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清代满蒙关系史学术研讨会对清代的对蒙政策、天下观与国家观念视野下的满蒙关系、文献与历史地理视角下的满蒙关系、文化的角度的满蒙关系的探讨内容。 相似文献
2.
赵娜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35(1)
吴伟业诗学主张推尊唐诗,不废宋诗.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唐诗,但艺术上又与宋诗有相似处.清初在吴伟业的直接影响下出现太仓十子,形成娄东诗派.其叙事诗的成就,影响了有清一代的诗歌创作.吴伟业不仅以其诗论,而且以其诗歌创作的广泛影响力参与到清初唐宋诗之争中. 相似文献
3.
4.
清代,地方教育作为“教化远人”的手段,积极配合中央统治权利的西向发展趋势,使得西部边疆迅速与中原地区产生联系。在这一过程中,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等方方面面都与中央王朝或中原传统相互交融,西部边疆对中原文化与政权的认同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和速度逐渐展开。岷江上游地区处于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之间,是藏彝走廊的东北边缘,属于过渡地带;由于土地、人口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原因,地方教育在清初得以迅速发展,区域内人心向化和民族融合的态势也渐次形成,继而推动了过渡地带以及民族地区对于中原文化与王朝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5.
在蒙藏关系史上,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喇嘛的会见往往被作为藏传佛教第二次传入蒙古的标志性事件。文章拟用新发现的汉文材料,就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喇嘛会见中之俺答汗代三世达赖喇嘛请封这一事件做一详细考证与说明,以此来说明俺答汗与三世达赖喇嘛会见其实是蒙古、西藏与明中央政府三方互动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把汗那吉降明事件之所以成为明蒙关系转折点,是因其在事件表象、动因、明方政治虚荣等多重利益的满足,蒙古贡市双重利益的实现等多方面都符合中国历史上"远人请贡"的规范,因此也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远人请贡"。 相似文献
7.
《民族论坛》2019,(1)
学界习惯将蒙古史上的"政教并行"制度划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忽必烈汗开创的有元时代,第二个时期是俺答汗效法忽必烈汗,开创"政教并行"制度直到北元灭亡这段时期。本文认为,两个时期的"政教并行"制度不可等量齐观,而且后者与前者之间并不存在实质上的效法关系。俺答汗所谓的忽必烈汗施行的"政教并行"制度并不真实存在,它不过是该集团基于当时的"生存发展"需求,由彻辰·洪台吉主笔,借用"伏藏经"模式,假托忽必烈汗盛名,以《白史》作为工具构建出来的。忽必烈汗"政教并行"制度与俺答汗"政教并行"制度的关系是"虚像"与"实像"的关系,忽必烈汗"政教并行"制度是俺答汗集团政治理想在历史上的投射。 相似文献
8.
清军入关后,统治者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的野蛮政策,激起了各民族"反清复明"的斗争.清顺治五年,洮州回族在丁嘉升的率领下揭竿而起.由于史料的缺乏,这一起义的始末已无人知晓.<清代蒙藏回部典汇>一书的面世,使得一些尘封的历史大白于天下,丁嘉升领导的起义逐渐浮出水面,变得清晰.本文以洮州地区的口传史料和官府文牍为线索,考察这一起义的始末,填补地方史和清代革命史研究的空白.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清代诗歌发展历史的了解可知,清初的诗歌在整个清代的诗歌发展当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贰臣诗人是清初诗歌创作的重要主体,受到了很多人的重视。据了解,由于学术界受到了传统政治道德观念的影响,对于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评价有失公允。因此,本文从历史和文本的角度出发,对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文学史地位和影响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为对清初京师贰臣诗人的客观评价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上半叶,是满洲、蒙古两族政治关系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满蒙政治关系,是北元林丹汗政权及漠南蒙古诸部与后金之间发生的政治关系,具有诸多特性,主要体现在地域性、复杂性、政治性和变动性。本文着重以民族政治学为视角,概括满蒙初期政治关系的特性以及表现形式和具体内容,并把握其发展方向,从而更深层次上探求其对蒙古族政治历史、满族政治和清朝统治,乃至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大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1.
历代中央王朝在经营西域的过程中无不将屯田作为解决粮食运输困难的重要措施,以服务于国防目的的军事屯田方针长期不变。18世纪以来,随着新疆逐步纳入中央政权的管辖,新疆屯田从临时性以边养边措施演变为持久的到全国性的经济开发的一部分,改变了新疆的经济格局。作为一项前近代国家的传统边疆经济政策,对于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最后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对新疆近现代历史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清末广西的民族关系超越了国内的范围,不仅突出了政治领域内各民族的互相协作,共同反抗西方列强的政治、经济、文化侵略,也在心理上使各族人民的民族感情得到升华,实现了民族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南亚小国布鲁克巴(今不丹国),曾经一度内附与大清王朝,成为清代的属国.但学界时此,尚无专论.本文利用新出版材料对清王朝与布鲁克巴这种政治关系作初步探讨,疏漏缺失,尚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穆斯林素称自己属伊斯兰教逊尼派哈乃斐教法派别。本文认为 ,从明代开始 ,哈乃斐教法从“法”的范畴走向“俗”的领域 ,具有中国本土的特点。清代苏非派产生后 ,教法从“一元”演变为“多元” ,成为一种“内行外明”的礼仪制度 ,中国苏非派穆斯林遵行的教法是融苏非主张、本土习俗和哈乃斐教法为一体的一个“综合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在谙熟清代新疆社会生活的基础上,揭示出那个时代维吾尔文学的发展过程和在两个时期段里的特色表现。全文对了解清代维吾尔文学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6.
相关民族族源问题的逐渐明确和一些语言资料的发掘 ,为可汗名号语源难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利用这些成果和材料 ,作者重新梳理了关于可汗名号语源问题的东夷说、东胡说、突厥说 ,使其中的突厥语源说进一步得到证明。 相似文献
17.
18.
清末民初,传统的民族思想愈加不能减轻深重的民族危机,迫使中国人民千方百计地寻求救亡途径。如何处理民族问题成为国人关注的重要议题,以改良派、革命派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各派别围绕民族问题展开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新的民族思想观念顺应时代要求,进行民族革命思想的传播,中国各民族自觉程度、民族意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清朝重新统一西北边疆地区后,将归附的少数民族分为“内藩”和“外藩”两部分,对后者,清朝实行了与内地少数民族截然不同的羁縻笼络政策,主要包括强调和保持中亚藩属各部与清朝的藩属关系;不设官置守,不干涉其内部事务;不介入各部之间的纷争;实行贡赐性质的绢马贸易几个方面。在清初,这些政策加强了双方联系,维护了边疆安宁。但在清朝后期,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羁縻政策最终给沙皇俄国的侵略以可乘之机,换来了丧失疆土的恶果。 相似文献
20.
据文献资料载,达赖和班禅作为藏传佛教两大活佛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从捍卫国家主权,反对外敌入侵;加强地方团结,维护西藏稳定;拥护朝廷决策,维护中央权威等三个方面对班禅系统在清朝治理西藏中的作用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