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计划生育与家庭养老的经济供养能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建立简单模型进行计算和讨论 ,发现少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的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差别 ,受限于当时当地的经济条件。经济条件差 ,多子女家庭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济条件好 ,少子女家庭的供养能力则可能更强。计划生育对家庭养老的经济保障能力的影响 ,是通过当时的经济状况而实现的。在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 ,计划生育有利于家庭养老经济供养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闫萍 《西北人口》2007,28(5):21-24
本文对农村外流子女和留守子女对留守父母的经济供养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探讨了他们在是否给父母钱,给钱的数量,给钱的方式,给物品的类型四个方面的差异,而且对女儿和儿子对留守父母的经济供养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子女外流所带来的子女对父母经济供养状况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3)数据,分析了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对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及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居民养老意愿以自助型及半自助型为主,家庭型次之,社会型最低,农村居民更倾向于家庭型模式;多项Logistic模型的结果显示,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因素对居民养老意愿均有显著影响,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越好,居民家庭型养老的意愿显著性越低,社会型养老的意愿相对地较高,并且,经济状况和社会保障对城镇居民养老意愿的影响更为显著,对农村居民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CHARLS 2008-2012年浙江、甘肃两省的调查数据,通过构造Heckman-HLM模型,实证分析社会保障对家庭代际经济支持的概率及规模的影响,并分样本进行差异性研究。结果发现,社会保障与经济支持之间存在"挤出"效应。分样本逐步回归发现,与浙江老年人相比,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社会保障性收入对甘肃老年人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挤出效应"更明显;社会保障对城市老年人、非独居老年人、高龄老年人的"挤出"效应更明显。政府应将有限的社会保障向高龄、非在婚及健康状况较差的弱势群体倾斜,考虑公平性的同时也要考虑社会保障的效率,争取"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5.
成年子女的流动对其经济支持行为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国人民大学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问题研究调查"数据,综合其中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流出地及迁移过程的相关信息,对迁移所带来的成年子女的经济支持行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显示:流动人口的迁移方式以及在流入地和流出地的相关社会、经济背景均会对他们的养老行为产生深刻影响;迁移在提高流动人口经济赡养能力与维系其对父母的传统养老责任方面存在冲突—在流动人口的经济状况获得改善的同时,他们与流入地社会的融合削弱了其原有的养老意愿。研究还指出,就外出者在流出地所处的大家庭而言,他们与父母之间仍旧延续了传统的代际互惠和交换模式,成年子女之间保留了资源分配优化的群体合作分工方式,外出成为调节子女之间养老分工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6.
子女数对农村高龄老人养老及生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2000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调查数据,利用交互表和Logisdc回归方法,检验分性别子女数对农村高龄老人的户居方式、经济来源、生活照料以及生活健康自评方面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变量条件下,存活儿子数和存活女儿数在户居方式、生活照料、经济来源方面均有统计显著性,女儿数对老人生活自评状况影响显著,儿子数并不显著,而对于老人健康自评方面的影响,存活女儿数和存活儿子数均无统计显著性,只有年龄变量对老人健康自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对社会保障经济增长效率和社会分配效率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和一系列体制改革遗留问题的显现 ,我国社会保障问题被逐渐提上议程。现今 ,实际国情要求我国仍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社会保障的经济增长效率做一分析 ;与此同时 ,作为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重要手段 ,社会保障担任着缩小我国较大的贫富差距的重任 ,所以就有必要分析将要实行的社会保障政策在社会收入再分配方面的效率。  相似文献   

8.
高龄老人的经济和医疗保障现状、问题与对策思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我国高龄老年人口中享有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比例非常低 ,且城乡差异显著。医疗费用支出给老人及其家庭带来极大压力 ,构成了高龄老人生活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本文提出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逐步实行社会养老保障、企业补充养老保障、家庭养老保障、商业养老保险、储蓄养老保障、自我养老保障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8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调查数据(CLHLS),采用逐步回归模型和分组检验,重点分析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的经济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医疗保障总体上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具有挤出效应,即能减轻其医疗负担;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家庭医疗负担的影响有显著城乡差异,在城镇和农村中分别具有挤入和挤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该效应的群体性差异和非均衡性,即从城市到农村、从高收入到低收入家庭,医疗保障对其产生的挤入效应逐渐减小,挤出效应逐渐增大,根源在于医疗保障自身运作机制及卫生制度存在的各种弊病。最后在研究结论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平、按需分配的医疗保障制度等思考。  相似文献   

10.
离家事件直接引起家庭户数量、规模和结构的变化。子女离家通常伴随着结婚、就业和求学等重要事件的发生,家庭资源是影响离家行为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0-2018年5期整合数据,应用离散时间风险模型研究家庭资源(经济资源、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亲子关系及居住环境等)对子女因婚姻、升学、初次就业等不同原因离家的影响,并分年龄、性别、城乡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子女离家的高峰是在19-25岁,之后逐渐趋缓。总体上家庭资源对子女离家起到抑制作用,其中家庭经济资源对较年幼子女初次就业离家及较年长子女婚后离家有抑制作用,这与西方国家相关研究发现家庭经济资源对子女离家有促进作用的结论截然不同。家庭社会资源对较年幼子女的升学离家有抑制作用,对于较年长子女离家的影响不明显。与男性相比,家庭文化资源会提高女性升学离家的可能性,而家庭居住环境良好会降低女性婚后离家的可能性。与城镇相比,农村家庭文化资源对子女升学离家和就业离家存在比较显著的促进作用。亲子关系和谐会抑制子女因就业而离家。在当前我国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深刻转变的背景下,文章基于家庭资源的视角为理解我国青年人口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差...  相似文献   

11.
对老年人照料提供者的社会支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周云 《南方人口》2003,18(1):6-10
面对老年人口数量剧增、社会养老资源不足、家庭养老仍是多数老人养老主要方式的状况 ,如何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以往的研究和社会舆论更多关注的是年轻一代对老年人养老的责任与义务 ,强调家庭养老的作用 ,忽视了老人照顾提供者实际状况的研究以及对他们关心与支持的方法。本文思考了照料提供者的特点 ,提出在我国有条件的地区逐步发展面对照料提供者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张晏辄  邹博文 《人口学刊》2020,42(2):103-112
澳大利亚每年的离婚人口数量较高,涉及未成年子女的离婚数量占到将近一半,每年有超过40 000名18岁以下未成年子女正在承受着家庭离散之苦。与情感方面相比,经济上的变故给离婚家庭未成年子女带来更大的冲击。根据对澳大利亚离婚家庭的家庭收入、房屋拥有率、租房费用、资产总量以及经济压力这几个指标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离婚对澳大利亚家庭经济水平具有严重负面影响,是导致澳大利亚离婚家庭子女福利降低的根源。随着离婚家庭经济水平的降低,澳大利亚离婚家庭的儿童保育费用下降、儿童教育支出减少、子女发展受到明显抑制。为此,澳大利亚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了诸多政策措施,在改善离婚家庭子女福利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巨大成效,具体措施包括明确财产和抚养费分配的原则、优先考虑儿童最大利益、制定"儿童抚养计划"等。随着中国离婚程序的简化,中国离婚率已经从1984年的0.39%升至2018年的3.2%,超过了英、法、韩、日等国家。中国受离婚影响的未成年子女数量也随之不断增长,他们正承受着离婚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和物质压力。澳大利亚对离婚家庭子女的支持政策值得我国借鉴,建议我国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确定抚养人,合理...  相似文献   

13.
文章运用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跟踪调查纵向数据(1998~2005年),对年龄范围在80~105岁的高龄老人进行考察,并基于Cox模型对社会支持于高龄老人死亡风险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对西方学者提出的社会支持的影响机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从我国的现实意义来看,社会支持对健康的影响是针对不健康的人群起到了缓冲作用,社会支持和健康变量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另外,社会支持中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对改善我国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陶涛 《南方人口》2011,26(1):41-47
利用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组织的家庭及生育状况研究调查数据,采用固定效应的Logistic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研究农村儿子、女儿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差异。结果发现,尽管农村中女儿比儿子更有可能对老人进行正向经济支持,但在对父母进行正向经济支持的人中,儿子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仍然比女儿大。在控制了一系列微观个体特征、中观家庭特征和宏观区域特征后,对老人的经济支持力度的性别差异越发明显。在我国农村,儿子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力度仍然显著强于女儿。  相似文献   

15.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处于较落后的状态 ,社会保障的支出规模与发达国家相差悬殊 ,为此 ,韩国在努力健全完善本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是以“国家调整论”为主要理论依据的 ,但鉴于这一理论本身的局限性 ,今后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还需要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立新  姚远 《人口研究》2005,29(4):73-78
为了探究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生活再适应量表(SRRS),对武汉市随机抽取的442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主效应和缓冲作用;在有轻度及以下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较多邻居、同事、家人、经济和活动支持能显著改善男性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多朋友、同事和活动支持能显著改善女性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在有中度及以上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较多家人支持和较多安慰支持能分别显著改善男性老人和女性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7.
农民养老方式与可行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民的养老方式选择与他们实际具备的可行能力密不可分。这种可行能力取决于农村的经济状况、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制度环境。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农民生存状况的描述,通过农民对自己经历、体验讲述的分析,表明他们在处理参保问题上的行为逻辑与他人贴上的理性小农的标签完全不同。土地养老、子女养老并不是农民自愿选择的养老方式,而是迫不得已应对的结果。可行能力的缺乏使农民只能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而维持目前的生活状态。尽管对于农民不办理养老保险有各种各样的解释,但本文认为从可行能力解释农民的养老选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视角。可行能力不仅包含着个人的能力而且与他们所处的社会位置密切有关。本文认为,国家长期以来的发展政策和社会政策与它的标的群体-农民之间的过大差距,最终形成了农村养老保政策运行低效及对农民养老选择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杨慧 《西北人口》2011,32(4):121-125
本研究通过利用2009年中国流动人口问题调查资料,在社会性别视角下展示了男女两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状况与差异,探究了社会保险参保率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提高女性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程度、缩小两性差距、促进男女公平享有社会保障权益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保障产生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圣远 《西北人口》2005,1(2):45-48
本文把当前公认的社会保障产生理论归结为新福利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其它思想三个方面。并分析说明它们解释社会保障事实缺乏力度,需要从历史和风险两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宁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海 《西北人口》2010,31(5):103-108,112
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社会安定的"稳定器",是调节社会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调节器"。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加快完善宁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对于保障宁夏各族人民基本生活、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繁荣,实现社会的公平、和谐与可持续发展将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