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合斌 《中华魂》2012,(2):54-55
练武能提高人的基本素质。古代人最讲究"文武双全",故有俗语:有武无文则蛮,有文无武则弱。练武能增进人的体格,能改善人的精神面貌,塑造出勇敢刚强的品格。"功夫"一词是佛教专用名词,禅宗的修行成果就叫做"功夫",比如,坐禅、参话头就叫"做功夫"。做"功夫"的目的,是为了开悟成佛,超凡入圣,彻底改变人的品质。少林寺是禅宗祖庭,少林僧人习武是一种修行,所以又叫"禅武"或"禅武合一"。有一点很重要,习武的动机对习武的后果影响至大,这就是武德。因为好的习武动机,将培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习武的心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武术教育活动进入了一个社会化的新时期,即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作坊式教育模式发展到大规模学校化集体教学的教育模式。武馆、武术学校如雨后春笋在中华大地上涌现。为武术教育工作走向现代化,正规化,科学化迈出了可喜的大步。在蓬勃发展的势头下,如何尽快使武术馆、校的教育教学活动走上科学的轨道。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用以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这是提高教学,训练质量的重要一环。本文就分析青少年心理特征入手,从而针对这些特征来改进和提高武术教学与训练工作。一青少年的练武“动机”。练武动机是学…  相似文献   

3.
世界功夫之都、中华文化圣山、世界最大的武术训练基地、可容纳5万人的“中国嵩山少林武术城”、少林武术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武术影视拍摄基地、少林武术动漫城、一流的国际武术表演公司……诸种名号和远景都与一项工程有关,这就是“少林文化复兴工程”。  相似文献   

4.
张振旭 《可乐》2011,(7):3-M0002
一次,侯耀文到北京体育馆表演单口相声。“相声讲究说学逗唱功夫,我的强项就在唱功上。我的裘派唱得最有特色,我的演唱声震九鼎,余音绕梁。”“采一段,来一段……”台下人群高喊。侯耀文抖抖袖子,拉开架势,刚要开口学唱,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体育馆内的灯“啪”地熄了,台下一片骚乱。侯耀文机智开腔:“我说我不唱,大家非让我唱,这下可好。  相似文献   

5.
金龟(guī)子快活地落在一片树叶上。她刚从朋友的舞会上回来,一边意犹(yóu)未尽地扭动着腰肢,一边还不停地哼着歌,自我陶醉着。“喂,金龟子!”“啊!”金龟子冷不防被这声音吓了一跳,谁?”“是我。”只见一只褐(hè)色的螳螂(táng láng)正在树枝上对她微笑。“哎呀!你把我吓死了!”金龟子扇着翅膀说。“你的舞跳得很好嘛!”“谢谢!我刚参加完蝴蝶的舞会,它的舞跳得才叫棒呢。”“你能教我跳舞吗?”螳螂恳(kěn)求道。“你?”金龟子看着螳螂的大刀说:你适合练武术。你那两把大刀,练武术是再好不过的了。”“是吗?”金龟子点点头,蝴蝶的翅…  相似文献   

6.
正有这样一双鞋,从红极一时沦为20元人民币一双的地摊货;还是这双鞋,近几年一跃成为与耐克、匡威、阿迪达斯、彪马等大牌运动鞋媲美的顶级潮牌,身价也飙升到了120欧元。莫非是这双鞋有了起死回生的"功夫"?这就要从一个叫帕特里斯·巴斯蒂安的法国人说起。2005年,法国小伙儿巴斯蒂安远渡重洋来到上海,此行的目的是要学习中国功夫,成为一名武林高手。拜师之后,师傅送给他一双练武的标配——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作文》2014,(11):57-59
“传承千年的中国武术被看做人类追求自身力量极限的完美体现,但人终归是人,不可能突破生理和物理的束缚,武术同样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曾培养出李连杰、吴京等优秀弟子的金牌教练、前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吴彬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武术走下神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还抱着固有的观念将武术异化。那么首先我们就来破除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武林”神话。  相似文献   

8.
写文章拟题目,也好比我们人取名字,是很有讲究的。文章有了新颖别致的题目,就像美丽的小姑娘有了一双迷人的眼睛,让人赏心悦目。有一次,我以《一件趣事》为题让学生作文,学生反映说“题目陈旧得老掉了牙”。我启发他们:“你们嫌题目不够味儿,可以把它变得新奇些;不过,要与趣事有关。”有个学生眉头一皱,计上心头,想出了一个《种鸡蛋》的标  相似文献   

9.
1 前言武术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之一 ,深受广大青少年的欢迎 ,是体育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武术作为一门国粹 ,不仅能够起到发展身体 ,增强体质的目的 ,而且以其独特的传统风格和民族特点教育学生 ,显然 ,在国家开展全民健身计划 ,更具有特殊的作用。武术训练特点 ,讲究“拳如流星眼似电 ,腰如蛇行步赛粘 ,精神充沛气宜沉 ,用力顺达功宜纯”。手法、眼法、身法、步法为武术的外四法 ;精神、气息、劲力和功夫为武术的内四法。对武术动作 ,要求严格、完整而和谐。因此 ,如何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武术课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练习效…  相似文献   

10.
肖信东  琮峻 《21世纪》2009,(4):40-41
喜欢中国功夫的加拿大人实在不少,不过你可认真不得。留学加拿大的时候,我曾在一个加拿大人开设的武馆里教授中国功夫,算真正见识了这里所谓的“功夫迷”和“武术馆”了。  相似文献   

11.
张载在分析了人的本然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应然状态的规范,这就是“爱必兼爱”和天人合一的应当,并认为通过大心的功夫人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实现与天为一的理想人格。张载的人学旨在为建立和巩固适合后期封建社会要求的伦常秩序服务,因而其中有不少不符合我们时代精神的糟粕。但他关于人的“道德的应当”、“民胞物与”的仁心的思想,对于今天抑制过分膨胀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仍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其关于天人合一的思想也有助于突破人和自然对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12.
“妈妈,我们家也弄块田吧,我就能请同学吃我自己种的菜啦!” “这个点子真好!它让我们城市人有了当责任田主人的感觉.也让农民致了富。”  相似文献   

13.
阮直 《社区》2010,(23):27-27
那些生存、成长条件好的人真让人羡慕,我们羡慕那些生下来就落地首都的孩子们,他们在没有“贵族”的国度里,就是国民中的“贵族”:我们羡慕那些将门虎子与大家闺秀。在起点上他们就赢了我这样的草根一族,那些优越的生存条件,是我用毕生的努力都无法实现的,比如他们从小就能受到的一流教育,他们有挥霍不尽的财富。  相似文献   

14.
“穷”讲究     
张佳玮 《社区》2011,(31):48-48
我爸以前常被我妈训,用吴语就是“竟是讲究啊”,或者用普通话,“穷讲究”,这词在我们这里是贬义。我们这里,从小就被训导,不挑食,不嫌贫,食蔬饮水也要乐在其中,咬得菜根则百事足,如此云云。红烧肉好,不能贪恋;绍兴酒好,不能沉迷,总之酒肉于我如浮云。  相似文献   

15.
编读连线     
《人生与伴侣》2006,(3):68-69
祝“新养生”更上一层楼 编辑老师: 你们好!我们爱“新养生”,这是我们一家五口人的心里话,每期的杂志一到,我80岁的父亲、70岁的母亲和16岁的女儿,还有我和妻子都想先睹为快,因此常常是你争我夺,结果是女儿眼明手快,让她捷足先登,通过长期的拜读,我们对“新养生”的感觉是实在、实用、贴近生活,就像一款美味佳肴,能让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大饱口福。  相似文献   

16.
苏灿 《人力资本》2008,(11):80-82
“我不赞成大学一毕业就拿着家里的钱去创业”,杨沛的功夫在于,“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  相似文献   

17.
宋涵 《今日南国》2014,(11):41-41
一个人说的话,其“真理程度”是和他的名气成正比的,所以很快。爱丽丝·门罗的语录就传播开来了。且不论是否真的是真理,我喜欢她说的这一段:“我三十六七岁才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而我20岁时就开始写作,那时我已结婚,有孩子,做家务。即便在没有洗衣机之类的家电时,写作也不成问题。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  相似文献   

18.
陈伟 《可乐》2011,(9):7-7
一个周末,大伙儿一起去登杭州的天竺山。“金庸的每部武侠书我都看过不止一遍,我的梦想就是成为武林高手。”马云一边说,一边在一棵大树下捡起一根稻草,“比方说,我一发功,这根稻草就会变得刚劲无比;一甩手,它就能穿透这棵树。等我一收功,它又松软如初,两头从树干上耷拉下来。所有经过的人都看不明白这根稻草是怎么穿过树干的。哎,我若有旷世武功就好了,像风清扬那样。”  相似文献   

19.
“功夫”/“工夫”一词既有技艺义,又有修身义。在儒家修身学中,“志道”(学道)与“游艺”(学艺)均是君子修身之道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修身功夫/工夫与技艺功夫/工夫在“目标定向”“时间历程”“自身反涉”三个面向上既相通又不同,揭示其异同有助于我们准确理解修身功夫/工夫的意涵。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与伴侣》2011,(1):50-51
职场上,我们每天和同事、领导之间难免有话要说。说什么,怎么说,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都有“讲究”。可以说,在职场上,“说话”也是一种艺术。很多时候,有些人吃亏就是因为没能管住自己的嘴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