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3 毫秒
1.
关于回族史研究的几点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族史研究作为我国民族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20世纪已取得了卓越成就,也面临着不少的困惑与挑战。本文认为21世纪的回族史研究应借鉴其他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加强地方回族史、回族史学史、当代回族史的研究。同时,应建立“白寿彝回族研究基金”,促进回族学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2年5月24日,杨志玖教授归真了,当我得知这一消息,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杨先生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一生清苦,勤奋治学,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土地制度史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其中蒙元史、元代回族史研究及马可·波罗来华问题研究方面是杨先生倾注心血最多、成绩最大的领域,也奠定了他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敏俊卿 《回族研究》2007,(1):134-138
马寿千先生(1929—2005),我国著名回族史研究专家,他一生潜心于回族史和伊斯兰文化研究,勤于收集资料,积累史识,撰述丰厚,提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学术见解。他参与了由已故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主编的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志———《回族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并担任新型体例回族史《中国回回民族史》和《中国民族百科全书.回族、东乡族、土族、撒拉族和保安族卷》的副主编,成为“建国后回族学研究领域领军式的人物”[1],他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学学科的发展。同时,马寿千先生还是中央民族大学回族史教学的奠基者,他在教…  相似文献   

4.
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推进者 ,当代回族文化建设的奉献者。作为回族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中辛勤耕耘了 4 6年的著名学者 ,当代史学大师白寿彝先生生前曾经这样说过 :“杨怀中同志是一位中年学者 ,但在学术经历上已是一员老兵。 195 4年 ,他就从甘肃来信讨论回族史上的问题 ,这距今已有 30多年了。”这一评价 ,是对杨怀中先生一生在回族史领域勤耕不辍、成就卓著的真实写照。一、艰辛中好学上进杨怀中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回族史专家。现任宁夏社会科学院名誉院长 ,自治区社科联副主席 ,中国民族学类…  相似文献   

5.
元代回族史研究的开拓者──杨志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志玖先生在南开大学执教57年余,是当代回族著名学者,在蒙元史、隋唐史、元代回族史、土地制度史研究方百均有世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6.
回族史是我国回族学研究一门重要的传统学科,同时也是我国历史学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多年来,广大回汉族学者对我国回族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生动地记录了我国回回民族的光荣历史,也大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回族、回族历史及其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对促进我国各民族间的团结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国回族史仍需继续开拓,为我国的回族学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导师杨志玖教授(1915-2002),回族,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史学诸多领域颇有建树,特别是对元代回族史和<马可波罗游记>的研究倾注了更多的心血,成果卓著,为中外史学界所称道.他为人正直坚毅,一生求知好学,诲人不倦,奖掖后进;对母族赤诚敬重,鼎力支持回族期刊,推动回族史学科建设,尽到了一个回族学人的天职.  相似文献   

8.
马通先生是我国当代伊斯兰教史、回族史研究的著名学者之一,是我国苏菲派研究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也是当代中国伊斯兰教、回族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和奉献者.我国著名史学家、回族史和伊斯兰教史专家白寿彝(1909-2000)先生曾评价他所著<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度史略>时说"有开拓性的贡献".这一评价是对在这一领域辛勤耕耘了60年的著名学者--马通先生从事伊斯兰教学术研究掷地有声的肯定.因此,有必要追述先生的人生历程和学术道路.  相似文献   

9.
李珍 《回族研究》2001,(3):32-35
《回族人物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合传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回族史研究来看 ,它在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新型回族史的编撰体例等方面 ,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设想 ;从历史人物研究来看 ,它在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正确处理民族情感方面 ,具有突出的理论建树 ;从史学史研究与民族史学研究角度看 ,它在史料搜集、整理、运用和体例制定、文字表述等方面 ,均有相关理论论述与具体成就 ,具备了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父亲白寿彝作为20世纪中国回族研究领域具有影响的学者之一,在他70年的学术实践中筚路蓝缕,笔耕不辍,以其开拓性的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回族研究的发展。父亲的学术工作包括对回族和中国伊斯兰教发展历史的研究,回族历史人物和伊斯兰教经师的研究,回族史、伊斯兰教史资料整理和刊布,回族史理论的研究等诸多方面。父亲在打倒“四人帮”以后,同全中国人民一起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迎来了中国回族研究的又一个阳光灿烂的春天,中国回族研究的队伍迅速壮大,回族研究的骨干力量也逐渐形成。李松茂、马寿千、杨怀中三位先生在回族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1.
何志明  穆萨 《回族研究》2011,(2):131-132
地区回族史研究,既是回族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回族史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回族史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回族居住的分散,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回族的历史。如果地方回族写出的多了,回族史的资料就丰富了,  相似文献   

12.
李珍 《民族研究》2001,(3):99-103
《回族人物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回族历史人物合传 ,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从回族史研究来看 ,它在历史研究的指导思想、新型回族史的编撰体例等方面 ,提出了许多可资借鉴的设想 ;从历史人物研究来看 ,它在人物评价的基本原则与正确处理民族情感方面 ,具有突出的理论建树 ;从史学史研究与民族史学研究角度看 ,它在史料搜集、整理、运用和体例制定、文字表述等方面 ,均有相关理论论述与具体成就 ,具备了多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白寿彝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史和中国民族史领域久负盛名的回族学者。先生在长达60年学术生涯中,始终为做好回族史研究而探索。首次明确回族史研究价值取向、研究目标及指导理论;首次提出回族史研究需要具备广阔视野,主张加强回族研究机构间配合,学术交流形式灵活化、常态化,制定长期规划及基金设置,拓展研究领域等;在回族史料如何收集、收集哪些材料,材料形式、分类与处理,研究人才培养标准、条件、修养及基本训练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特别注重学风问题,强调实事求是学风和科学态度,反对感情用事。这些对新时期做好回族史研究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族史座谈会已经开过六次。过去的五次会议,我们都有不少成就,对于回族史的研究都起了推进作用。我们相信这次会议对推动回族史的研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次会主要是讲教育问题,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讲一些比较宽泛些的话,但离主题也不能算太远。我讲的就是如何编写一部新型回族史的问题。 这个问题,我在1983年宁夏回族简史座谈会上已经提出过。我当时的主张,是把回族史的体例分成四个部分来写,同目前流行  相似文献   

15.
地区回族史研究,既是回族史研究范围的扩大,又是内容的丰富和深化。没有地区回族史研究成果和资料的充实,整体的中国回族史研究是难以提高的。“由于回族居住的分散,有回族居住的地方就有回族的历史。如果地方回族写出的多了,回族史的资料就丰富了,一部全国性的回族...  相似文献   

16.
坚持学科理论创新推动回族学研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十四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宁夏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民委的大力支持下,在祖国的“塞上江南”、著名的“回族之乡”宁夏吴忠市顺利开幕了。这次研讨会的召开,适逢第一次全国回族史座谈会召开20周年。1983年金秋,在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第一次全国回族史研讨会在宁夏银川市召开,开创了新时期回族学研究的新阶段。从那时以来,回族学研究领域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回族学研讨会在全国各地轮流召开了13次后,大家再次在宁夏聚会,研讨21世纪回族学发展问题,可谓感慨多多。“忆往昔,…  相似文献   

17.
伯笃鲁丁是元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其诗文清丽流畅、借景抒情、情理兼长;其为官关心地方和民族文化教育事业,清廉善政。他又是广西回族白氏家族始祖。研究和考证他的生平、事迹、诗文,对回族史、回族文学史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略论白寿彝先生对《史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对我国回族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史记》研究成就全面考察的基础上 ,结合 2 0世纪 50至80年代中国史学发展的实际 ,论述了白先生《史记》研究的特点。认为注重贯通性的探讨 ,注重司马迁及《史记》思想性的研究 ,注意运用马列理论分析和研究司马迁及《史记》 ,是白先生《史记》研究的突出特征。《史记》研究既是白先生中国史学史研究的重要领域 ,也是他将中国史学史学科推向深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19.
碑刻历来是我国民族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因此 ,收集碑文是我国民族研究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我国各地的回族一般都拥有大量的碑记、碑刻。这些碑记、碑刻在我国回族和伊斯兰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是回族和伊斯兰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本文根据大量的调查 ,对广西回族石刻碑文作了详尽的介绍  相似文献   

20.
白寿彝先生的治学与他的中国通史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寿彝先生在历史学的许多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晚年主要集中在回族史、中国史学史、中国通史等方面,并表现出总结性、成熟性和继续创新性三个特点。其中中国通史在他的学术规模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他一生研究历史学的最高追求。他带领国内史学家,历20个春秋,终于完成体裁新颖的多卷本中国通史,实现了一个世纪中国史家的愿望,把自己的学术事业推向了辉煌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