊也,福兮、祸兮,狼哎、虎哎,生啊、死啊,喜呀、忧呀,天堂啊、地狱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以笔者之见,中国加入 WTO,既不是上天堂,也不是下地狱,是跨入国际经济奥林匹克大赛场。 说到…  相似文献   

13.
树立央行形象建立激励机制毛向贤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首要的任务是把中国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而在这种改革中,如何进一步调动央行职工积极性和创造性,笔者认为应该树立央行形象,建立激励机制。一、树立央行形象,增强职工光荣感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时指出“中...  相似文献   

14.
加入WTO后 ,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断加剧 ,中资银行如何应对外资银行所带来的冲击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但是 ,我们在探讨中资银行自身缺陷同时 ,也应看到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样面临着竞争力不足的问题。中资银行潜在的比较竞争优势及基于上述优势的竞争策略———加强与外资银行的合作 ,探讨中外银行合作的利益所在、业务领域、合作方式、制约因素与发展前景 ,为入世后实现中资银行、外资银行、消费者“三赢”局面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5.
加入WTO与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改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加入WTO后,随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数量快速增长以及业务范围不断扩大,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也日显迫切。文章结合我国对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现状,探讨完善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方向,并对我国外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最新立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6.
声音     
——资金黑洞说明,发生金融危机不是幻象,而是现实危险。7月9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一次论坛上,知名经济学者吴敬琏对中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提出预警。——“为何一群中国人出外吃饭,人人总是像打架一样争着付款”这是美国经济学会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主席邹至庄教授在《认识中国》一书中对“中国人对於非正式规则的经济关系的投资”的解释,邹教授认为儒家伦理对於中国的市场运作和社会运作影响很大。邹教授以英国《金融时报》的评论作为引子写道:“中国已被视为世界上一个拥有强大经济及政治影响力的国家。但是,外界对她普遍缺乏充分的认…  相似文献   

17.
入世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外资进入中国银行业市场的步伐加快。本文在对我国银行业开放进程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外资进入银行业对我国金融安全带来的冲击和挑战,并重点从对外资银行的监管角度提出了我国银行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外资银行监管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目前对外资银行金融监管的主要内容和措施有市场准入、业务经营监管、资本金管理、税收管理等。其不足是:1.金融监管目标错位;2.对内、外资银行的监管表现为“内紧外松”,人为构筑了不公平竞争;3.监管法律不完善。之所以造成这些问题,首先导源于重权力、轻法治的传统法律文化背景;其次,外资银行金融监管体系目标混乱亦是重要原因;再次,应归因于我国现行金融监管体制不合理;此外,还与执法者法律意识水平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已成功入世 ,中资银行面对外资银行的抢滩 ,如何应对 ?通过中资银行 ,主要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与外资银行在各方面的比较 ,讨论如何发挥优势、改变劣势 ,在竞争中不断学习 ,实现跳跃式前进  相似文献   

20.
入世对国有商业银行来说,既带来机遇,又面临挑战。入世后外资银行将在优质客户、银行业务、人才和科技等方面与国有商业银行展开激烈的竞争,因此,国有商业银行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其中最主要的是实施制度创新和业务创新,树立全新的现代经营理念,不断提高竞争力,使国有商业银行朝着股份化、全能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