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依法防治非典的基础是给非典归类,目前我国对此尚没有明确地、科学地加以规定,给非典防治留下了严重的法律隐患。建议如下:1.国务院,或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第四十七条作出修改,合理放宽确诊或临床诊断期限。2.明确公布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为“甲类传染病”;3.明确要求控制措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三项和第四项执行;4.发文单位应为国务院,或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  相似文献   

2.
周少青 《社区》2008,(6):35-37
从文本意义上来看,我国目前并不存在一个社区建设的法律框架,甚至连社区本身也谈不上是一个正式的法律概念。“社区”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法律中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该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居民委员会应当开展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活动,可以兴办有关的服务事业。”应该说,在这部法律的表述中,“社区”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概念地位,它只是居委会开展服务活动的一个范围比较模糊的空间领域。  相似文献   

3.
政党法制建设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落实宪法第五条 ,“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为了实现依法治国的历史任务 ,我们提出政党法制建设这一课题 ,并做初步探讨 ,供各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1  如何理解宪法第五条 ,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党章规定的“中国共产党在宪法与法律范围内活动”,人们的思维已经形成定势 ,即政党活动只要遵守国家宪法与法律就行了。其实这不过是政党法制建设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各个政党作为一个政治实体进行活动 ,自然要遵守国家的宪法和法律 ,然而 ,政党法制建设另一方面的内容更为重要 ,那…  相似文献   

4.
一九八八年四月十二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草案》第二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又进一步明确:“国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相似文献   

5.
论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的权能性质─—兼谈“田面权”的性质庆明中华人民共和国1982年宪法第10条第4款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1988年宪法修正案将“出租”二字删去并增加“土地使用权可以依照法律规定转...  相似文献   

6.
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其中一大亮点就是扩大了独任制的适用范围,其第四十条第二款规定“基本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案件可以适用普通程序独任审理,第四十一条第二款将独任制适用范围突破审级扩大至二审程序,第四十二条则对独任制的适用规定了例外情形。但是,目前立法和司法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明确独任制普通程序的适用范围、完善独任制与合议制的转换机制、规范二审独任制的适用程序并保障当事人的程序主体地位,让独任制在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中不断展现新的活力和优势。  相似文献   

7.
在许多法律规范中常见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规定,如《经济合同法》第六条:“经济合同依法成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七条:“无效的经济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即将于一九八七年一月一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时起具有法律约束力……”,第五十八条最后一款:“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等等,都提出了法律约束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对物权法草案(第五次审议稿)的修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物权法草案(第五次审议稿)提出了12条修改意见:1.将第一条删去“根据宪法”四个字;2.将第五条删去“法律未作规定的,符合物权特征的权利,视为物权”;3.恢复物权法草案(第二次审议稿)第八条关于物权优先原则的规定“在特定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上,既有物权也有债权的,优先保护物权。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4.修改第五十一条为“国家投资的道路、电力、通讯、天然气等公共设施,属于国家所有”;5.增加一条宗教财产归属的规定“寺庙、官观、教堂、清真寺的不动产和动产,属于宗教法人所有”;6.删去第六章中的“业主的”三个字,删去本章所有条文中的“业主”一语;7.修改第一百二十四条的承包期限;8.建议删去第一百八十五条;9.在动产质权一节增加关于“营业质权”的规定;10.将第二百二十八条中的(六)公路、桥梁收费权、(七)应收账款这两项删去;11.恢复第二次审议稿关于“让与担保”的规定;12.增加关于取得时效的规定;等等。文章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全面、详尽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从当前形势看,迫切需要区分林地确权行政案件中复议前置的情形。鉴于此,必须 正确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30条第1款和法释[2003]5号批复的内容,其中 颇具争议的“确认 具体行政行为”应理解为行政确认和行政裁决,“已经依法取得”应理解为公民、法人或者 其 他组织主观上认为“已经依法取得"权属即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应理解为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 法》等法律的规定。因此,由行政机关依当事人申请直接确权的行为属于复议前置;因发生 争议由行政机关处理而发生的确权行为,仍应按《森林法》第17条的规定, 由当事人选择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将《计量法》等四部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的规定予以删除。闻此消息,曾因投机倒把罪接受处罚的“月球大使馆”首席执行官李捷表示:他的“月球大使馆”将重新开张。  相似文献   

11.
吴江 《社区》2012,(25):5-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中规定:“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负责执行。”这也就意味着,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不再是社区矫正对象。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经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0年10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民可以告官”的法律,对于保障公民、法人、和非法人组织的合法权益,对保障、维护、监督和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改进和提高行政工作,加强廉政建设,实现行政管理法制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就是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的范围。《行政诉讼法》实施前,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原则上适用我国《民事诉讼法(试行)》,该法第3条第2款规定:“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适用本法规定”。但在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上全国尚不统一,随着行政诉讼活动的日趋繁多,就人民法院受理行政案件的范围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犯罪主体(即犯罪的构成要件之一)是指实施犯罪并且承担刑事责任的人。贪污犯罪的主体是犯罪主体中的一种特殊主体。立法规定必须是同家工作人员。根据刑法第83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是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1982年3月8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严重破坏经济的罪犯的决定》规定:“本决定所称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各级司法机关、军队、国营企业、国家事业机构工作的人员,以及其他各种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关于规定追究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刑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4.
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对《刑法》第六十七条作了修改,在原条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款,即将之前“坦白从宽”的司法政策变成了法律规定。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对“坦白从宽”这项法律规定进行理解和司法操作,还存在一些需要探讨的问题,笔者拟围绕这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提要]二倍工资规则随着劳动合同法的修改再次成为热门话题。二倍工资中的第一倍工资的法律属性属于劳动报酬,第二倍工资的法律属性既非补偿性赔偿,也非惩罚性赔偿或奖励赔偿,而应定位为奖励(惩罚)。现有二倍工资规则构造存在同类行为的违法性要件不同、“视为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冲突、部分地方政策性内部文件内容超越法律法规规定等缺陷。应当合理确定二倍工资重构的路径,科学确定二倍工资规则的违法性要件和责任限度等规范要素,通过对《劳动合同法》第14条第3款、第82条及《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5、6、7条的修改并出台司法解释的方式实现规则重构。  相似文献   

16.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一决定对1980年通过的个人所得税法第6条第1款第1项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六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这一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之前,国家税务总局颁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  相似文献   

17.
《合同法》第七十三条第二款中债权人指的是申请代位权债权人。该款立法规定优点是便于操作 ,有利于调动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积极性 ,同时与民诉法《意见》第 30 0条规定相协调 ;缺点是不符合“入库规则” ,不符合“债的相对性原理” ,会导致法律不公。因而需对该款进行修改 :废除民诉《意见》第 30 0条 ,建立债权人申报制度 ,给申请代位权人适当劳务报酬。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五条规定,纳税人申报的计税依据明显偏低,又无正当理由的,税务机关有权核定其应纳税额,但该规定在税收征管和纳税实务中的遵守情况却令人堪忧,笔者为此谈一谈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一、法律规定与现状根据上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又规定:“纳税人有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五条或者第三十七条所列情形之一的,税务机关有权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核定其应纳税额:(一)参照当地同类行业或者类似行业中经营规模和收入水平相近的纳税人的税负水平核定;(二)按…  相似文献   

19.
论无过错责任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无过错责任是指在特殊情况下,行为人虽然没有过错,但依法也要承担民事责任。《民法通则》第106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民法过错责任原则的根据。该条第三款又规定“没有过错,但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这就是我国民法规定的过错责任原则的例外,在学理上称之为无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第一,不以行为人的过错为构成民事责任的条件。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20.
1996年3月17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修改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证据有下列七种:(一)物证、书证;(二)证人证言;(三)被害人陈述;(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五)鉴定结论;()勘验、检查笔录;(七)视听资料。”正式将视听资料确认为一种单独的刑事诉讼证据,视听资料证据的出现,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视听资料的概念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