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时下的电视节目日益被低俗化浪潮所淹没,社会主流文化往往直接干涉青少年媒介接触或担忧负面影响,却较少关注青少年群体理解的低俗化。通过采取焦点小组访谈法,从青少年亚文化角度解读电视节目低俗化,重点探究青少年媒介接触亚文化及电视节目低俗化的影响,发现在初级影响、次级影响、深层影响三个层次的基础上就亚文化而言,两者之间存在着包括收编与妥协的双向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良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良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非主导文化体系而存在,对青少年不良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大力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传播事业的领导;正确把握文化选择的力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加强文化劝导力度,提高青少年对不良亚文化的"免疫力",不仅能够有效地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而且也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网络亚文化层出不穷,注意力和影响力正在追赶甚至赶超主流文化。作为网络亚文化中规模最大、使用最频繁的群体,网络亚文化的兴起给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与挑战。网络亚文化改变了青少年被动的社会地位,他们通过网络语言和网络非语言符号的使用实现话语权的建构,通过角色扮演和集体行动实现群体的身份认同。然而,网络亚文化的过度使用又会对青少年的教育方式、思维方式以及需求方式产生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不利于青少年正常价值观的形成,也不利于健康的网络文化发展。因此,国家、政府及教育部门应当加强网络监管教育,积极宣传主流文化,提高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传播学、犯罪学视角出发,着重分析网络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机制,从而提出相应法律与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消费: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及其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少年娱乐亚文化的实质是后现代的消费文化,以“解构”传统和权威为目标。青少年娱乐亚文化反映了青少年崇尚公平、重视参与的行动取向,凸显了当代青少年强烈的主体意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的困惑与迷茫。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网络同居亚文化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同居是一种以网络为媒介,以性吸引为基础的青少年亚文化现象。本文从社会转型、消费文化、社会问题等角度对网络同居现象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网络同居这种青少年亚文化现象蕴涵着青少年对交流的渴望、对性知识的窥探和对两性关系的嬉戏;同时折射出青少年在性知识方面的贫乏、性教育的缺失以及青少年辅导与服务的缺位。  相似文献   

7.
网络亚文化是网络时代新形成的一支区别于主流文化的新时期独有文化形态。鉴于刚刚兴起,且关于网络的立法尚未健全,加之网民的整体素质偏低,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很大,对于缺乏甄别能力的这一群体而言,网络亚文化会对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产生冲击。  相似文献   

8.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青少年网络亚文化新现象不断涌现,如饭圈撕战、凡尔赛现象、陪伴经济、有尊严的摸鱼、黑界、祖安文化等。这些亚文化现象所折射出来的青少年心态主要有:青少年网络社区的去个体化与群体主义心态;情感的单极化与追求自我满足心理;流量明星崇拜与粉丝心态;心灵无处安放与自我寻找假想敌;内心孤独焦虑,对生活感到迷茫和困惑。针对当前青少年网络文化新现象中出现的问题,主要的应对策略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作用,防范西方文化及其价值观渗透;弱化流量明星效应,规范演艺影视、娱乐游戏市场;强化心灵关爱、理解和教育引导,助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强化责任担当意识,促进青少年用心学习、享受工作乐趣;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营造清朗的青少年网络文化环境;供给优质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对冲不良青少年网络亚文化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青年亚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以当代世界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为背景,从文化学的角度,考察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影响。首先,对后现代文化思潮和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特征做出界定与辨析。其次.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的后现代取向的形成动因和表现形态进行揭示。对当代中国青年亚文化现象.分别从文化冲突论和文化生态学两个不同视域展开学理层面的分析。最后,对构建21世纪中国青年新文化做出思考。  相似文献   

10.
大学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校园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的暴力、享乐、网络虚幻亚文化等对校园主流文化建设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直接导致了一些不良现象的发生.减少不良亚文化对校园文化冲击的措施一是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二是对部分不良亚文化群体实行"个案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形式多样的青年亚文化形成了当代文化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景观,给主流文化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冲击;同时,媒体呈现出的青年亚文化形象很大程度上成为大众看待青年亚文化的直接印象。通过对网游族、粉丝群体及愤青三种青年亚文化现象的重新解读,可以为客观看待青年亚文化提供一条路径,进而为更加全面分析当代青年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2.
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流行歌曲根植于所处时代的现实土壤之中。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的流行歌曲以一种鲜明的风格记录时代声音,为我们透视青年亚文化流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摇滚”歌曲反映了改革开放初期,青年释放自我与现实抗争的文化情结;“怀旧”音乐是青年人在“前面无路想回头”境况下的一种心理调节;以“自我”为主题的歌曲是青年主体意识增强的现实回应;“佛系”歌曲映射了青年人自由空间被挤占后的一种养心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青年文化”具有“亚文化”属性,不仅仅指“青春叛逆”这一特质,在新媒体时代更涉及到“网络媒介”对“青年文化”的形塑。通过当代大学生阅读调查、网络使用习惯调查以及实际社交状况的深描,探讨青年群体在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中不同的身份表达,可以发现当下“赛博空间”中的青年自我表征与现实身份认同的关系具有“自反性”,一方面“次元壁”的区隔显示出青年身份认同的焦虑,另一方面从“网络—现实”空间的二元对立中又生产出身份认同的路径,即通过“自我对抗”最终生产出青年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最近"屌丝"一词风靡网络,更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广泛传播,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综合"屌丝"文化产生的微观语境、中观网络环境与宏观社会环境能够更深入地解读"屌丝"文化产生的缘由,"屌丝"文化现象走红不仅与网络独特的传播方式相关,还拥有现实社会的共同情感基础,这种情感是当下中国社会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一般叙事结构内部张力的外现。  相似文献   

15.
青年亚文化是通过风格化和另类的符号对主导文化或支配文化进行挑战从而建立的附属性文化方式.体现了青年人特有的反抗、冲突、另类以及身份认同的困惑。新媒体是相对传统媒体而言。在新技术支撑下出现的具有即时性、跨文化等特点,具有匿名交流、张扬个性等虚拟空间特征的媒体形态。新媒体给青年亚文化带来了多元化变迁。在新媒体的语境下,“粉丝团”、“恶搞《新贵妃醉酒》MV”、“火星文”等实例展现了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变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qual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first year of a mentor program for at-risk high school youth in a low income urban setting with high rates of youth and violent crime. Pre and posttest data were collected employing a standardized set of open-end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rogram and the mentees' relationships with their mentors. Overall there appears to be congruence between the mentees' expectations at pretest and posttest outcomes. Most were overwhelmingly positive about the program, developed a valued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mentors, and secured concrete benefits as well (e.g., employment and greater academic achievement). Two mentors who had a leadership role were also interviewed. Case studies of four of the adolescents are presented along with implications for practice.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Youths from marginalized and disenfranchised communities can be empowered to advocate for social justice through civic engagement and sociopolitical action. Examining youth empowerment programs, using critical social theory, builds upon our understanding of sociopolitical systems and oppression and provides a lens to examine mechanisms of change while applying theory to practice. Jennings, Parra-Medina, Messias, and McLoughlin (2006 Jennings, L. B., Parra-Medina, D. M., Messias, D. K. H. and McLoughlin, K. 2006. Toward a critical social theory of youth empowerment. Journal of Community Practice, 14: 3155. [Taylor & Francis Online] [Google Scholar]) have identified six dimensions of critical youth empowerment programs, which provide a framework for examining youth empowerment programs.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Teen Empowerment program, as implemented with high-risk youths in urban communities, and examines it along these six dimensions and provides a model for how to critically examine youth empowerment programs using this framework.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impact of violence exposure on youth attitudes toward violence and guns. Rural youth were surveyed on their exposure to violence in the home, school, and neighborhood in addition to their attitudes toward guns and violence. Results indicated youth were exposed to an alarming amount of violence in each setting, particularly the school. Finding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attitudes toward violence and guns wer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violence in the home and being male. Karen Slovak, is affiliated with the Ohio University, Zanesville; Karen Carlson is affiliated with the Ohio Univerisity, Athens; Linda Helm is affiliated with Miami University, Ohio. Address correspondence to Karen Slovoak, Ph.D., Assistant Professor of Social Work, Ohio University , 1425 Newark Road, OH 43701, Zanesville; e-mail: solvak@muohio.edu  相似文献   

19.
青年梦与中国梦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梦要靠广大青年的努力奋斗去实现,从近代中国的悲惨命运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探索与前进,到如今我们终于有了拥有梦想的勇气,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靠的是一代又一代的青年,现在,时代又赋予青年去实现中国梦的历史使命。从中国梦的内涵可以看出,青年人不仅是中国梦的建设者,而且也会成为中国梦建设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我们可以说,当代青年的价值观及创新精神就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同时,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成才,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