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水 《华人时刊》2009,(3):14-17
1983年以来,每年3月15日,全球各地的消费者组织都举行大规模的活动,宣传消费者的权利,显示消费者的强大力量。其中包括发布新闻公报、向公众介绍消费者组织的活动;告诉人们消费者组织将为保护消费者权益做哪些工作……然而鲜有人会想到权益保护的另一面:商人的权益保护。随着消费者维权意识的提高,社会文明的进步,商人的权益开始慢慢遭受侵犯。就拿华商为例,我们惊讶地发现:在世界各地,每天都在发生政府莫名其妙地食封华商的财物,华商的权利莫名其妙地被限制,而寻找法律维权终究是了无结果……  相似文献   

2.
《北京纪事》2011,(6):112-112
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到来之际,西长安街工商所为提高百姓法律意识、服务辖区,积极组织开展了各项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  相似文献   

3.
陈汉芳 《社区》2013,(8):35
3月11日,黑龙江省绥芬河镇象山社区计生协组织计生协会会员、居民共计50余人,在象山社区活动室开展了以"保护消费者权益——讲述身边维权故事"为主题的宣传活动。活动中居民踊跃发言。赵女士说,她于春节前夕在新华商厦买了一条棉裤,只穿了一天整个裤腰都掉了,找到老板,老板不承认只买了一天,而且说  相似文献   

4.
1962年3月15日,美国总统肯尼迪在《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国情咨文》中,首次提出消费者享有的四项基本权利,即消费安全的权利、取得消费资讯的权利、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合法申诉的权利。1969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进而提出消费者的第五项权利:索赔的权利。  相似文献   

5.
合格的生日     
看到这个题目你一定很奇怪,怎么生日还有合格不合格的呢?让我来告诉你吧。我是3月15日生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妈妈说那天所有的产品都必须是合格的才行。我吃了合格的蛋糕,和哥哥弟弟玩了合格的大攀岩气垫床……  相似文献   

6.
商品房消费者权益的专业复杂性、基本人权性、易受侵害性和国家干预性特征使其区别于一般消费者权益。商品房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除了面临立法困境外,还存在司法保 障力度不强和行政监管薄弱等问题。为此必须将商品房消费者权益和普通消费者权益一样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保护,并拓宽其权利内容;通过修改相关司法解释,在商品房 消费者权益保护中进一步完善惩罚性赔偿制度;通过不动产登记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广告预审制度、质量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设计,加强对房地产交易的法律监管;同时注重发 挥消费者保护组织的职能,实现对商品房消费者权益的全方位保护。  相似文献   

7.
新政新知     
《社区》2014,(6):6-7
◇知假买假可索赔明星接虚假广告要担责 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明星代言虚假广告要担责;赠品侵权商家须担责;网络交易平台明知侵权不作为责任“连坐”。这个司法解释旨在加大保护消费者权益力度,统一食品药品纠纷案件的司法裁判尺度。该司法解释将于3月15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8.
《消法》第二次修正案已于2014年3月15日正式施行,新法涉及了网购等新型消费领域,赋予消费者就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货”的权利,规定了网购平台“先行赔付”义务,同时,对于网购信息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一系列的维权制度创新,新法有效地保护了消费者在新型消费领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乔志峰 《社区》2012,(12):5-5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3月1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座谈会。(中国新闻网3月14日)——伴随第30个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各大媒体及相关部门争相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毋庸置疑,“3·15”是严肃的维权日,更是震慑人心的警示日!但是,只要你对“口号喊得响,阵势搞得大”的种种表象略作思考,便不难察觉其中的忽悠成分。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首届“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十佳”评选活动,历经一年的评选,3月15日在北京揭晓。这次当选的维权十佳分别是:受理消费投诉件件有结果、被消费者誉为“保护神”的湖南省衡山县消费者委员会主任任徵;战斗在打假维权第一线、倾心为消费者伸冤说话的中央电视台记者王雪莲;全力追查假广告、为购房者挽回损失2亿多圆,人称“杨青天”的深圳市罗湖区消费者委员会干部杨剑昌;一心扑在研究假冒商品上的识假能手、浙江省诸暨市湄池工商所干部宣信传;消费权益理论的开拓者、经济学家尹世杰;用於疑假买假、身体力行研究《消法》、宣传《消法…  相似文献   

11.
陶建国 《21世纪》2013,(10):60-61
在现代社会,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件日益增多,很多国家通过建立消费者公益诉讼制度维护消费者的权益。日本原有的消费者公益诉讼诉权范围有限,为此,日本决定通过立法赋予消费者组织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权利。但这一立法引起了日本企业界的扭比和不安,他们认为不周全的立法可能引发滥诉问题,对企业经营活动甚至日本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工商总局3月1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纪念"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座谈会。(中国新闻网3月14日)——伴随第30个消费者权益日的到来,各大媒体及相关部门争相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毋庸置疑,"3·15"是严肃的维权日,更是震慑人心的警示日!但是,只要你对"口号喊得响,阵势搞得大"  相似文献   

13.
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而且蕴含着深刻的经济内容和体制内容。消费者权益与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政策和宏观经济状况紧密相联,更与企业行为和消费者行为息息相关。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现实途径可从国家管理、企业机制和消费者自我保护三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14.
论消费者权利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消费者权利的性质进行了探讨,同时也分析了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者认为:消费者权利在性质上区别于传统民法上权利而属现代民法上权利;格式合同条款有作进一步解释和规范的必要;服务提供者并非全部适用过错责任,而仅限于其中具有危险性的服务业”;负有监督、检查经营者职责及保护消费者权益义务的国家行政机关,在其履行职责有过错而使经营者致消费者权益损害的,应与经营者共负其责,其中,经营者为第一责任人,该国家行政机关为第二责任人.  相似文献   

15.
平台经济作为依托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经济形态,受到当前社会的普遍关注。大数据杀熟行为是平台经济发展的典型产物,其通常是利用消费者的消费频率、习惯、地域与能力等进行个性化定价,对消费者的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与个人信息保护权均造成侵害。当前在对大数据杀熟行为中消费者权益进行保护时,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的认定标准模糊、相关部门监管能力不足、消费者维权机制缺乏与算法技术存在一定风险等问题。因此,应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相关监管工作、加强对消费者权利救济与加强算法技术层面的治理着手,以实现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维护网络平台经济秩序。  相似文献   

16.
《新天地》2007,(3)
一年一度的3·15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作为一名消费者,当您的权益受到损害时,是自吃哑巴亏,还是自己与商家交涉?您知道这些事情可以依靠《消费者权  相似文献   

17.
特别关注     
新《消法》正式实施 3月15日,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新《消法》明确提出明星代言广告如涉及虚假宣传,将与商家一起承担连带责任,新《消法》规定,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近来人们谈论得最多的经济问题是使企业(包括工商企业)陷于困境的“市场疲软”问题。市场上很多种牌子的商品找不到销路,除了产业结构和商品结构不合理外,还有一个必须引起人们重视的原因是,生产这些产品的厂家和一些商店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企业要从困境中走出来,就必须尊重和保障消费者的权益。 要保障消费者权益,买卖双方都必须弄明白消费者有哪些权益以及这些权益受到了哪些侵犯和怎样保障消费者权益。 一、消费者的权益及常见的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消费者的权益从时间顺序看,表现为准备购买阶段、购买阶段和消费阶段所享有的权益。 第一,消费者享有获得真实的商品信息的权利,有权要求管理部门惩处经营者的欺骗宣传。在消费者已  相似文献   

19.
强化消费者社会责任,并不是说现今消费者权利已得到充分实现,也不是说已无保护必要。相反,在生态经济时代消费者权利的保护需要转向可持续消费保护。确立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既是实现可持续消费的前提,也是真正实现消费者权利的出路。政府应完善传统的行政监管制度,积极建构新型的支援行政制度以及消费者教育制度,以确保消费者获得充分、全面的消费信息;否则让消费者承担社会责任,结果只会恶化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最终让消费者责任沦为政府不作为的借口和经营者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国家相继颁布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产品质量法》、《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等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法规,并连续几年开展“三·一五”消费者权益保障日活动。这些法律、法规和活动,对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出现的假冒伪劣产品的漫延,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打假”已成为现今人民群众关心的一大焦点。但明文规定的法令、法规和声势浩大的“打假”活动,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假冒伪劣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发状态具有极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