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已婚妇女生育观的代际变化─—以梅县、东莞抽样调查实证分析为例刘梦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广东已婚妇女的生育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总和生育率从1970年的32.7‰、26...  相似文献   

2.
1、计划生育的成绩.新疆自1975年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人口出生率由1975年的33.10‰下降到1994年的20.82‰,人口自然增长率由24.36‰下降到13.39‰,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由5,14个下降到3.08个.20年来,累计少生197万人,节约抚养费300亿元.新疆计划生育率、节育率,汉族分别由1980年的66.50%、68.44%提高到1994年的98.63%、88.75%;少数民族由1989年的76.15%、43.87%提高到1994年的93.79%、70.55%.1994年与1975年相比,自治区人口出生率由33.10‰下降到20.82‰,人口自然  相似文献   

3.
90年代,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的时期。河南要想在这一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期里,把握住机会,迎头赶上去,必须解除人口的过快增长这一相当严重的障碍因素。 河南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在农村 河南农村人口增长状况到底如何呢?其后果究竟有多么严重?我们不妨作如下比较和分析(由于资料所限,我们姑且以城(市人口)、乡(县人口)之比为据,其中县人口有少量非农业人口,但由于其所占比例较小,不会影响分析的大趋势)。 河南和全国比较。改革以后,总的看,河南市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相反,县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4.
苏宗敏  廖敏 《家庭科技》2021,(10):34-36
我国家庭代际支持的困境 当前,我国家庭代际支持受到的严峻挑战主要来自以下3个方面:第一,人口结构变迁带来的养老压力.20世纪以来,人口老龄化浪潮席卷全球.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为全球之最,还掉进了"低生育率陷阱".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2017年比上年出生人口减少63万人,人口出生率仅为12.43‰,比2016年下降0.52‰.2017年,我国的出生率比日本还低,自然增长率更是下降至5.32‰的超低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有80%左右的人口在农村,他们以手工的方式来解决吃饭问题,加之自然条件较差,农业基础薄弱,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总的来说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种情况所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促进、甚至强化了农民中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趋势的生育观念,导致了农村人口盲目增长的势头。从妇女的近期生育水平看,我省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41,高出全国0.11,其中城市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3,农村妇女总和生育率为2.84,个别地区高达3.1。由此可见,农村人口不仅基数大,而且生育率高,因此控制农村人口的增长已成为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所在,而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又是农村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所在。本文就甘肃农村基层计划生育队伍建设问题作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生育文化和生育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生育文化和生育控制穆光宗现在,关心中国人口问题的人们有一个共同的发现:8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生育水平的变化呈现出一种波动性或者说是徘徊的特点。从出生率指标看,大致在20‰上下波动,从总和生育率指标看,则大致在2.5的水平上徘徊。与此同时,90年代前期...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建立后的人口理论与政策概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不仅是当今中国的人口政策,而且也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从七十年代开始,在全国普遍推行计划生育,在短短二十来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口的增长率有了大幅度下降,妇女总和生育率从六十年代的5.68下降到八十年代的2.07,人口再生产类型正在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类型。各民族人民的婚姻、生育观念,正在由早婚、早育、多子多福,向晚婚、晚育、少生优生转变。这些成就的取得,其中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西北地区第四次人口科学讨论会于1988年8月24日至27日在银川市举行。出席会议的代表向会议提交了90篇论文、调研报告和调研资料,就西北地区开发建设中的人口状况和人口问题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西北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人口生育政策和西北地区人口迁移流动三个问题上。一、西北各省区都已进入第三次人口生育高峰期,要采取切实措施,控制人口过速增长1986年,西北各省区人口出生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都有较大辐度的回升,一年之间猛升4~8个千分点。陕西省人口出生率由1985年的19.83‰,猛增到23.00‰;宁夏1987年进行1%抽样调查:1986年的出生牢为25.15‰;甘肃省1986年比1985年多出生18.10万人。代表们根  相似文献   

9.
<正>人口增长模式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不仅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也与经济、社会的变化相关。自2017年起,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已连续5年下降,2021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仅为0.34%,全国人口出生率为7.52%,创历史新低。据统计数据预测,我国总人口规模将在“十四五”期间进入零增长甚至负增长时代,这表明我国人口发展形势正面临严峻挑战,需迫切解决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低生育率地区的未来人口发展及对策──以山东省荣成市为例王秀银荣成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总面积1563平方公里,1994年底总人口76.50万人。该市自60年代中期开展计划生育以来,出生率由30%0以上下降到10%。以下,总和生育率下降到1.17(198...  相似文献   

11.
苏联解体后,由于大量人口外迁和出生率下降,哈萨克斯坦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特点和差异,这些特点和差异不仅影响目前的社会发展和民族关系,也影响到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分析哈萨克斯坦各民族在人口年龄、性别、生育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方面的指标,并通过这些指标来衡量各民族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揭示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预测人口某些方面的发展趋势及对民族关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张丽萍 《北方论丛》2021,(4):65-75,167
低生育率问题是影响东北地区人口均衡发展、地方经济振兴和边疆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东北地区总和生育率就已经低于更替水平.2000年总和生育率低于1.0,成为超低生育率地区.东北地区出生率持续低迷,2019年东北地区出生率比全国低40%以上,出生人口数量进入持续减少阶段.与2000年相比,2019年出生规模降低了37.5%,降低幅度最大的黑龙江省达到了40.4%.从低生育陷阱理论机制分析发现,未来东北地区提升生育水平面临很多困境,育龄妇女人数减少且年龄老化,婚育结构变化,叠加人口迁移流动,人口增长负惯性持续强化.从取消生育限制、提高生育意愿、减少妇女流出和提高已婚育龄妇女数量等方面入手,可以减缓出生人口持续减少的状况,遏制低生育率陷阱的继续加深.  相似文献   

13.
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特征 战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与发达国家并不一致。首先,发展中国家所处的人口增长阶段与发达国家截然不同,前者从战前的高出生率和高死亡率阶段,跨入了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人口高速增长阶段;后者则在经历了一百多年人口演变的基础上,步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人口慢速增长和老龄化的阶段。其次,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人口与工业增长的任务也与发达国家迥然不同,对于发达国家,人口减少的威胁较之人口过剩的威胁更为严重,在这些国家,人口增长率降低已使生活必需品制造工业的生产相对低落;发展中国家所发生的趋向正好相反,这些国家必须尽更大的努力来生产必需品,以供养渐增的人口。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全方位的变化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事件之一,就是中国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这一转变在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口增长变化轨迹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中国各省内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有着较大的差异,现有的省级水平上对生育率影响因素的宏观分析很难给出较为可靠的定量分析结果。本文利用1990年我国2031个县(市)的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民族类型和所在地区的生育政策等资料,分析了在低生育水平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文化)和生育政策等因素对中国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级生育政策对县级生育水平的差异起着重要作用,县级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民族类型对生育水平有十分显著的影响。研究还揭示,中国各民族之间生育水平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政策的差异所致。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死亡率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控制社会经济因素后,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并不显著地高于汉族地区。因此,中国民族之间生育水平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中国自70年代初实行计划生育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每个育龄妇女生育子女率由7O年代初的58个降到现在的2.4个左右。而19世纪欧洲已婚妇女平均生育5个孩子,经过大约一个世纪后才降到2.5个。我国用十多年的时间使每位妇女少生育了3个多孩子,在占世界人口22%左右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中国实现这样的下降速度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中国的人口再生产类型也因此由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过渡型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转变。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时间又是如此短的情况下人口控…  相似文献   

17.
长期超低生育率必然对人口总量、结构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太仓市为例,研究低生育率与预期寿命提高带来的人口结构性问题及应对措施,为中国低生育水平地区提供借鉴.分析太仓人口发展状况发现,长期的超低生育率使太仓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超过二十年为负值.同时基准人口比例也低于同期全国的基准人口比例,长期处在远低于1的状态,户籍人口过快衰减的特征非常明显.太仓由于户籍人口缺少生育水平提升的空间,依靠自身难以实现年龄结构均衡.这其中育龄妇女人数的减少、女性晚婚比例的提高,使已婚育龄妇女人数明显减少,而希望生育两个及以上孩子的妇女也占比较低.这些因素的存在,与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中影响出生率上升的强化机制完全吻合.太仓生育水平的提高缺少足够的动力,未来必然保持原有生育水平甚至会继续下降.太仓户籍人口依靠人口迁移缓解了自然增长的持续下降,外来人口缓解了人口数量和结构矛盾,但增速已经由快到慢.从太仓应对人口结构性问题的措施来看,面对人口结构不均衡带来的老龄化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婚育冲突以及失独家庭等问题,需要基于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建立“三社联动”思想,发展志愿者团队和社工机构,为政府购买养老等服务提供支持,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基层得到有效解决.针对中国很多地区还是处于未富先老状态,政府购买服务缺少经济支持,需要在预防低生育率陷阱产生以及养老支持定位于保基本方面做更多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纪升 《松州学刊》2001,(6):49-51
2001年,赤峰市计划生育工作以服务为主线,本着踏实工作,努力探索,锐意改革的基本思想,全面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责任目标。年末检查结果,人口出生率9.55‰,自然增长率4.52‰,计划生育率99.64%,全市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顺利进入计划生育工作转轨后的快速起步阶段,实现了新世纪开局年里新的跨跃。  相似文献   

19.
截至一九九○年七月,我国人口为11.33亿。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又正处在育龄妇女生育高峰期,每年约以1700万的速度在增长,到2000年人口将有可能突破13亿。根据我国十年社会经济发展规划要求,今后十年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要控制在12.5‰以内,任务艰巨,困难很大。我国目前每年有900万左右的计划外生育,其中约90%在农村。农村有47%妇女多胎生育,使生育率居高不下。因此,90年代人口控制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人口实行计划生育难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还缺乏一种人口控制的自我约束机制。几千年的旧思想、旧风俗,根深蒂固地束缚着农民的观念,农民对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 人口是一个含意十分丰富的概念,人口意识的含意自然也是十分广泛的。我们认为人口意识,主要是人口的数量意识和人口的素质意识,增强人口意识,主要是增强人口的数量和素质的优患意识。一、人口的数量意识1.我国人口增长形势十分严峻——人口数量意识之一我国人口数量的控制,由于从70年代以来,在全国大力推行计划生育,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人口出生率由60年代的33.65‰和76年代的24.57‰下降到近十年的18.3‰;自然增长率由60年代的22.(?)8‰和70年代的16.23‰下降到近10年的11.98‰。但是控制人口数量的巨大成绩,却不能掩饰我国人口发展速度快和人口基数大这样一个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