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生教育为背景,对博士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式、培养内容与基本要求、资格考试与开题、科研工作与论文答辩等诸多培养环节的分析和研究,为提高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借鉴:应取消对学习年限的规定或延长学习年限;建立博士生和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与淘汰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陈正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1):53-57
以德国柏林地区经济与管理学博士生项目(BDPEMS)为例,对其培养模式特点进行研究发现,德国博士生培养不单纯以分数取人,注重全面考察,尤其注重学习者的学习动机;选修课程非常多样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方向的需要进行选择;对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很重视基础知识结构的掌握和学习,学生除了接受自己导师的指导以外,还有许多与其他学者进行交流的机会。总体而言,该项目具有课程形式多样,注重自主科研能力培养;选课方式开放自由,重视合作和资源互补;坚持传统师徒制度与研究生院制相结合的方式;内外协作,多阶段、多层次地评价教育质量等特点。德国的培养模式相对于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要加强学习合作,鼓励思想碰撞;要坚持学术自由,鼓励多元化的学习;要采用灵活有效的多级评议方式。 相似文献
3.
孙希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
博士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博士生创新能力,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博士研究生教育要从重视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改革“应试型”选拔方式;加强应用型人才培养,促进学位类型多样化;优化课程设置,改进课程质量;建立导师组,实现指导方式的多样化等几方面努力,从而提高我国博士整体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4.
张岩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0(5)
美国的博士生教育具有典型的美国模式和特色,在博士生培养环节上,既具有一致性,也存在差异性.以普渡大学的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为例,博士生培养高度重视培养的学术环境保障机制、考核和淘汰机制,通过博士生指导委员会将其贯彻到课程设置及考试、学术标准、培养计划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一流大学工科博士生培养的基本特征,对中国高校的工科博士生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创新能力培养:中西方博士生教育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2):84-86
创新能力培养是博士生教育的重中之重。文章从课程设置、选题、培养过程以及管理制度等几个方面对博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中、西方的比较研究 ,并对提高博士生教育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的访谈和问卷调查,现阶段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改革重点,在生源选拔上提高提前攻博、硕博连读和直接攻博的博士生比例;在课程学习与考核上严格要求学科综合考试,避免其流于形式;在博士学位论文指导上加强导师与学生的学术交流,真正实现"双导师制"和"指导小组制"。 相似文献
7.
试论具有创新能力的博士生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博士生是关系到我国能否实现 2 1世纪宏伟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本文从文化、管理和学科建设等角度探讨了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博士生培养体系 ,阐述了博士生创新培养的必要性 ,博士生创新培养的内、外因素以及如何实现我国高素质博士生的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8.
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士研究生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科学技术及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英、美、法、德四国博士生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提出切实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美国博士生培养目标坚持培养教师和注重理论研究的科研人才与应用研究人才并重,具有“学术兼顾”的特色;博士学位类别多元化,既授予传统的哲学博士和科学博士学位,也授予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的应用研究型博士学位,或授予某学科领域的博士学位、跨学科的双博士学位;培养机构主要是在自由竞争中通过资格认证和评估的实力雄厚的研究型大学;培养总体规模趋于稳定,而学科内部之间却不断调整;教育质量机制保障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美国、爱尔兰、德国和日本作为博士教育强国,均有较成熟的博士资助模式,本文对四国博士资助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四国具有广泛的资助来源渠道、较强的资助力度、多样化的资助方式和激励性的资助体制等特点。为提高我国博士培养质量,拟提出我国博士资助应注重明确责任主体、开拓资助渠道和强化激励资助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12.
隋淑英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2):95-103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为了其远东安全防御战略的需要,提出"台湾地位未定论",在<旧金山和约>中,没有对台湾的归属做出规定.不仅如此,为了使其在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合法化,美国还以日本与台湾当局媾和为砝码,逼台湾当局接受领土适用范围规定.而作为偏安台湾一隅的国民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利、保持其所谓的"中国的正统地位"不得不接受美国的这种强权安排,日本则是坐享渔翁之利. 相似文献
13.
中美农业补贴政策的比较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国都很重视农业补贴政策。通过对中美两国的“绿箱”、“黄箱”、“蓝箱”、微量允许措施及农业财政支出等方面的比较发现,我国农业补贴缺乏长期的支持目标,农业补贴的力度不足,农业补贴结构不合理,农业补贴法制不健全,农业保险缺失。应建立长期的、科学的农业补贴目标,增强农业补贴力度,调整农业补贴结构,建立健全农业补贴的相关规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增加农业保险的补贴,不断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以保障我国农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其价值的实现取决于公民在宪法上所享有的基本权利以及这些权利能否得到切实保障。中、日、美三国宪法均规定了公民的宪法权利,但是,由于宪政发展的不同历程和立宪所处的特定时期等诸多原因,三国宪法中关于公民宪法权利的规定各有差异,对公民宪法权利的保障以及救济手段也不尽相同,这反映了不同的宪政理念。因此,比较美、日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及其保障对中国有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与道德发展角度看,教师专业模型至少有四种,即学者专业型、养育者专业型、临床医生专业型和道德代理人专业型。每种专业型都有独特的认知目的与道德目的:学者专业型要求造就富有丰盈精神世界的学科专家型教师;养育者专业型重视学科与师生间的关联,强调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临床医生专业型以“适应性专长”培养为纽带,重点培养教师的情境性判断与探究能力,倡导创建民主的课堂生活共同体;道德代理人专业型关注教师的道德认知发展与“道德自我”的塑造。美国教师专业型划分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教育实践要善于兼容教师发展中的认知目的与道德目的,重点培养教师的优势专业品质,关注职前教师的专业型匹配,持续激励教师发展的内驱力,以此促进优秀教师专业品质的迅速形成。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许多国家先后进行了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英国、美国和南非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3个典型国家。当前,中国正在着力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有助于缩小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改进公共服务质量。通过借鉴通用评估框架,从改革背景、改革参与者、伙伴关系、改革手段、服务标准、改革成就6个维度对英国、美国和南非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改革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以三国的改革经验为借鉴,中国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章立制,奖惩分明;政府公开,社会参与;重视基层,综合培养;细化标准,具体明确;完善监督,前后兼顾。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中美英语教育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妍妍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3,24(5):106-110
英语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是关系和制约各国整体教育水平的关键因素。美国政府、专业教学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各界对英语教育给予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成功的经验。虽然英语教育在中国属于外语教育,而不是美国的母语英语教育或非母语英语教育,但结合中国的英语教育实际,研究和比较美国的英语教育,可推进我国的英语教育改革,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86-91
2010年以来,中国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高校教师发展运动,而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曾经历过高校教师发展运动。尽管中美两国高校教师发展运动发生的时间不同,但都是各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产物,都发生过由教师学术发展向教师全方位发展的转变,也经历了由注重单一类型教师向注重所有教师发展的过程。同时,二者也存在着以下不同:推动高校教师发展运动的主体不同;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互促进的方式不同;高校开展教师发展工作的形式不同。美国的高校教师发展运动对中国有以下启示:高校要真正成为教师发展的主体;高校要开展多元化的教师发展工作;高校要开展适切的相关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中美大学学科建设的浅显对比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冶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6):8-11
通过对中美大学学科设置、学科人才队伍建设、学科建设方法、学科建设的组织形式、学科特色、学科成就、学术风气和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浅显讨论和对比,提出了对我国高校学科建设存在问题的看法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地方治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治理理论在西方的成功实践引起了我国政治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和全球化冲击的环境下,中国地方政府如何借鉴西方地方政府治理的成功经验,创新和完善地方治理的模式,重塑政府形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